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手机上的病毒及给手机消毒的注意事项

手机上的病毒及给手机消毒的注意事项

手机,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无论在什么场合,我们也总能看到手机。可是你知道吗?手机上的细菌甚至比马桶还多,更加大了我们的患病几率。那么手机细菌应该怎么消除呢?手机消毒有哪些注意事项呢?一起来看看吧。

虽然说出来感觉有些对不起大家,但从健康的角度来说,请大家一定要正视这个事实—手机上的细菌要比马桶多上20倍。

虽然你每天都捧着闪亮亮、精密制作的智能手机操作一切,但你一定不会想到,这个每天跟着你吃饭、睡觉、工作的智能设备竟然细菌含量超标。所以智能手机才是我们身边最应该清洁的随身物品。

早在2013年,消费者组织的研发人员就进行了一系列的测试。他们在智能设备端(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上各安装了30款应用程序来模拟我们平时使用手机的状况。正常使用一段时间之后开始进行擦拭,并且检测用户擦拭手机的化妆棉。结果显示,每片化妆棉上都有600个的金黄色葡萄菌。

到底为什么小小的智能设备可以藏这么多污垢呢?测试原因表明:虽然我们几乎每天都要做家务,但很少有人会专门清洁手机。并且此前几乎所有人都会忽略对于手机的清洁工作。不过值得庆幸的是,移动技术产业已经提供了一个可以集中为我们解决此项麻烦的设备。此次研发团队与康宁公司研发合作,推出了抗菌的Gorilla玻璃。并且涂层可以杀掉99.99%的细菌。另外,微软的一项新专利也可以通过紫外线来自动给智能手机触控屏幕以及用户的手指消毒,微软将在未来的Lumia设备上率先使用这种技术。

当然,对于现在的我们来说,想要避免这样的情况也不用非得等待那些高科技,只要一包湿巾或者湿纸巾就可以给我们的智能手机除掉大部分的细菌

手机上潜伏的细菌

英国研究人员做了一个简单的实验——将手机表层的细菌提取出来,放到培养皿中静置了三天。结果,他们清晰地看到手机上可能存在的细菌的样子。英国还有研究人员与专家对使用中的手机现状及30个手机样品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显示:英国使用中的6300万部手机中,有1470万部手机存在健康威胁。在调查的手机样品中,则有1/4的手机细菌总数超过可接受水平的10倍。

每平方厘米12万个细菌

事实上,我们的手机表层的确存在大量的细菌,只不过其中大部分是无害的,在日常生活中也很常见,但也有足以致病的`细菌,比如金黄色葡萄球菌。大约有20%的人是这一细菌的长期携带者,它常潜藏在人体鼻腔内,人们挖完鼻孔后再发短信就会把这种细菌带到手机上,而这种细菌常会引起细菌性食物中毒、脓庖疹甚至败血症等。

参与研究的卫生专家吉姆·弗朗西斯表示,其中一部样机上的细菌所携带的大量大肠杆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足以让使用者肠胃不适。他说,人们不愿用手去摸厕所的冲水柄,因为感觉其非常肮脏,但是冲水柄的细菌含量,其实比手机要低得多。因为研究人员发现一部手机携带的细菌量可能是男厕冲水柄细菌含量的18倍——手机每平方厘米就驻扎了12万个细菌。按照这样推算,整部手机起码有上百万个细菌。这个数字甚至能令马桶坐垫上的细菌们“感到惭愧。

对于这样的结果,并不是每一位手机用户都知情。很多消费者几乎没有清洁手机的意识,因此更加重了手机细菌的繁殖。专家说,如果不注意个人卫生的话,手机还会成为臭虫等昆虫的“产卵基地。

感染途径有很多

细菌可以通过很多媒介传播,昆虫、水、食物、雨水是常见的途径。手机也是其一。

打电话时,手机表面那些蠕动的细菌难免会被擦抹到面部等部位,可能会引致暗疮、肺炎、脑膜炎……个别女士的皮肤暗疮可能就与频繁使用受到病菌污染的手机有很大关系。很多手机用户还有边吃东西边打电话的习惯,还有一些情侣,往往在挂电话时喜欢用唇贴着话筒赠给恋人一个甜蜜的吻,殊不知他们吻的不是爱侣,倒全是细菌

基于现代人对手机的依赖,用户们无论在办公、走路、吃饭甚至上厕所时,都有可能接打电话、听音乐、拍照、玩游戏等,手机细菌“感染的可能性还在大大增加。通常情况下,把手机与现金、钥匙等细菌重度感染物共放一处,还会造成更严重的“交叉感染。

手机在工作时会有发热现象,这种条件其实也恰好为细菌的繁殖提供了便利条件。尽管我们无法用肉眼去辨别,但无处不在的灰尘聚集,已成为细菌繁殖最实在的基地。还有,不要以为机身缝隙才是细菌的最终归宿,手机屏幕、听筒耳机数据线接口等,都是细菌“窝藏点。

预防措施不能完全杜绝

手机用户有必要对手机清洁问题提高重视,虽然这样做也并不能完全杜绝手机上的细菌繁衍。

使用手机时尽量避免取用其他物品,尤其不要取用食物,杜绝病从口入;尽量不把手机借给别人使用,避免病菌交叉感染;最好把手机放在专用的手机套内,并与钱包、钥匙、现金等物品分开放置;养成使用耳机的习惯,至少能免去手机与面部、口唇部位的接触;定期用医用酒精棉签轻轻擦拭手机的键盘、屏幕以及其他部分;有条件的话,也可以到手机客服部通过紫外线或者臭氧等方式进行清洁。

手机壳会释放致癌物是真的吗 别选颜色太鲜艳的

调查小组的实验发现:手机壳含有致癌物——苯和甲醛。消息一出,立马就被许多媒体转载了。实际上,2013年“手机套含有超强致癌物这一说法就已被多次报道。不同的是,当时并没有实验验证,多数专家认为这个说法有些夸张。那么手机壳是否含有致癌物,且会对人体造成伤害?

致癌物或许来自手机壳的添加剂

据当时的报道,为了解手机套是否存在苯超标问题,有记者还联系了产品质量监督检测院,有工作人员表示,国家对手机套相关产品没有专门的检测标准和检测手段,因此对于上述问题无法判断。

有职业病医院专家表示,苯是一种有机溶剂,在常温下表现为无色液体,且具有明显的香味。苯在工业生产中主要用于喷漆、印刷、石油化工、橡胶等行业,的确具有一定毒性和致癌作用。但是,手机套等产品中所含的并非纯苯,而是苯基类高分子聚合物,基本没有毒性,而且在产品出厂时已经挥发。因此,日常生活中使用这类产品对身体的影响微乎其微。目前苯中毒基本只在两种情况下发生:一是高浓度苯储蓄罐泄露产生的急性中毒事件;另一类则是在相对封闭的喷漆、印刷等工业生产车间里面,长期密切接触生产原料的工人有可能产生慢性中毒,但这还没有明确的科学证明。

有科技工程师表示,目前手机壳分硬壳和软壳两种,软壳主要材料为硅胶类,这种材料本身无毒;硬壳是目前最为常见的手机壳,主要材料为聚氨脂、聚苯脂、碳酸酯等PC材料类,目前使用最广泛,常用于家用电器、电子产品等。

手机壳主材料本身无毒,也无色,不过,为了达到对外观颜色的控制,生产过程中会在主料中加入蒽醌类染料;为了让产品达到不同的性能要求,还会添加增塑剂、防粘剂、增强剂、分散剂等塑料添加剂,这些添加剂都是有毒的,不过相对于主料来说,占的比重只有百分之零点几,加工后也会自然挥发一部分,残留的毒性甚微。

塑料手机壳在常温下是稳定、无毒的,但是随着温度的升高,手机壳中的“苯、“醛等物质会变成游离状态,会释放到空气中,具有一定毒性。如果是正规大厂严格按照国家标准生产的产品,含有有毒物质的比例非常低,对人体的影响甚微,可以忽略不计。但如果是小作坊,为了降低生产成本,用回收的劣质废料作原料或采用工业塑料代替日用塑料,主材料和添加剂的成分都没有保障,对人体有一定影响,不过短时间内不会有明显症状。

总而言之,就是手机壳材料本身的问题或许不大,但是增加了颜料和各种添加剂的手机壳或许就会带有毒性,并且随着温度升高可能会挥发出来。

有害物质在封闭环境里的作用更明显

对比之下,调查小组的实验是在密封的环境里进行,收集到的有害气体浓度较高是正常的。但是,在开放的环境里,手机壳是否也会对人体造成损害或许需要更多的实验验证。江苏省肿瘤医院的专家也表示,甲醛确实是致癌物,有可能引起白血病,在户外或者通风的环境下对身体影响不大,如果在被窝里等狭小的空间内,甲醛会对人体造成损伤。

如此可见,手机壳所挥发出来的有害物质,应该是在较为封闭的环境下才会对人造成损伤。不过,江苏省肿瘤医院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研究室薛开先研究员也表示,虽然他们没有做过实验,手机壳里究竟有无甲醛等致癌物,不过,有一点需要提醒的是,太劣质的手机外壳,对身体肯定没有好处。

环保专家董金狮也曾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建议大家在选购这类产品时,要注意尽量回避那些颜色过于鲜艳的手机套。首先要看,不要颜色太花哨的,特别鲜艳的要小心。第二个就是要闻,有刺鼻异味的,或者闻起来恶心的,或者呛眼睛的,要小心。第三个就是拿手摸,过于柔软的,掉色的,或者摸完之后感觉手上有刺激的,异味的,或者摸完特别硬,强度特别大的,这些都要小心。

你知道给手机消毒的宜忌吗

手机消毒--用湿纸巾或酒精棉擦拭

专业人士表示,用儿童湿纸巾和酒精棉擦拭手机可起到良好的灭菌效果。湿纸巾大都含有酒精成分,酒精能渗入细菌体内,吸收细菌蛋白的水分,使组成细菌的蛋白质凝固,引起蛋白质的变性和沉淀,从而达到杀菌的目的。其中每星期应至少用湿纸巾或酒精棉擦一次手机。另外记者了解到,市场上已有商家推出了专业的紫外线电子设备消毒器,可通过紫外线照射对手机表层进行深度扫描杀菌消毒。

日常维护--保持双手清洁卫生 多使用耳机

在调查中记者发现,很多人吃饭时喜欢玩手机,这样做等同于饭前没洗手。手机对健康的潜在危害来自手机与手之间的频繁接触:细菌先由手传到手机上,又从手机传到手上。

有相关机构在抽检的108部使用手机中检出了10种240株细菌,有39株为致病性金黄色葡萄球菌。手机每平方厘米驻扎的细菌约有12万个,超过一个门把手,一只鞋的细菌量,主要被污染部位为手机按键部。

一部手机上,竟然有这么多的致病菌,看来,对手机的定期消毒已经不容忽视。

想要健康使用手机,那么请牢记下面五大招数。

1、最好每周都能用沾有医用酒精的棉签轻轻擦拭手机的键盘、屏幕和手机其他部分进行除菌,也可以去手机客服部通过紫外线或者臭氧等方式进行清洁。

2、通话期间或收发短信时不要一边按键一边取用其他物品,特别是不要取用食物,小心病从口入。

3、很多人习惯把手机与钱包、钥匙、钞票等物品放在一个裤袋中,这样很容易造成交叉污染。

4、在通话时使用耳机可降低手机辐射的侵害,也可使手机尽量减少与面部和口唇部位的接触,防止飞沫传染。

5、经常洗手。

不管你是否相信,我们的手是细菌和病毒最大的寄居地,如果想要让你的手机尽量少沾细菌,那么请遵守经常洗手这条规则。

结语:通过上面的介绍,想必大家都了解到了手机上有着很多的病毒,而我们很多人都是手机不离手,造成了手机上的病毒更容易滋生,而且手机壳也造成了很大的健康影响,所以对手机消毒是至关重要的哦。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手机  手机词条  消毒  消毒词条  注意事项  注意事项词条  病毒  病毒词条  
综合

 手机运行问题的解决方案

手机运行问题的解决方案原因一 : 应用程序后台的缓存和残留数据过多解决方法:如果手机的`某应用程序出现频繁闪退情况,那么最有可能的原因就是该应用程序后台的缓存和...(展开)

综合

 安卓手机经常死机怎么办

安卓手机经常死机怎么办导语:现在用安卓手机的童鞋越来越多了,很多人都遇到过死机的情况,那么应该怎么办呢?一起了解一下吧!安卓手机死机怎么办?其实呢,纵观安卓手机...(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