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教育不能背离了“善”

最近读《教育的价值》一书,看到康德的一个观点:“好的教育是世界上所有‘善’的根源”。对此,我的理解是,人是复杂的动物,在人身上,既有善的一面,又有恶的一面,而教育的任务就是要努力挖掘和放大人性之善。

书中写道,教育“应以未来人类可能获取的更佳状况为准——这里的更佳状况是指,合乎人性的理念及其所有的使命”。可以这样理解,“人要想成为人,只有教育这一条路可走。除了通过接受教育在他身上所成就的东西,他什么也不是。重要的是要注意到下面这一点,即人只有通过同样是受过教育的人,才能得到教育”。

我们的问题在哪里?有时候,教育表面上是在“扬善”,但实际上可能是在“助恶”。不妨看一看我们平时对孩子们灌输的是什么,我们的言行又让孩子们感受到了什么。就如语文教育改革者叶开先生所言,“课文涉嫌剽窃和篡改,而一些名家名作则饱受修改、删节的蹂躏”,“大多数删改手法恶劣”,“剪剪裁裁不见原样”。当学生离开学校看到和听到的东西与教材大相径庭的时候,他们会怎么看教育,怎么看老师。更为可怕的是,教师平时的言行举止,往往又与教师身份不相符,我们也不在乎学生对我们是“听其言观其行”的,在乎的只是学生为什么不尊重我们的劳动,但这又是我们百思不得其解的。

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我们习惯于用大道理,高标准要求孩子,而实际生活中的言行又与这些大道理背道而驰。于是,现实的教育与理想的教育就发生了偏离,但我们始终处于熟视无睹的状态。

我们为什么总是在不知不觉中以“恶”为“善”呢?康德早就看清楚了原因:“为人父母操心的是他们的‘家’,王侯们心里想的则是他们的‘国’。他们两者谁也没有把普世/普遍之善和人性(自身的禀赋)注定要达到的完美性,当作终极目的。”所以,康德主张“教育计划的设计者,必须从普世的角度出发,去设计划”。也就是说,教育的计划,教学的设计,最要紧的是从彰显人性之善出发,引领孩子去求真,扬善,唯美。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教育不能背离了“善”  背离  背离词条  不能  不能词条  教育  教育词条  
教育评论安全

 风景虽美好,安全更重要

翻看办公桌上的中国教育报,最近一期的头版正中央,一张彩色照片映入眼帘:一位老人用一辆正三轮摩托车,带着三个孩子,其中一个幼儿模样的孩子坐在车头与驾驶者之间;四周...(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