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秦桧最信任和倚重的党羽!

秦桧是中国历史上知名度最高的奸臣之一,专权十九年期间除了残害忠良、贬黜异己、卖官鬻爵之外,还大肆植党营私,甚至一度出现“举朝无非秦之人(1)”的局面,但是秦桧对自己的党羽也并非完全信任,稍有忤逆,就会把他们贬出朝廷,其中,真正让秦桧绝对信赖的党羽只有一个,他就是王次翁,此公为了讨好秦桧,竟不惜得罪宋高宗的生母韦太后!

王次翁,字庆曾,济南人,号“两河先生”,北宋徽宗崇宁年间进士,靖康之变后,随宋高宗南渡,除广西转运判官,期间,与皇帝论事不合,出知处州,王次翁主动请求祠禄官,归寓婺州(今浙江金华)。(2)

吕颐浩出任湖南安抚使兼知潭州时,举荐王次翁为参谋官,但两人志向、观念皆不合,很快王次翁便主动请求致仕,返回婺州居住。

绍兴年间,秦桧宋高宗重新召回朝廷,途经婺州时,王次翁认为秦桧将会飞黄腾达,前途无量,主动巴结讨好,秦桧拜相后,投桃报李,将已经年过六十的王次翁荐入朝廷,先后提拔为吏部员外郎、秘书少监、起居舍人、中书舍人等职。

王次翁对秦桧的知遇之恩,感激涕零,从此死心塌地追随秦桧左右,成为其最信任的党羽之一。

不久之后发生的一件事,由于王次翁的出色表现,迅速超越其他秦桧党羽,跻身为秦桧最信赖的人!

第一次绍兴和议后不久,金国主战派发动政变,处死主和的完颜昌等人,随即败盟南侵,这次和议由秦桧一力促成,故金军铁骑南下后,秦桧遭到南宋官员、军民的强烈抨击,宋高宗也对办事不力的秦桧颇为不满,一时间,秦桧的宰相地位岌岌可危。

关键时刻,王次翁挺身护主,在宋高宗面前为秦桧辩解:与女真签订和议,也不全是秦桧一个人的主意,如今情况出现了一点小变化,就将秦桧罢免的话,新换上来的宰相不一定就能比秦桧强,而且新宰相上台后,定会排斥异己,任用亲信,这样折腾下去对国家没有好处,还请皇上三思,不要被小人们的言论所误导。“前日国是,初无主议,事有小变则更用他相,后来者未必贤于前人,而排斥异党,收召亲故,纷纷非累月不能定,于国事初无补。愿陛下以为至戒,无使小人异议乘间而入。(3)”

王次翁这段话颠倒黑白,可谓无耻之极!但宋高宗却然其说,就此打消了贬黜秦桧的念头。

秦桧知晓事情的原委后,对王次翁的表现极为满意,不久,即举荐其为参知政事(副相)。

第二次绍兴和议之后,依照和议条款,金国应当把韦太后送还南宋,韦太后即宋徽宗的韦贤妃,也是宋高宗的生母,宋高宗当时执意与金国议和,就是高举孝字这面盾牌,来阻挡主战派官员反对议和的唇枪舌剑。

亲生母亲南归,宋高宗非常高兴,对金国使者承诺,一定遵守盟约,绝不反悔,“太后果还,自当谨守誓约;如其未也,虽有誓约,徒为虚文(4)”。

金国同意送回韦太后,并派遣完颜宗贤、高居安等官员扈从南下,宋高宗任命参知政事王次翁为奉迎使,和舅舅安乐郡王韦渊一起前往宋金边境,迎接韦太后还朝。

韦太后一行四月离开五国城南下,六月抵达燕山府,此时,天气已热,金人畏暑,不愿意继续南下,韦太后明白金人的心思,担心催促金人立即南下可能会引起不可预测的麻烦,就主动向金人称病,请求等到秋天凉快之后再走,得到金人同意。

滞留在燕山府,韦太后夙夜难眠,担心金国突然反悔,那样的话,恐怕自己有生之年再也无法回到宋朝!

机智的韦太后想到了一个巧妙的方式:向金人副使借三百两黄金购买礼佛用品,并承诺抵达南宋后加倍偿还,金人副使欣然同意,得到黄金后,韦太后只买了一点佛事物品,其余的全部上赏赐给随行的金军士兵。(5)

影视剧中女真人形象

得到重赏的金军士兵,都很高兴,韦太后趁机怂恿他们立即南下,士兵们都没有异议,于是,韦太后一行继续南下,八月,已经抵达宋金边境。

这时,金人副使要求韦太后先还钱,才能进入南宋境内,韦太后无力偿还,不过,幸好奉迎使王次翁等人早已在边境候驾。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秦桧最信任和倚重的党羽!  秦桧  秦桧词条  党羽  党羽词条  倚重  倚重词条  信任  信任词条  
宋朝

 大宋财政:政府售盐 百姓没盐

大宋帝国的商业繁荣,并不足以与其征税水平相提并论,就像以帝国财政收入来衡量其经济发展,未必能达致完全的对应。这个帝国的创始人对安全的极度忧虑,决定了未来三百年的...(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