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拒绝教科书循环使用的理由都很牵强

在澳大利亚,中小学课本属于学校公有的财产,学生们只有使用权。每个学期开始,学生会在老师的带领下,到图书馆领取新学期的课本。老师会嘱咐学生们爱惜课本,不在上面乱写乱画,有任何与学习相关的内容必须记在自己的笔记本上。原则上,学生们不能把课本带回家,若有特殊需求,需要向老师提前申请。(12月3日人民网)

有人声称爱读书的人遇到喜欢读、反复读的书,大多有圈圈点点的习惯,这会给课本循环带来不便。新生在新学期开始之日领取课本,总希望课本是新的。若到手的是别人使用过的旧课本,他们的学习心情将会受到影响。别人使用过的课本,不论保管得多好,都难免有破损残缺之处,若课本有画的痕迹,标的记号,难免会对续用者的学习产生不利影响。再说别的学生使用过的课本,既不卫生,又容易传染疾病。学生爱惜课本的,想经常温故知新,但课本被强行收回了,他们将会为此感到苦恼。如果有保存资料习惯的学生,想留下属于自己的课本都不行,这对他们也是一种发难,既不合情,也不合理。

这些说法一点都不新鲜,但它们能成为拒绝教科书循环利用的理由吗?在我看来,这些理由十分牵强。

爱读书的人遇到喜欢读、反复读的书确实会圈圈点点。但除了语文课本中有一些值得反复读的文章,课本能列入“喜欢读、反复读”的书单吗?有几个学生还会去读以前的课本?说这话的人有故意混淆一般图书和教科书概念的嫌疑。学生很有必要在课本上“圈圈点点”吗?需要摘记的抄在笔记本上更方便以后学习。

要说“别人使用过的旧课本影响学生学习心情”,那就看学生的态度了。作为教师,我也是一个比较爱读书的人,很清楚读书学习氛围的重要性。但心境不是天生的,是由个人的思想认识决定的。如果对环境保护、对资源节约等问题有比较清醒的认识,就会懂得只使用半年的“一次性”课本太不合算,用着旧课本心情反而会更愉悦。这些年我上课使用的一直是旧教科书,坦然而愉悦,还有点自豪呢。我的很多学生也很希望能够使用旧课本,愿意为社会节约一点点资源,为大地多留几棵小树,提到课本半年后就没什么用处还觉得很可惜呢。一个学生完成九年义务教育就有100多本教材,3亿学生呢?还有高中、大学以及自考教材等,算一算十分惊人。

至于说循环使用教科书有破损残缺之处,或者有画过的痕迹和标的记号,这也未必会对使用者的学习产生不利影响。现在的课本印制质量比大多数图书都好,我记得有媒体曾调查,80%的城镇学生期末时课本保存完好。据我观察,很多农村学校里一半以上的学生期末时课本保存完好,几乎不存在破损残缺问题。如果事先提醒学生爱惜课本,以便循环使用,大多数人都不会在课本上乱画。如果学生循环使用课本,就像从图书是借阅图书,就不会损坏课本。这也正好培养小学生对公共图书的爱护意识,何乐而不为?

担心循环教科书不卫生容易传染疾病,简直是强词夺理了,要知道现在循环教科书都要经过消毒处理的。再说了,图书馆的书哪一本不是被人翻来覆去借的?书店里的书也有人翻阅啊?现在书店只看不买的人多着呢。反对课本循环使用的人不妨省下买新课本的钱,多买几本好书看看。我个人经常在地摊上买旧书,几十年也没被传染上什么疾病。

有人甚至提出部分学生爱惜课本,想经常温故知新,但课本被强行收走,他们将会感到苦恼;如果有保存资料习惯的学生,想留属于自己的课本都不行。说实话,有几个学生有心翻看旧课本?即使没有课业负担,比课本好看的书也多着呢,有几个学生爱惜经典一样喜欢自己保存课本?我们的学生其实很懂事,他们要考虑未来的生活环境,他们已经懂得“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可某些成人自以为是地要替学生争取使用新课本,真叫人怀疑这样做的目的。

近些年一些大学生也自觉地使用学长的旧教材,没听说谁感到不自在,也很少听到课本循环使用反对派再说经济上承受得起之类话了,这至少已经说明,他们也认识到浪费不是消费。我们不能再以“卫生”或“心境”等理由罔顾环境不断恶化、社会资源越来越紧张、大众健康深受其害的现实。教科书循环使用这一节约行为,对个人可能只是一件小事,对社会说却是一笔巨大的资源,应该加大推广的力度。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牵强  牵强词条  教科书  教科书词条  循环  循环词条  拒绝  拒绝词条  理由  理由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