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汉武小儿子刘弗陵为何突然暴亡

首先,我们来讲讲在“贤臣”辅佐下,为什么聪明能干的汉昭帝最终没有成长为其父汉武帝式的伟大皇帝,还落得个英年早逝郁郁而终的下场,这个正好涉及到霍光“是奸是忠”的终极话题。

我们也知道,英明神武、阅人无数的汉武帝在生命的最后时刻,挺住压力废长立幼,就因为看中了小小年纪的刘弗陵聪颖过人,很有点他本人的影子。所以,不惜一切残忍冷血地把貌美如花的钩弋夫人赵婕妤处死,就是因为从吕后和自己的母亲王夫人长袖善舞好弄权的阴影中,出于政治需要“子少母壮而杀母”,以便清除他的继任者的施政障碍,有个平稳而少干扰力的统治环境,可以说汉武帝排除万难这样做,是对刘弗陵的政治作为寄予了不一般的厚望。

从史料来说,刘弗陵的出生就充满了神迹。因为很多人都是十月怀胎一朝分娩,而我们可爱而聪明过人的名爸之后刘弗陵,居然是在美若天仙的赵婕妤肚子里14个月才人间落地,可谓是姗姗来迟,这当然是神迹一桩,据说帝尧也是其母亲怀胎十四个月才生下来的。换句话说,这刘弗陵肯定也会是尧那样的英主。所以喜不自胜的汉武帝还煞有介事地把钩弋宫的宫门命名为“尧母门”,这用意太明显了,属于不言自明的那种。

而且,最奇的是,刘弗陵的父母亲相识也是一地传说,充满了神迹色彩。话说有一次汉武帝外出,有点迷信的他当时身边就带着会忽悠人的神棍方士。走着走着,突然很会来事的方士就有点夸张地大叫一声,报告皇帝说通过望气知道附近有一个绝色美女,于是有点好色的汉武帝立马兴致勃勃地派人去找,也很快就找到了一个倾国倾城的美女,沉鱼落雁闭月羞花的那种,喜得皇帝都有点把持不住了,还猛放电眼。最令人惊奇的是,此奇姝还粉拳紧锁,谁也扳不开,直到她生命中的真命天子刘彻走过去,轻轻一掰就能打开,果然皇帝才是她那一把人生中最合适的钥匙也,神得不能再神了。而最神的是,她的粉拳一掰开,居然就在她掌中发现了玉钩,于是钩弋夫人之称便由此得来。

发现了此等绝色佳人,汉武帝当然不会暴殄天物,立马带回宫中播种洒阳光雨露,宠爱有加,再加上14月怀胎才生了帝尧一般特别聪明的刘弗陵,那个狂喜之情就更加不用说了,所以让汉武帝有了废储另立太子的意思,也由此诱发了“巫蛊之祸”的政治惨剧,皆因刘弗陵太有英主的素质了。

关于刘弗陵的处事有力,我们可以援引史书来说明,这也是他政治素质超群的一个经典细节。

那还是燕王刘旦联合盖长公主、上官桀、桑弘羊等人,调兵遣将积极觊觎皇权的非常时期。据《资治通鉴》报道,大约在汉昭帝元凤元年(公元前80年),当时大权独揽的霍光检阅郎官和羽林军时,突然发现一个校尉长得挺帅挺有男子汉气概,内心十分欢喜(原来以貌取人古代也是常态),心动之余,一向行事谨慎的霍大人也不记得向朝廷通报一声,就私自收归麾下,带回了自己的大将军府侍奉(不知霍光是否也有汉武大帝一见帅哥就两眼放光的通病)。

这一下,就让想取代他的一班政敌乐坏了。哼,原以为站姿从来不偏离方向的“小心王”霍光会没有把柄可抓,居然位高权重之后也得意忘形原形毕露了,原本他那些正直持重就是装给老糊涂了的汉武帝看的,这回还不“趁你病索你命”,机会只给有心人准备着。所以今人也说,任何一个烂得流脓的人,都可以站在道德的至高点,指责别人不是圣人,因为是人都会有错。

于是,一直和霍光有矛盾的上官桀等人,立马就给霍光下套子,赏个热辣的“政治火锅”让其享受一番,顺便取而代之。

经过一番密谋,上官桀等命人伪造了一封想当皇帝想晕了的燕王的奏折,等到霍光休假不在朝中时,连忙派人冒充燕王使者送给汉昭帝。信中当然是大肆诋毁霍光如何不经皇帝同意私调校尉,这此中的磨刀霍霍意味当然是连傻瓜都能看得出来,阴谋大大的。明眼人谁不见位高权重、一言九鼎的霍光在出外校阅郎官及羽林军时,派头比皇帝还大,又是交通管制命人清道,又是驱赶行人什么的,连伙食都是皇家的排场,这哪是一个做臣子的作派?还不是当自己是天子了?这还不是全部,他还积极培植自己的亲信,以权谋私,大忠臣苏武出使匈奴,被扣牧羊十九年,回朝后只不过当了一个区区典属国的官职;而没有功名的大将军长史杨敞却无功受禄,被任命为搜粟都尉,其胡作非为的狼子野心早就暴露无遗。为了刘汉天下安全计,我宁愿舍身成仁交还燕王的印玺,回京城侍卫在皇上左右,以防奸人作乱,不让汉家江山变色,坏了朝纲,云云。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汉武小儿子刘弗陵为何突然暴亡  汉武  汉武词条  小儿子  小儿子词条  突然  突然词条  为何  为何词条  
汉朝

 汉武帝如何打败强大匈奴

(1)“常胜将军”卫青公元前128年(汉武帝元朔元年)秋季,当时军事还没有遭到重创又不甘心失败的匈奴人(以前基本上都是他们赢,汉人得给他们送美女),又以二万铁骑...(展开)

汉朝

 垓下之战是场政治交易

垓下之战中,刘邦并没有绝对优势,甚至差点被项羽反败为胜,他最终获胜来源于一笔政治交易。当时,汉楚两军在荥阳、广武一带经历了漫长的拉锯战,双方都疲惫不堪。而韩信、...(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