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感叹学生“不读书”,教师自己做好引领了吗

在澳门的学校里,每间教室都配有很多图书,这是政府采购计划之一:每年由学校选择数目,然后统一购买,摆在教室里供学生阅读。在听课的间隙,我问孩子们是否阅读过这些书,大部分孩子都说是偶尔翻翻,但没有什么印象,更谈不上喜欢。

午休和课间,孩子们都在拨弄着自己的手机,拿书阅读的人很少。这里的老师告诉我:澳门经济富裕,很多学生的手机都是最新款;学生的课外作业很少,课余时间比较充裕,但基本都被手机“绑架”。

很多为师者都感叹如今的学生“不读书”,却少有人反思:我们为推动学生阅读做了些什么。

这些年,为了推动学生阅读,我做过种种尝试,其中一项就是在班级里布置“小书架”。我们没有政府阅读采购计划,学校也没有这方面的预算,于是,我就带着孩子们“攒书”。全班60人,每个人带来两本书,也有120本,如果每个学生每学期能选择其中的几册,交换着读一读,收获也不小。

可当大家把自己的“藏书”带来的时候,我很不安。因为这些书,一是视野逼仄;二是印刷质量低劣,有的书连出版社都没有;三是品质卑下,有学生竟然把《诛仙》、《灵域》、《剑圣》这类书都带来了。当然,也有《十万个为什么》、《一千零一夜》之类,但很难吸引其他人的阅读兴趣。这就是不少学校学生阅读的常态,学生的阅读视野和品质就是如此。

其实,在阅读起步阶段,教师的引领至关重要。尽管引领的方式方法可以不同,但有一个前提,那就是教师必须有足够广阔的阅读视野和兼容并包的阅读趣味。唯有如此,教师才能给学生推荐那些值得看且能看得下去的书。

阅读,是能给人的精神打底子的,而真正的阅读应该是有温度和泪水的。作为学生阅读的引领者,教师给学生推荐书,最好带着自己的生命体验和情感记忆。

读大学时,我最喜欢王小建老师阅读课的“神侃”:介绍他最近读了哪些书。课后我肯定会走进图书馆或书店找来一读,我的阅读视野也就是那个时候开始逐渐开阔起来,也渐渐养成了阅读的习惯。做了教师以后,我也把我的阅读体验告诉学生们,传递阅读的温度,他们的趣味也或多或少因此而改变,每一届,总有一些孩子渐渐喜欢上了阅读。

我们常说,要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但前提是老师要有美好的阅读体验和持久的阅读习惯,并和学生一道努力践行,一起去感受阅读带给我们的美丽与富饶。让一个没有阅读习惯的教师去培养一群爱读书的学生,简直是痴人说梦。

可以说,教师推动自己就是推动教育。想要让孩子们喜欢阅读,教师自己就要先读起来,做好引领,让这些书不再是外在摆设,而是真正的精神食粮。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引领  引领词条  感叹  感叹词条  做好  做好词条  教师  教师词条  自己  自己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