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射新娘

  射新娘为东北满族民间婚礼仪式,满族婚礼习俗自清朝以后受到汉族影响,仪式十分繁杂。各地民间婚俗亦不尽一致,婚礼普遍在男方家中举行。

  婚礼日,新郎由一名“全科人”(父母、丈夫、子女俱全的已婚妇女)陪伴,到女方家对岳父母叩首行礼。女方家送亲一般是在傍晚。新娘身着红衣,罩红盖头,由其胞兄或本族兄抱上喜车,一路鼓乐齐鸣,来到男方家。洞房内吹吹打打,名叫“响房”,意思是用以驱除邪祟。  “全科人”在布置床被时,撒一些枣、花生、桂圆、栗子等,取“早生贵子”的吉利谐音。被上放一只如意或苹果,象征平安如意。新娘下喜车时,新郎要拿弓箭朝喜车上连射三箭。据考证,此俗大约与古代抢婚礼的习俗有关。随后“全科人”上前把一只装有五谷杂粮的“宝瓶”递到新娘手里,并搀扶她跨过门槛上的马鞍,进入洞房。新郎为新娘揭开盖头,二人并坐在床上。“全科人”为新人行“坐帐”礼,即将新郎的右衣襟压在新娘的左衣襟上。接着,新婚夫妻共饮交杯酒,吃一口“子孙饽饽、长寿面”。“子孙饽饽”实际就是尚未煮熟的饺子。“全科人”要问新娘:“生吗?”新娘答道:“生。”据认为,这即意味着婚后生育子女。通常,婚礼喜宴要持续到深夜。有的地方,新娘在婚礼前一天有“打下墅”的习惯。男方在居处附近,事先借下一处房屋。新娘由伴娘陪同,到那里借宿一夜,转天再行婚礼。这种习俗源于清代。满族的八旗军长年驻守在外。结婚时,新娘从家乡长途跋涉,赶到驻地,只好先在军营附近借房居住,此后代代沿袭,便成为一种惯例。另外,“坐帐”礼也有不同。有的地方结婚时在院中临时搭一帐篷,新娘由新郎揭下盖头后即先进到帐篷中,伴娘为其用线“绞脸”,改梳发式,新郎则守候在帐外,向新娘问道:  “留不留宿?”新娘说:  “留宿。”新郎方可进到帐中。天气温暖的时节,一对新人即可在帐中度过新婚之夜;否则,只是象征性地坐一会即返回洞房。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射新娘  新娘  新娘词条  射新娘词条  
茶文化谷雨

 谷雨节气先睡心,后睡眼

 谷雨为春季6节气之尾,随着气温升高,气候逐渐变暖,人的皮肤松弛,毛孔放大,皮肤末梢血管的供血量增加,这些导致中枢神经系统发生镇静、催眠作用,使身体困乏。此时,...(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