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校名之争频发,不能怪媒体“挑拨离间”

近日,“安师大”这个看似寻常的校名简称,“意外”成为一场舆论争议的焦点。

5月6日上午,由安庆师范学院更名而来的安庆师范大学正式挂牌。5月9日,《大江晚报》刊发评论文章——《且等两所“安师大”互撕的好戏》,意指安庆师范大学将与另一所“安师大”即安徽师范大学争简称。不少网友指责媒体专业水准不高,“挑拨离间”,“唯恐天下不乱”,破坏教育生态。

近年来,校名之争不时进入公众视野,有的甚至闹得不可开交。有这样的“前车之鉴”,《大江晚报》对“安师大”之争充满期待,看起来也是蛮符合逻辑的。尽管有炒作之嫌,但现在看来,还真是取得了一定的“扬名”和“吸睛”的效果——很多不知道该媒体的人因此知道了它。

当然,上述媒体带有“煽风点火”嫌疑的评论文章理应受到批评。但这一新闻事件背后,恐怕还有更深层次的问题值得我们思考:这样的荒诞期待是不是也在一定程度上折射了部分人“以校名论英雄”的片面观念?

客观而言,有的大学可能的确是从维护学校声誉的角度来捍卫“神圣校名”的。长时间甚至上百年的岁月积淀,使一些大学校名(包括简称)已成了品牌,值得捍卫。

有专家指出,从民法来看,高等学校是民法意义上的法人,其名称(包括简称)理应受到法律保护。谁已经注册使用这个简称,那么这个简称的使用权就该归谁。经行政部门批准,白纸黑字写在大学章程上的“简称”,如果涉及重名,那还得依靠相关部门来协调明确。

但有的大学投入极大精力改校名,甚至争校名,可能在很大程度上是想以此为“卖点”,吸引学子前来就读。这种行为背后,恐怕还隐匿着一种迎合公众的心理冲动。

从积极的角度来看,更改校名、启用新的简称,对某些教育需求者的“诱惑”还是相当大的,对于大学的招生、就业都有一定的正面作用。但从消极的角度来看,这种争校名、改校名的背后,恐怕还隐藏着少数高校领导日渐滋生的“浮躁”心理。名和实之间,互为表里,有实之名才是真名;无实之名为虚名,终究害人害己。

所以,我们在批判上述媒体不负责任的“妄议”的同时,还真的要静下心来想想:判断一个大学水平和质量,是看它的名,还是看它的实?是不是我们对大学校名的过分看重,把本应安静地立德树人的象牙塔,逼上了“改校名、争校名”这条貌似滑稽实则令人辛酸无奈的尴尬之途?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挑拨离间  挑拨离间词条  校名  校名词条  频发  频发词条  不能  不能词条  媒体  媒体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