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上市公司是怎样圈钱的? 上市公司隐藏利润的招数

  经常可以听到上市公司的大新闻,在哪个交易所上市,发行了多少股票。其实很多上市公司不言而喻的目的是圈钱,而不是上市。实际操作过程中,翻云覆雨。虽然加强了监管,但是避免了。上市公司是怎样圈钱的?   

  第一,上市公司融资没有门槛。

  无论是业绩优秀的上市公司,还是业绩亏损的上市公司,都可以通过私募进行再融资。而且,无论是给投资者提供投资回报的上市公司,还是多年不给投资者任何东西的铁公鸡公司,都可以通过私募进行再融资。可以说,只要不存在违法行为,任何上市公司都可以通过私募的方式为投资者再融资

  第二,上市公司融资没有限制。

  一个只有1亿元净资产的公司,能融资10亿元以上,上市公司怕得不到。上市公司想筹集多少资金,就可以向市场开口。人多大胆,融资多有效率。所以上市公司融资往往是狮子口,所以“蛇吞象”的故事在上市公司并购中反复出现。

  第三,上市公司容易编造项目融资

  有项目要融资,没有项目要编造项目要再融资;而上市公司没钱融资,也就是没钱就需要融资。众所周知,上市公司融资主要是因为缺钱。由于项目建设和生产的需要,他们向投资者筹集资金。但实际情况是,很多上市公司拿到钱后都不知道把钱投哪里去了,只好存银行,或者用来买理财产品,甚至用来炒股。

  第四,上市公司喜欢忽悠。

  融资业绩不够,承诺是一起做出的,做出的承诺最终是可以违背的,甚至可以改变,也可以放弃。本来上市公司通过私募再融资是不受业绩限制的。然而,上市公司为了获得更高的溢价,往往会在业绩不足的情况下,通过承诺高回报来提高要价。

    去年亏损几千万的公司,今年可以承诺业绩过亿。而当承诺的履行不符合标准时,被收购方将以现金弥补差额。而这样的承诺往往最后都没有兑现,甚至被修改。事实上,即使被收购方履行承诺,补足利润差额,被收购资产的质量问题也会长期存在,不会因为补足利润差额而得到改善。因此,在很大程度上,弥补利润差异的做法本身就是对问题的掩盖。

  第五,上市公司融资问题无需追究责任人的责任。

  上市公司溢价收购,甚至公然进行利润转让,或者收购资产不达标,甚至在收购中弄虚作假。基本上没有人为此负责,以至于上市公司的并购变成了坏账和呆账,只有投资人最后成了冤大头。

  由于这些原因,上市公司融资太容易了,上市公司不需要为并购中出现的问题承担责任。面对“无圈无圈”这种好事,上市公司自然是“白圈里谁不圈”,然后花大价钱,什么叫高溢价并购?因此,为了抑制或消除上市公司的高溢价M&A行为,管理层有必要对症下药。

  上市公司隐藏利润的招数

  以下描述了隐藏利润的常见方法:

  1.延迟确认收入。

  实践中主要表现为存货余额异常高,可能是资产泡沫,但也可能是延迟确认收益造成的,如近期高峰消防通信受到市场质疑,账面上有巨额发出商品,怀疑是故意延迟确认收益以平滑损益,为行使股票期权隐瞒利润;提前收到的异常高额账款也是延迟确认收入的一个重要信号。当年东方锅炉繁荣的高峰期,预收账款余额异常高;一些提前收到会员费的企业,往往将其已开发票和未确认的收入放入递延收入,递延收入也是一个利润库。当然,存货可以类比为预付和应付,存货在预付(应付)后面。三者要一起分析,高额预付背后可能有隐藏的利润;因此,预收账款与应收账款相对应。如果应收账款异常低,则有必要合理怀疑企业是否延迟确认收入。

  2.资本支出的盈利能力。

  最近,许多公司被笔者质疑收入支出资本化,但我们也应该注意到,许多企业涉嫌资本支出资本化。

  3.会计估计、会计政策变更和以前错误的更正。

  加速折旧是企业隐藏利润的常见方式。比如宝钢等公司多次调整固定资产折旧年限,在报告期内增加了折旧费用;

  4.资产减值和预计负债。

  2002年长安汽车通过计提预计负债隐瞒了1亿多利润,2009年通过过度计提资产减值隐瞒了1亿多利润。

  5.资产负债表负债法。

  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导致的递延所得税负债必须计提,但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导致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可以提及。因此,递延所得税负债的过度计提或递延所得税资产的转回成为了一种虚增利润的方式,当然这只是一种“暂时性差异”

  6.调整经销商库存。

  时好时坏退货,虚增库存,降低当期收入确认。

  7.其他综合收益。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目前有两种处理方式,一种计入利润表,一种计入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如果公司其他综合收益异常,就有可能通过其他综合收益的甜灌来隐藏利润。

  8.股权激励。

  股权激励的成本是要确认的,但如何摊销成本是有名的。注意公司一次性摊销全部或大部分股权激励费用。

  9.大洗澡。

  至于那些亏损巨大的公司,更明显的是提前确认费用,尤其是或有事项的预计负债,有很大的操纵空间;大浴不仅存在于亏损巨大的公司,也是M&A会计的最大风险。这一妙招在于,报告期内和报告期后的费用可以在报告期前确认。

  10.关联交易。

  很容易通过转让定价来隐瞒利润。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上市公司  上市公司词条  圈钱  圈钱词条  招数  招数词条  隐藏  隐藏词条  利润  利润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