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家长不听孩子的“文明劝告”值得深思

据媒体报道,近日,一名到台湾高雄旅游的15岁内地少女,在旅游期间因不满妈妈街上大声说话及闯红灯,与母亲在街头发生口角。妈妈很生气,对女儿又骂又捏,于是少女离团,独自返回酒店,却因迷路寻找警察求助。

孩子劝阻母亲在大街上不要大声说话、不要闯红灯,这没有错。有不文明言行的家长应该多从自己身上找问题。有人说,很多家长不愿意接受孩子的监督,可能是因为放不下家长的架子和面子。但是,更大的问题在于,家长本应是引导孩子文明出行的老师,如今却倒转过来,这种现象值得我们深刻反思。

2009年世博会开幕前,浦东20万初中小学生参加了政府组织的公共文明亲情督导活动。按照参赛规则,他们对父母的不文明行为毫不留情地吹出警示哨,还将父母的受罚结果一一记录在册。孩子们的行动,极大地教育了父母。不少家长表示,作为家长,更应该做榜样,要有足够的底气跟自己的孩子说:“跟我学!”家长,要主动接受孩子监督,要在文明教育活动中,与孩子一起成长。

家长的言行对孩子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在引领孩子成长的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要不怎么说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文明出行,家长也要给孩子做出样子,而不必由谁来提醒。

有些家长在言传身教方面做得很好。譬如,他们会自觉遵守交通规则,会在公众场所轻言细语,把文明的规则示范给孩子。但是,也有家长在这方面做得很是不好。例如,有些家长领着孩子闯红灯,让孩子在人行道上小便,边走路边当着孩子的面随地吐痰,随手扔垃圾,踩踏草坪,攀折花木,在公共场所无所顾忌,大声喧哗,乱停私家车,等等。曾有记者描述过这样的场景:一位小学生把嚼过的口香糖用纸包好,要爸爸领着去找垃圾桶,可是爸爸却从孩子手里拿过口香糖,旁若无人地丢到旁边的草丛里,孩子说老师不让随地扔垃圾并想捡起口香糖投进垃圾箱时,却被忙着看风景的父母拖走了。

当我们总是埋怨学校教育有这样那样的不足时,我们至少应当感谢学校教育培养了孩子的环保规则意识,培养了孩子的文明素养。很遗憾,有些家长并未意识到自己的这类行为是不文明的表现,没有意识到自己的不文明行为对孩子的成长会造成负面影响,更没有意识到这样的行为对孩子遵守公共秩序和公共道德会起到反作用。

如此看来,有必要提醒那些不文明的家长:别忘了家长要给孩子做榜样这样的家庭教育常识,要做孩子文明成长的教材,不要做反面教材。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劝告  劝告词条  深思  深思词条  家长  家长词条  值得  值得词条  文明  文明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