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博士的幸福感为什么不如文盲

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12日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居民教育水平的提高并未创造出更高的幸福感,博士的幸福感甚至不如文盲。整体来看,学历程度更高的人更不幸福,幸福指数最高的是小学毕业生,达到133.3,博士学历人群的幸福指数最低,仅为121.0,甚至低于文盲的130.2。从性别来看,数据一改民间语境中女博士的弱势地位,发现男博士比女博士更加不幸福。(2月15日《现代快报》)

幸福感,博士不如文盲,似乎是一个伪命题,因为无论生活的环境,还是实际的生存空间,博士都比文盲更优越,更具有幸福的前置条件。比如有较高的收入,优越的生活状态,有超高的学历,也有同各种精英接触的机会……从概率上讲,博士属于阳春白雪的群体,而文盲则属于下里巴人的群体,然而在幸福感上何以反向而行?

这个道理,跟“知道的越多,越感到未知的太多”如出一辙。幸福感的获得与认同,有时就需要“井底之蛙”式的眼界。成人与小孩谁更幸福?这并非两难命题。也因之有很多人感叹:“还是小孩子无忧无虑的好”,一粒糖就足以让其高兴上半天,然而这种门槛极低的“幸福感”,在高知者面前却是一种奢求,他们心中还有太多的遗憾和不满,也有太多的焦虑与苦闷,寻求解决与满足的过程,力求突破与超越的过程,就异常痛苦而艰辛,很多时候只顾着迎头赶路,却忘了留意四周的风景。

反之,文盲们知道自己的能力有限,因而所定的目标也很明确而具体,自然也就极易满足。一部电视剧中曾有这么一个场景,一个患有抑郁的富翁到乡下去,看到一对穿着破烂的农村夫妇赶集,买了一块下市时的廉价猪肉,挂在扁担一头牵手而归,脸上充满着满满的幸福。这个时候的富翁仿佛看到了自己以前的影子,对幸福的理解也就有了顿悟。其实幸福一直就在身边,只是那种感觉被自己抛弃了。心态变得平和与自然,对自己保持宽容与大度,有了随遇而安和不必强求的心境,幸福才会如期而至。

有调查显示,认为自己是“弱势群体”的党政干部受访者达45.1%;公司白领受访者达57.8%;知识分子 (主要为高校、科研、文化机构职员)受访者达55.4%;而网络调查显示,认为自己是“弱势群体”则高达七成。全民哭穷的心态之下,其实是对幸福理解的偏差,也是社会转型时期的内心焦虑。于是,一大批抑郁患者出现了,而精英阶层则成了最大的患病群体。一个有趣的现象是,越是强势和精英群体,越是感到自己弱势,这说明不是社会结构和财富分配出现了问题,而是群体的内心出现了问题。要改变这种状况,就必须从幸福的本义去理解,从自我的心理调整去破题。

幸福是什么,幸福就是一种自我的认同与满足。与地位无关,与金钱无关,与贫富无关,与贵贱无关,只关系内心的冲淡与平和。不可否认,幸福有境界和层次,也有不同方式的体现与表达,但幸福的内涵和要义却始终一致,关键在于,无论你身处何地,具有何种身份,都应保持一种永不改变的追求,一种永存内心的简单与朴素,在珍视现在时好好自我满足一番,幸福感才会悄然而至并长留心际。

(转自光明网—时评频道,标题为“博士不如文盲幸福蕴涵质朴原理”)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博士的幸福感为什么不如文盲  幸福感  幸福感词条  文盲  文盲词条  博士  博士词条  不如  不如词条  为什么  为什么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