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凭什么批评年轻人不读名著

每到世界读书日,读书问题就会倍受关注。年轻人,特别是大学生对名著的疏远,总让一些长者隐隐担忧。

北大有教授发声,呼吁大学生要多读些“无用的书”,以涵养精神、积淀智慧。当然,不排除极少数大学生,能基于自己的判断,有所取舍地阅读名著。但大多数年轻人,确实是疏远了那些承载着人类普遍情感和智慧的名著。

现在,为什么很少有年轻人愿意亲近名著?作为在校大学生,笔者的一些观察和体验或许可以回答这个问题。

其一,由于古代名著的撰写语言不同于当下的生活用语,把阅读名著变为兴趣和习惯,需要依赖一定的阅读能力。很多大学生不具备这样的能力,不是读得不够快,就是理解有困难。如果处理大量文字信息都有困难,谁还会借此怡情解惑呢?追本溯源,还是中小学的语文教育没能培养出这种能力。虽然从小就喜欢读书、阅读旨趣很高的中小学生也不少,但这只是个人行为,多是受到家庭氛围的影响和偶然因素的激发。在寒暑假结束的前几天,恶补名著导读来应付读书笔记的作业,才是中国孩子的普遍写照。

其二,多数中国人的空闲时间里只有娱乐,缺少文化。大学生利用空闲的方式,势必要受社会风气的影响。娱乐跟文化的区别是什么?并非形式上的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娱乐,更多是宣泄情绪和欲望,留下的是虚无和物质崇拜;文化,更多地是唤起审美和同情,留下的是启迪和反思。如果人性真的像希腊人所说,有神性和动物性的两极,那么至少,娱乐不能让人向神性的方向迈进一步。《礼记》里说“君子慎独”,大学这个环境近乎“真空”,把一群尚未形成自我约束能力和成熟审美、不能“慎独”的年轻人放在一起,空闲时间里,自然是网购、追偶像剧、打游戏居多。

其三,那些“没用”的名著在大学生眼里真的没用。这些名著既不能拿来考试和解题,也不能作为参考文献出现在论文里。囿于学业成绩影响考研、推免、出国、就业,一些大学生即使是想看名著,也不敢拿出时间来看。人文社科类的专业,老师可能还会布置作业,写写名著的读书报告,而理工科的学生,恐怕离这些名著就更远了。但是,这些名著并非真的“没用”。在标准的主题思想之外,它们有着更加丰富的意义,里面的一些情感和思考,足以超越时空、引起共鸣,帮助年轻人理解现实困惑、认识人生际遇,甚至奠定起一生的心境和气度。

因而,如何引发年轻人与名著的情感共鸣尤为重要。切身体验,好过千万次的说教。或许,可以借助多样化的文艺形式来吸引年轻人走近名著。

很多外国人读《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是受到经典音乐剧的吸引;电视剧《平凡的世界》、《红高粱》热播,也引起了国人购买小说的热潮。看了翻拍的歌剧《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我才理解,原来那些关于革命的文艺作品里,也不只有“革命”,还可以讴歌爱情和梦想,思索热血与现实。里面有着比《致青春》和《匆匆那年》的“堕胎失恋”更加宽广深邃的青春。

一部《武媚娘传奇》若是拍得好,可以吸引年轻人去翻翻《新唐书》、《旧唐书》,可是,最后却被“剪胸”、“武大头”闹得满城风雨。如果作为社会“中流砥柱”的中年人,不能创作出有价值的文艺作品来传承这些传统和经典,而是一味地谄媚市场、迎合消费者的欲望,又何以让年轻人正视经典、亲近名著呢?北大教授担心大学生们不爱读名著,而我们这一代人,将来恐怕更要担心,该如何给我们的孩子介绍名著。是拿画面“老掉牙”的老版影视剧和戏曲,还是拿梳着“铜钱头”的林妹妹和变成了狒狒的孙悟空?

大学的重要使命在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批判精神,从而才有可能创造新的知识和思想。在大学期间,阅读文学名著和各个学科的经典著作,正是为形成独立和批判的精神提供养料。若是想让年轻人亲近名著、传承经典,不仅需要大学生自身的阅读能力,还需要社会氛围的促进,良好的媒介引路。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凭什么批评年轻人不读名著  名著  名著词条  批评  批评词条  年轻人  年轻人词条  什么  什么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