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王德恒:当我打开睿陵地宫时,却发现只有四具石棺,为何少一具?

金皇陵里的睿陵,就是金太祖完颜阿骨打的陵墓。

当我再一次来到地宫的时候,看到里面这4具石制棺椁。有两具是复制的。

思文问我:“完颜阿骨打有四个皇后,这里怎么少一具棺椁呢?”

这里我要从头讲讲了,是的,龙棺可以认定为完颜阿骨打,其他的是后妃。

金太祖一共有四个皇后。第一个为圣穆皇后,姓唐括氏,此人在杨朴整顿金朝后宫的时候,就已经是皇后了,也就是完颜阿骨打的正妻。他的儿子完颜宗峻在反辽战争中也是战功卓著,可惜,天不假年,英年早逝。宗峻的儿子完颜亶由于是嫡出,而又年幼,在各派力量为继承皇位的争夺中,也在他母亲蒲察氏的活动下,继承了金太宗的皇位,是为金熙宗。

圣穆皇后生前,因为当时的金朝礼制尚不完备,所以,有皇后之名,却没有封号。她的封号是金天会十三年(1135)的时候,由金熙宗追谥的。

金太祖的第二个皇后,为光懿皇后裴满氏。她生出了太祖的长子完颜宗干。完颜宗干,文武双全,是始终执掌金朝大权的人物。而且,在完颜宗峻去世后,他续娶了宗峻的妻子蒲察氏,于是,就成为了金熙宗的父亲。所以,在天会十三年,他的母亲也被追谥为皇后

金太祖的第三个皇后为钦宪皇后纥石烈氏。她是一个特别长寿的人,她生有完颜宗望,是曾经执掌金朝东路军大权的人。金熙宗执政的时候,她还活着,被金熙宗尊为太皇太后,经常受到金熙宗问安朝拜,有了太皇太后的称号,死后也自然成为太祖的皇后了。

金太祖的第四个皇后为宣献皇后仆散氏,生前没有当过皇后,天会十三年也只把她封为德妃,她的皇后的封号是因为她的孙子是金世宗。金世宗在大定元年(1161)追封的。

这样,我们就知道了,为什么一个皇帝四个皇后,一共五个人怎么会只有四具棺椁了。原来,在海陵王迁陵的时候,是不会将只有德妃封号的“宣献仆散氏”放到金太祖的灵穴里面的。

那么,雕凤汉白玉椁内应该是哪个皇后呢。按照正常的礼制,应该是圣穆皇后唐括氏。但是,也有人提出不同意见,比如,房山文物管理所的陈亚洲便认为,“当时营建主葬者是裴满氏的亲孙子海陵王,而海陵王是杀掉唐括氏的亲孙子金熙宗登上皇帝宝座的,有恩怨存在。又加海陵王为人苛峻,必欲夺得本支以固其位,所以,推定凤椁里葬的应该是光懿皇后裴满氏。”(见《房山出土的龙凤纹石椁》——载《东方文物》)

此外,靠近外侧的素面椁内没有尸骨,而是骨灰,专家认为是火葬,为何仅有一具火葬,报道说这又是一个谜团。实际上,女真族在未金国的时候,由于受从朝鲜传来的佛教的影响,已经有火葬习俗。出现火葬后的骨灰罐并不奇怪。2006年出,北京电视台报道在一家研究院修整车间地面的时候,挖出一个完整的小型金代砖室墓,里面埋葬的就是一个骨灰罐。时代在迁都以后。可见,在基本实行汉制的金中都还有火葬,所以,在睿陵出土骨灰罐并不奇怪。只是对是哪个皇后是火葬了,在判断上有困难。不过,可以排除钦宪皇后纥石烈氏,因为对她的入葬有明确的记载,那么,就是另外两个中的一个。

推测光懿皇后裴满氏也不可能是火葬,因为她逝世的时候,宗干还在朝中执掌大权,而且宗干是一个在礼俗上极为推崇汉化的人,所以,他母亲去世,不会实行火葬。

剩下最后一个是真正的皇后圣穆皇后唐括氏。

根据《金史》等有关史料记载:天辅二年(1118年),阿骨打将从辽国掠来的大批美女充作后宫,但是,宫里乱糟糟的一团,除了两名贤妃外,其余的不分地位高低,一律称作“娘子”。后来,经过阿骨打特别信任的汉族大臣杨朴的斟选,阿骨打下令原配唐括氏为皇后,总管后宫,两贤妃辅佐,其余的也给予了明确的妃嫔的明确封号,使混乱的后宫有了秩序。不久,唐括氏去世。她死在金朝尚没有建立严格的制度规仪之前,因此最有可能实行火葬。这为凤纹椁内是光懿皇后裴满氏,提供了一个旁证。

但是,石穴葬俗和十三陵的地宫有很大的区别,呈现出明显的女真族这个满族前身的特色,只要恢复原貌,对众多的人肯定具有相当大的吸引力。应该创造条件将金陵尽快开放,使陵墓文化的多样性展示给众人,也能推动学术研究成果的出现。(王德恒)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地宫  地宫词条  石棺  石棺词条  只有  只有词条  打开  打开词条  为何  为何词条  
宋朝

 西夏为什么没有被北宋吞没?

北宋坐定天下之后,就是想玩儿。它谁也不想吞没,谁也吞没不了,实在要吞没,那它只能吞没自己。军事起家的赵宋,深知军事之厉害,故尔特别恐惧军事。对内,对军事家们一律...(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