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塑造企业文化的生命力 如何建立以客户为中心的企业文化的认识误区

        同样而言,中国不应该成为全球最大的加工商和制造商,遍及全球的“MADEINCHINA”不是我们所应该骄傲的,而是我们深刻反思和警醒的。中国的企业不能没有自己的文化,中华民族同样也不能失去自己赖以生存的文化。说道这里,我想起中国了一则古老“点石成金”的故事,一位神仙会点石成金之术,能够用手指将石头点成黄金。一次他下界想满足世间两个人的心愿,这两个人一个是乞丐,一个是富豪。他点出两块很大的石头分别给这两个人。乞丐非常满意的捧着金子就离开了,而哪个富豪却没有拿那块金子,神仙就问哪个富豪多少块金子可以满足他的心愿,哪个富豪回答到:“我想要你哪根点石成金的手指”。虽然这则故事讽刺了哪个富豪的贪婪,但是这里我引用这则故事目的就是想说明,中国的企业对待企业文化建设不应该象乞丐那样,只满足眼前的金子,而是应该象哪个富豪一样,不要被眼前的金子所诱惑,只有得到了点石成金的手指,才能有更多黄金。

        当企业文化被员工误解时——Maverick公司企业文化诊断处方 John Bryant的Maverick公司坐落在郊区的厂库区,公司的每位员工都有一件T-shirt,在T-shirt的背面印有公司的标志,而他们每个人的名字则缝在前面的口袋上。 Bryant1985年开始建立Maverick广告公司时,想成立一个与众不同的公司——他很反感徒有其名、夸大其实的称号。Bryant建立Maverick公司有其自身的企业文化,它的核心价值摈弃夸大和虚伪,相反,崇尚员工的归属感,重视员工的个人发展、公司自身的多样化以及员工要劳逸结合。 他为员工们提供了一份公司共享的利润分成计划,并付给他们超出市价的丰厚薪水,另外还有额外的公司福利,如周五员工们可以享用免费午餐,他还鼓励员工们在6点前就回家,少加班。 他雇用的员工种族各异,背景和生活方式均有很大差异,这显示出Maverick致力于实现多样化。周末,公司允许“有色年轻人组织”随便使用公司办公室。 Bryant动情地告诉每个人,公司的企业文化以人为本。在公司的海报和给客户的材料以及员工手册中,这一条都是显著标出的。 简而言之,Bryant一切做得都无可厚非。在早期,所有迹象都表明Maverick的确是上班的好地方,员工们都士气高涨,重视自己的工作,拼命努力,满含激情地投入到公司的文化中以及Bryant提出的公司的理想中,公司在这种气氛下的发展也可以用突飞猛进来形容。 但是好景不长,指指点点却接踵而来。问题出在哪儿呢?这就要从公司在1994年到1999年的发展谈起了。在这几年里,公司从12人扩展到30人,但是通过采访,在这个发展过程中,我们发现员工们如何看待公司和公司的企业文化已经发生了显著变化。

        企业文化的定义–悟出来的“人”化企业文化没有固定统一的定义。依笔者的感悟,企业文化可能本就不应该是定义出来的,而恰恰是悟出来的。假如你到通用、奔驰、松下等企业参观,事先你不必被灌输一通他们的企业文化如何如何的好,只需到其厂区和职场里走一趟,你就会有感觉、有感受、有感悟。而这种感觉、感受、感悟是你永远说不清、说不准、说不透的,只能在心间产生共鸣、共识和敬佩。现在有些人以熟记了人家的几句被广泛流传、津津乐道的理念口号,就自以为学到了他们的企业文化,其实不然。   企业文化是“软件”,是需要细心地“营造”,而不是“创造”出来的。企业文化的核心内涵,应该是你看不见但能感悟到,自愿接受并潜移默化地渗透到你自己的心灵和行为中的那部分,虽然无法逼真地写出来,但我们完全可以从一个企业的人文环境、氛围、机制、服务、精神态度等方面感悟出来。  企业文化的本质是“人”化。“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所以企业文化理应是百年大计,一脉相承的。那些用一、二年时间就“搞”出企业文化,那些换一任领导就换一句理念口号,那些心血来潮而“搞”的零碎活动,说到底不过是贻笑大方的作秀而已,与真正的企业文化是不搭界的。  企业文化属于文化范畴,其本质和职能自然同理。“以人为本”是企业文化的“天条”。撇开人谈文化只能是天方夜谭。忽视了人,企业的价值观、伦理观都不复存在。所以,那些员工牢骚满腹、客户抱怨不断的企业仍然敢口口必称企业文化,着实有亵渎企业文化之嫌。怨言是上帝给人类最大的赐物,也是人类祷告中最真诚的部分,你怎能不重视?一个企业文化好坏,看看他的员工精神面貌,听听他的市场口碑就行,无需标榜和多言。你能让自己的员工优雅文明,忠诚豁达,让不好的员工逐渐变好,让无能的员工逐渐有能;你能让客户心悦诚服,投桃报李,忠贞不二,让竞争对手的客户高山仰止,心向往之,直到弃“暗”投“明”,那毫无疑问你已经拥有了可骄傲的文化底蕴,这些底蕴比起那些空洞的口号来得扎实,有效。

        当然,文化管理并不是如此简单,很多起促进作用文化元素其作用并不是那么明显,要想让它充分发挥作用就需要对其进行强化;而对于无法规避的起阻碍作用的文化元素,我们要做的就是认识它、改变它。不过,无论是要强化或是改变文化中的某些元素,我们要做好思想准备,因为它将是漫长而艰苦的过程。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文化建设。文化理论的诞生给我们增加了一个观察企业生活的视角,通过这个视角我们可以看得更深刻,我们会弄明白今天的生活何以会如此,也能做出对明天的预知,当然我们更想做得的是根据这种预知作出改变。当我们意识到可以从“文化”这个视角观察企业的时候,不能因为以前意识上的空外而把企业现有的文化视为空白,我们还需要弄清楚我们文化中那些影响我们学习的不利元素并加以克服,而这本身就是一个文化管理的一个重要课题。

关键词:塑造企业文化的生命力,如何建立以客户为中心的企业文化的认识误区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认识误区  认识误区词条  文化  文化词条  企业  企业词条  生命力  生命力词条  塑造  塑造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