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1月13日四大证券报精华摘要:银保监会工作“划重点” 资本市场“再上榜”

【证券日报】

银保监会工作“划重点”资本市场“再上榜”

《证券日报》记者1月11日从银保监会获悉,银保监会近日召开2020年全国银行业保险业监督管理工作会议。会议回顾2019年工作,研判当前经济金融形势,部署2020年工作任务。

《证券日报》记者注意到,会议表示“引导银行理财和信托业稳妥转型,建立完善养老保障第三支柱,在优化金融产品结构和机构体系的同时,为资本市场长期持续健康发展打牢基础”,这也是继1月初银保监会发布《中国银保监会关于推动银行业和保险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之后,再次强调与资本市场“互动”。

去年净值型银行理财产品“井喷”发行数量环比增加223%

刚刚过去的2019年,与银行理财产品发行总量出现回落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相关政策的落地、推动下,净值型理财产品迎来了大爆发,该类产品在2019年全年发行数量环比增长高达223%。

而随着《资管新规》过渡期结束的临近,银行理财净值化转型将进一步加速,未来净值型产品发行节奏还会加快。

获国资30亿元兜底不良资产*ST盐湖希冀重生

1月10日上午,*ST盐湖授信属于正常商业行为,宝能集团有真实合理资金需求,并提供有效担保。上海银行给予宝能集团的所有授信业务均按审批授权规定全流程审批,相关授信不属于副行长审批权限,且不存在违法违规放贷行为。

上海银行在公告中称,2019年以来,上海衡源企业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衡源”)及相关公司在上海银行的贷款风险化解工作取得重大进展。上海衡源经比选后自主决定将项目公司股权出售给相关公司,并办理了股权变更手续。上海银行在符合监管规则的条件下履行了对宝能集团相关公司贷款的审批手续,目前用信余额78.64亿元,贷款利率5%,高于同期上海银行房地产贷款利率最低定价。项目公司股权出售后,授信主体变更且资质改善,上海银行进一步落实了股权质押、保证担保等各项担保及风险缓释措施,担保方式进一步强化。上海银行对宝能集团发放的相关授信均有明确用途,并全程封闭操作,不存在贷款资金被额外套取的情况。

中信证券减持中信建投未达预期结果反致双赢

中信证券减持中信建投A股事件终于有结果,市场最初预计的百亿规模减持变为8亿规模,大大低于市场预期,种种迹象表明,这对中信证券和中信建投都是一项双赢的举动。

1月10日晚间,中信建投发布《股东减持股份结果公告》,至当日中信证券减持中信建投A股时间届满,共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方式累计减持该公司股份4415.07万股,减持总金额8.09亿元。半年前,中信证券本打算将所持4.27亿股中信建投A股悉数减持,一度引发市场强烈关注。

互斥提案均获通过暴露A股制度漏洞

1月10日聚力文化发布涉讼公告,股东“聚力互盈”将公司告上法庭,请求法院撤销公司于2019年12月6日作出的临时股东会决议;该次股东大会主要就罢免董事和选举董事进行表决,大股东余海峰也举报计票作弊,程序遭疑,要求对董事会、监事会进行重新改选。

聚力文化曾用名为帝龙新材、帝龙文化,2015年8月实施重大重组,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方式,收购余海峰、聚力互盈等持有的美生元100%股权。收购后余海峰持有聚力文化15.33%股份,帝龙新材原股东姜飞雄及其一致行动人持有16.46%股份。这为两者控制权之争埋下伏笔,目前聚力文化董事长由姜飞雄一方担任。

【上海证券报】

A股迎来首家未盈利企业泽璟制药试水定价新方式

1月12日晚间,泽璟制药披露发行公告,确定本次发行价格为33.76元/股,公司将于1月14日启动申购。

作为A股首家未盈利拟上市公司,泽璟制药采用了“市值/研发费用”的新方式来进行定价,发行价对应的融资规模为20.3亿元,发行后总市值为81亿元,对应的“市值/研发费用”为56.7倍。

据公告,泽璟制药发行价对应的“市值/研发费用”高于港股可比公司平均水平,但低于A股可比公司平均水平。截至1月9日,可比公司“市值/研发费用”平均值为31.27倍,其中港股可比公司“市值/研发费用”平均值为21.33倍,A股可比公司(贝达药业)“市值/研发费用”为90.91倍。

新年首个险资举牌来了巨无霸为何偏爱这类股?

备受关注的保险资金举牌A股又来了。

近日,国内寿险业第一梯队中的太平人寿,在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官网发布公告:以约19.07亿元总价,认购大悦城非公开发行的约2.83亿股股份,占大悦城定增后总股本的6.61%。

这也是2020年首家保险公司宣布举牌上市公司。就在一个月前,中国太保同样是以参与定增的方式,宣布举牌上海临港。

北斗星通频繁并购“踩雷”去年业绩预亏逾5.5亿元

北斗星通一纸业绩预告,给公司股民浇了个透心凉,国家大基金(截至2019年三季度末,持股11.98%)也未幸免于难。

公司1月11日公告称,公司预计2019年业绩亏损5.5亿元至6.5亿元,主要由大额计提资产减值所致,根源在于公司2015年开始围绕“北斗+”进行的一系列产业并购。

北斗星通公告称,经公司财务部门与中介机构初步摸底及测算,2019年度报告中商誉及资产减值总额约为6.53亿元,其中商誉减值预计5.3亿元,应收账款坏账损失5100万元,无形资产减值损失4000万元,存货减值损失3200万元。

中国职业经理人为您推荐更多资讯板块:人力资源师 领导力培训 管理者 经营管理 个人提升 职场技巧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保监会  保监会词条  上榜  上榜词条  证券报  证券报词条  摘要  摘要词条  资本  资本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