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中小企业的企业文化模式 组织企业文化的投资成本

        有很多朋友问我类似的问题:为何当初和他一起拼天下的一班干将们,如今却在企业发展势头正猛时,激情不再?为何企业做大做强时,越来越散沙难聚,各自为政?为何被奉为软实力的企业文化在面对90后职场新主力军时,真的越来越软?我告诉他们:其表在管理,其本在人心;身还在,认同已不再,因此渐行渐远。那么,有没有一种方法可以解决这种多因素变量导致的企业现象?有。捋顺管理靠“法术”,齐心合力靠“道法”,这种道法就是让企业和员工能形成共同心理契约的企业文化。但单纯的企业文化不是道法的根本,真正的源头活水是要做一个会“变通”的企业文化。那么,“变通”究竟是什么?对企业文化而言,以不变应万变绝对不是一个睿智的选择。现在,企业文化对于企业的重要性已尽人皆知,但很多情况下,企业却往往在单方面强调文化建设与文化管理重要意义的同时,忽视了企业原本就是一个具有生命周期的生命体,因此,问题就出在一成不变的企业文化之道与企业不断成长发展需求之间的矛盾中。这种矛盾具化在企业里,就是“做好一个文化理念打天下”,其表现就是以一成不变的文化理念来指导企业新发展阶段、凝聚人员新价值需求,那么结果不言而喻,战略失误、管理混乱、人心涣散都可能只是一个时间问题。面对这个严峻又实际的问题,解决方案就是两个字——“变通”。说到底,变通就是哲学上矛盾论中讲到的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它要求我们要先看清企业状态,再谈企业文化,根据企业发展现实状况,调整企业文化架构与理念表现形式,让企业文化与企业生命体融合,也给予企业文化自身一个良好的成长机会,从而实现变则通、通则达。一、不同企业发展期的文化诉求按照企业发展周期,我们可将企业分为初创期、发展期、成熟期和衰退-转型期四个成长阶段。

        企业在此时具有主观能动性,但并不是说可以凭空建设‘优秀企业文化’。”这一观点比较容易让人们接受,指出了企业文化的固有性、积累性与发展规律,对时下企业文化的浮夸之风泼点冷水,是具有积极的社会意义与现实意义,同时应该指出,对于“背景”之说,刘先生是站在一个企业发展过程中的剖立面来说的,而对于企业文化由总结而来,实质上隐含着两种涵义,一个就是,企业文化从抽象到具体是由人们通过总结与提炼的方式突显的,另一个是,企业文化的发展是逐步积累的。通过对以上分析,我总结认为,企业文化是企业与生俱有的,不断发展变化的,指导与约束企业整体以及员工行为的价值理念。研究企业文化的关键在于促使这种内在的价值理念更加直接、明晰地突显出来,用以结合企业的生存与发展环境,判断与企业生存发展战略或目标的符合性,从而推动企业文化与生存发展目标之间的相互磨合与调整,最终使企业走上可持续性发展的道路。换句话说,企业文化就是一个企业的思维模式,研究企业文化的目的在于准确地表达出这种思维模式,用于判断这种思维模式是否与企业的发展目标相匹配,从而便于思维模式的持续完善与发展,保障企业可持续性发展目标的实现。

        企业文化是怎么“建设”的?提到建设,我们就会想到“盖房子”。要建设一座大厦,我们最先做的是构画蓝图,对建筑进行总体设计,然后打压地基,构建好基础平台,接下来就是现场施工。企业文化的建设好像也遵循这样的流程,先设计愿景、使命和价值观,为企业设计“蓝图”和理念体系,然后设计制度和相应的行为规范,有的还要进行企业形象的设计。最后为了企业文化的实施,企业还要进行大范围的培训和研讨,建设沟通渠道,制定企业文化手册,搞一些宣传或者文娱活动。表面看起来,这个思路和方法完全没有问题,但是深究起来,却有深层次的问题。文化是建设来的吗?首先,如果文化是“建设”来的,正如我们盖楼一样,最后的成果是一座可以“看得见、摸得着”的大厦,但是企业文化能够看到吗?企业里富有特色的设施、舒适的办公环境、漂亮的LOGO,这些都不是企业文化的精髓,真正优秀的企业文化存在于员工的内心,是一种心理感受,是无形的,行为只是这种假设的一种外显,因此,这种无形的心理假设又怎么去“建设”呢?其次,如果文化是“建设”来的,那么在企业的文化建设中,就会更强调体系和规范,比如理念体系、规章制度、行为规范和推进系统等,这些都是文化建设的重要措施,但是他们都是“静态”的,还没有转化为企业的日常管理和工作行为,没有“动起来”。很多企业的管理者在文化建设时,请了很多专家学者研讨,制定出了系统的企业文化理念体系和推进方案,但就是感觉对企业的经营管理没有起到实质的推动作用,原因就在于此,过多的把焦点集中在“静态建设”上,而忽略了文化的动态传扬。第三,如果文化是“建设”来的,是不是说企业原来都没有文化,在一块空地上“塑造”或者“再造”了文化?很多企业都有悠久的历史和良好的业绩,企业在发展壮大的过程中,有许多可圈可点的人物和事迹,也有很多独到的管理思想和方法,这些都是企业的智慧结晶和宝贵财富,是企业文化应该继承和发扬的。

        中国人把“防患于未然”,“凡事预则立”等哲学思想运用到政治和军事斗争中,产生了千古流传的“政要”和“兵法”,人类优秀思想在哲学上的统一让清溢人感到引入零缺陷的管理,无论从现实需求和哲学根据上都有扎根的土壤。--调整价值观、改变思维方式和不良习惯改变员工的思想是很艰难的。清溢公司把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态势转化成改变员工思想的拉力,在此基础上,进行哲学训练,把员工发展调正到与公司发展同向,建立客户、员工、股东、供方四位一体的价值体系;采用“和而不同、异而不乱”的方针消除价值取向上的矛盾。让员工尤其是工程师和主管以上的人员掌握一些基本哲学观点,学会一些观察和分析问题的方法,引导大家从现象中看本质,从联系中分因果,从特性中找规律,从一般中找重点……总结出四对比,五w分析等成方法,从中学会观察分析事物的本领并不断地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他们工作的落脚点始终放在调整员工心智上,注重员工的精神再造。运用企业文化解决了工作“为谁做”,“为什么要做”和“怎样做”的问题,从根本上树立起长期稳定发展所需的责任心和主动精神。在创建心智文化中,陈扬菊还带领清溢人建立了一套科学完善的文化体系。清溢公司的心智文化经过了4年时间的努力探索,在确立信念,养成习惯,形成模式上狠下功夫。从5月起,经过准备,试运行,正式运行,调整完善,系统衔接,深化提高。推行6个转变实现了产品与服务零缺陷的阶段性成果。从5月起,又引入全国质量管理奖,将零缺陷的灵魂贯穿到高层领导作用,战略决策及运营模式,市场管理,信息及知识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过程管理,经营质量与结果等各方面,形成了有清溢特色的16个运行模式,24个工作法则,36个操作法,正在实现由质量管理向管理质量的提升。

关键词:中小企业企业文化模式,组织企业文化的投资成本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文化  文化词条  投资成本  投资成本词条  企业  企业词条  中小企业  中小企业词条  模式  模式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