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收回事业编是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的必要举措

今后,北京市现有高等学校保留其事业单位性质,但将探索其不再纳入编制管理,对现有编内人员实行实名统计,随自然减员逐步收回编制。各部门、各单位确需增加事业编制的,原则上在本部门、本单位所属事业单位编制总量内调剂解决。涉及与编制管理相关的财政经费、养老保险、户籍管理、出国交流、住房补贴等,相关部门要准确把握事业单位改革总体要求,依据有关规定加强管理。

高校编制管理中,有一个全新的提法和看点,编内人员的实名统计并随自然减员而逐步收回编制,即“拔了萝卜填了坑,再种萝卜再挖坑,坑随萝卜走,不再有固定的坑”。

在此管理机制下,将可推动高校用人的市场化,或可激活用人机制的一池春水,甚至,所谓的何炅“吃空饷”也不再是问题。增强高校用人机制的市场化,也有助于推动高校的去行政化进程。

一者,扩大高校办学只主权,尤其是在用人方面,将有“想聘就聘”和“想炒就炒”的权力。高校人员编制收回,将使得高校高校人员之间成为完全市场化下的合同制用人关系。高校拥有着财政、人事权力,成为高校劳动力市场的雇主,可以自由选择适合自己需要的人员,甚至何炅吃空饷也不再是问题,只要高校认准了他的能力和对学校的贡献,他人将无权指责。

二者,减少教育主管部门对高校人员的编制束缚,强化了高校人员“想走就走”的辞职权。在编制收回的机制下,高校高校人员之间是纯粹的市场制用人关系,只要高校人员不高兴,对于高校给予的待遇不满,或者说有“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的想法,与高校达成一致,即可辞职,无需经过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同意。

再者,高校内部的去事业编制化,也可推动高校的去行政化。去行政化,不只是取消高校校长的行政级别,还有就是从体制、从基层、从观念上取消人们的行政化余毒,在去事业编制化的环境中,从学校领导到高校教师,都能深深体会到市场化在高校运营中的律动,高校教师不再对高校领导以行政化领导视之,而是以市场化下的雇主视之,而高校领导也是如此,慢慢适应以高校劳动力市场雇主的身份来看待问题,处理问题。

市场化用人机制的土壤上,难以嫁接行政化的枝条,配合国家推行的其他高校改革措施,高校去行政化的步伐将大大加快,自主办学也将取得更具实质性的进步。当然,这是编制完全收回后的影响,短期来看,这种效果尚不明显,但无疑将强化高校高校人员的市场化意识,增强高校人员的危机意识,有助于增强高校的活力,让高校朝着去行政化、自主办学的方向阔步迈进。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自主权  自主权词条  办学  办学词条  举措  举措词条  收回  收回词条  必要  必要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