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朱元璋首席战友徐达为何死后封王

徐达是个家喻户晓的人物,公元1332年出生,安徽凤阳人,出身贫寒。和朱元璋既是同乡又是发小。朱元璋成事时,徐达是朱元璋的第一原始股,淮西二十四将之首,明军首个大元帅。

徐达开国前任征虏大将军,消灭蒙元的最后临门一脚就是他干的,是他率领北伐军攻占了元大都。建国后,他被朱元璋任命为右丞相,但时间很短不到两年就下来了,理由是调整工作岗位。徐达从丞相岗位下来,与胡惟庸没有直接关系,但胡惟庸也确实设计过徐达。

这是怎么回事呢?

这话茬还得从朱元璋对徐达的变化说起。

在打天下阶段,朱元璋对包括徐达在内的兄弟们,充分展示了带头大哥的最优秀品质:仗义。

大家都知道朱元璋出身贫寒,是个农民中的赤贫,俗称“穷光蛋”。他一没文化,二没钱,所以要想在乱世中脱颖而出,只能拼智商情商了。可以说,在这两商上,他出类拔萃。朱元璋的高智商体现在悟性上,别人一点就通;而他的高情商,体现在人格魅力。

多年以后,当上皇帝的朱元璋回忆起江湖上那些事儿,认为自己赢在仁义。说当时群雄并起,自己起事较晚,待他成气候时,元军已被前辈们消灭大半,而他的对手大都来自同类:义军领袖。其中两个对手最为强劲,一个叫张士诚,一个叫陈友谅。张士诚有钱,陈友谅有兵,他朱元璋什么都没有,但却“有得是信义”:不好杀人,与兄弟“同心共济”。

查考史实,这委实不虚。

我们知道,朱元璋一穷二白,起初也是跟着大哥混。天下大乱,他投靠了老家红巾军首领郭子兴。初为亲兵,后因英勇善战,才能出众,被大哥郭子兴招为义婿,兄弟变成了翁婿,关系更近了。虽然受了重用,但朱元璋发现,郭子兴思路狭隘,目光短浅,于是就打算独创一番事业。1353年,25岁的朱元璋开始脱离岳丈哥,独立创业,率领二十四位濠州兄弟另起炉灶开辟新战场,最终打下了自己的天下。

这二十四位濠州兄弟,可谓当初朱元璋打天下的全部本钱。为首者就是徐达。其他还有汤和、费聚、陆仲亨等。朱元璋首先与这些兄弟同甘共苦,表现出一个好大哥优良品质。他慷慨大方,兄弟缺什么他就送什么。而且,他平易近人,与兄弟们打成一片,不分彼此,这些兄弟跟他也不用讲究什么名份,只不过以他为首而已。遇有不同意见,还是可以据理力争的。

比如,对兄弟之首、和他一起长大、小他四岁的徐达,朱元璋那是毕恭毕敬、待如亲弟。甚至关心到他的生活情感问题。徐达严于律己,不贪女色,所以婚配较晚,而朱元璋就亲自选了一位美女谢翠娥许配给徐达,这还不算,后来又把徐达的长女钦点嫁给了自己的四子朱棣,与兄弟结成了儿女亲家。如此惺惺相惜,怎不令徐达出生入死、肝胆相照呢?

兄弟们面前,朱元璋除了施展恩义,还不时以身作则,告诉兄弟们应该怎样对待带头大哥。朱元璋的“原大哥”“后岳丈”郭子兴被困濠州,因与诸将领不和,部将设计绑架郭子兴,很多人被吓得不知所措。朱元璋挺身而出要去解救,兄弟们力劝他不要自投罗网,白白送死。朱元璋说:“郭公有大恩于我,他今有难,我若不去搭救,还能算个人吗?”他施计平息了派系残杀,救出郭子兴。在兄弟们面前树立了救主的丰碑。

可以说,在打天下阶段,徐达得到的待遇,在朱元璋兄弟中是最好的。大明朝建国后,二十四兄弟三人封公,二十一人封侯。 其中徐达地位最高,封魏国公、中书右丞相、参军国事、太子少傅。

和诸兄弟一样,徐达本以为要跟着大哥朱元璋享福了,谁知好景不长,厄运很快降临了。

成为洪武大帝后的朱元璋,不久奉行开国皇帝变脸定律——兔死狗烹,开始有计划、大规模地屠杀开国功臣。想当年他带领二十四位兄弟打天下,兄弟们把他捧上皇帝宝座,还把他奉为天生圣人推上神坛。但这个圣人上去就下不来了,他是仙了,那些兄弟们算什么?常言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此时得道的大哥,真的将兄弟当鸡狗了,这些兄弟也确实要逐个升天了,不过他们是将被大哥的一种最简单粗暴的方式送上天的:屠杀。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朱元璋  朱元璋词条  封王  封王词条  战友  战友词条  死后  死后词条  首席  首席词条  
明朝

 朱元璋临死前给朱允炆的双保险

话说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出身于一个贫苦人家,他当过和尚,做过乞丐,参加义军后从一名小卒做起,后逆袭成皇帝。朱元璋建立明朝后,马上就立了长子朱标为太子。可惜朱标福...(展开)

明朝

 铁杆军迷明武宗:不爱龙袍爱战袍

古人说话也很雷在封建社会,做皇帝是多少人的梦想!多少英雄豪杰,绿林赤眉,窃国大盗,竞相折腰摧戟,甚至冒九族灭门之险,也要争做皇帝。偏偏有人贵在帝位,却大放雷言四...(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