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水调歌头

  中秋绝唱《水调歌头·把酒问月》

  【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记得某年中秋,家中收到一盒精装月饼,打开一看,父亲一眼就看到了盒盖里面的一首词,说:“又是这一首。”

  不错,又是这一首。每年中秋,人们都不忘念上一遍“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以遣怀。可是,尽管年年在念,却年年不腻。这首词的确是绝唱,只有绝唱才禁得住人们年复一年的玩味,囚为它的韵味即使再过一千年,也依然不会减淡。因此胡仔在《苕溪渔隐丛话》中说了句令后世写中秋诗词人心酸的话:“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

  在近一千年前,宋神宗熙宁九年(公元1076年)——这是值得纪念的一年,因为这年中秋过后,其余中秋诗词全都报废了。话说这年中秋,苏轼喝得酩酊大醉。别人喝醉了,有的睡觉,有的癫狂,而李白和苏轼醉酒后则有一个共同特点——写诗(或词)。李白斗酒诗百篇,苏轼也不含糊,这次醉后便一挥而就了一篇千古绝唱。

  那时,身在密州的他,念想已经六七年没有见面、此时尚身在齐州的弟弟苏辙了。他抬起头,望着明月,不由分说便举杯上去,询问青天道:“朗朗明月几时月?举杯仰首问青天。”苏轼何来此问?因为中秋的圆月并非一年中的每个晚上都能看到。

  但他还没有问完——不知道天上的宫阙中,今昔又是哪一年呢?

  啊呀,苏轼是不是真的喝醉了,怎么明知故问呢?他难道不晓得这一年是丙辰年么?他当然晓得,可是他知道的是人间,而不是天宫。想那天宫年代久远,从盘古开天辟地以来,至而今是多少年了呢?我们今人要是回到宋朝,大可以为苏轼讲一番唯物论,告诉他天上原本没有什么宫殿,倒是现在有许多人造卫星。然而在宋朝,又有谁能肯定,天上究竟是否有天宫呢。

  在苏轼之前一千三百多年,中国第一位独立创作诗歌的文人诗人屈原,对着苍天一连问了一百七十四个问题,没想到唐代柳宗元居然写了篇《天对》来作解答。苏轼的问题如果认真来讲,也并非不可解,但苏轼意不在此,他晓得这问题不容易回答,本也没盼望有人回答什么。只不过他忽然想起天上还有宫阙这么件事而已。

  我本想要乘风飞向天宫,可是又怕月亮上那高高琼玉筑就的广寒宫,太过酷寒,令人无法忍受。天宫是去不成了,也不想再去,那么只好对月起舞,望着地上同舞的清影,聊以自乐。人间这般的欢乐与生气盎然,那天宫中怎么会有?要知道,要是真去了月宫,起舞时可是连那个影子伙伴都没有了呢。还是人间好啊……月亮转过朱红的楼阁,低低窥进了罗绮为帘的窗,照向满怀心事、夜不成眠之人。月儿啊,你不该怀有什么怨恨吧,又为何总是在人们离别之时才变圆呢?似乎在提醒离人要团圆,可是真能团圆,就不会分离了啊……这恼人的月亮。

  人生有悲欢离合,月亮亦有阴晴圆缺,自古以来便难以周全。想到此,苏轼感到一丝开朗。他与王安石政见不合,自己要求外放,只是希望能够与弟弟离得近一些,可竟连这个愿望却无法满足。既然悲欢离合无法周全,那么便退而求其次——但愿想念之人能够平安长久,在千里之外与我共同赏月。

  清人黄蓼园评此词道:“通首只是咏月耳,前阕是见月思君,言天上宫阙,高不胜寒。但仿佛神魂归去,几不知身在人间也。次阕言月何不照人欢洽,何似有恨,偏于人离索之时而圆乎?复又自解,人有离合,月有圆缺,皆是常事。惟愿长久共婵娟耳。缠绵惋恻之思,愈转愈曲,愈曲愈深,忠爱之思,令人玩味不尽。”

  整首词充满了浪漫主义的色彩,围绕着圆月议论抒情,为皓月当空的意境加入了哲理性的思维,从天上人间的对比而月与人、再到时空这些相互关联的事物进行思考,以性格中天生的豁达开朗,一步步升华着自己的感情,将人生的悲欢提到哲理的高度上,俯仰感慨古今万事万物的变迁,最后得出“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美好心愿,契合着人生与自然相统一。

  苏轼这首词,想必也是从李白那首《把酒问月》而激出灵感的吧?看连题目都一样呢:

  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人攀明月不可得,皎如飞镜临丹阙,但见宵从海上来,白兔捣药秋复春,今人不见古时月,古人今人若流水,唯愿当歌对酒时,月行却与人相随。绿烟灭尽清辉发。宁知晓向云间没?嫦娥孤栖与谁邻?今月曾经照古人。共看明月皆如此。月光长照金樽里。

  李白也是由月而举杯发问于天,正是“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之意。李白也是想象着月宫中的场景,最后又回落到世人的身上。在时与空的对立之中,想到古人今人都如同流水般来来往往,同样的看着明月。因此豁达的李白最后也回归了一种淡然超脱的心态中来。李白这首诗,似乎的确可以用来参考理解苏轼的词。但苏词之所以更加有名、更加脍炙人口,是因为苏轼有着真实思念之人,不似李白般空愁。而且苏轼逻辑更紧密,词意也就更加连贯;最重要的一点,苏词随便拿出来一句,都有做名句的潜质,尤其最后“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如今不仅被用于兄弟之情,也不仅只用于中秋,而是被世人拿来用做各种场合的美好祝福。

  如今是有一首以《水调歌头》为歌词的流行歌曲,不过只怕不是古时的那种调子了吧,据说苏轼写这首词,是交给当时名伶袁绚演唱的(据说那有名的比较柳永和苏轼词的话即出自他的口中,可见是很有鉴赏水平的人,苏轼目光不差)。应该说,苏词本身并不凄凉,即使有着对人生悲欢离合无法把握地无奈。可是现在昕那首《但愿人长久》,却总觉得歌者再唱得冷静、凄凉些比较更悦耳。

  苏轼如此思念弟弟,是有原因的。他与苏辙的感情深厚,兄弟二人自幼便在一起,而且苏轼的性情属于很直爽不拘小节的那种,而苏辙则沉稳不外露,相形而言更能够理解苏轼。七年未见,确实太久了些。不想三年之后,苏轼被人诬陷,卷入乌台诗案中,被关在监狱里三月有余。后来苏轼写了两首“绝命诗”——说起这诗的起因,其实是由失误引起的,苏轼和儿子苏迈暗中约好只要送鱼便是说苏轼被判了死刑,结果那天凑巧苏迈有事,托朋友去送饭,而那朋友又偏巧送了条鱼。苏轼再豁达,也是文人,是血肉之躯啊,自然心中难过,便写了这两首诗送给弟弟:

  圣主如天万物春,百年未满先偿债,是处青山可埋骨,与君今世为兄弟,柏台霜气夜凄凄,梦绕云山心似鹿,额中犀角真君子,百岁神游定何处,小臣愚暗自忘身。十口无归更累人。他年夜雨独伤神。更结来生未了因。风动琅踏月向低。魂飞汤火命如鸡。身后牛衣愧老妻。桐乡知葬浙江西。

  苏轼以诗遭祸,在误以为自己快被处死时仍作诗遣怀,当真是不要命了。苏辙见到诗后心中十分难过,上书愿意用自己的所有官职为兄赎罪。苏辙的上书当然起不到决定作用,但体现出兄弟二人感情之深。——忽然想起来,王维因担任安禄山伪职也曾差点受到严厉处分,当时他的弟弟王缙也是上书,愿意以自己的功名为其兄赎罪。然而后来那位媚佛、勾结宰相元载狼狈为奸的王缙,却着实令人咋舌。    。

  苏轼终于免于死刑,可是却被贬到黄州,不得擅离其地,相当于被“囚禁”了起来,而和他相关的三个人受到了相对较重的处罚(其他人则是罚铜多少斤),其中就是上书的苏辙。出得狱门的那一天,苏轼如愿在门口见到了久违的弟弟。苏辙把手捂到了嘴上,苏轼也便会意,那是劝他“三缄其口”,于是两人默契地苦笑了。

  苏氏兄弟的“友于”(出自《尚书》“惟孝友于兄弟”,后人取“友于”指兄弟)之情,足可成为文学史上一段佳话了,因为同时站在那样一种高度的兄弟不多,感情如此深厚者更是少有,因此这两兄弟情便更显得弥足珍贵了。而这段佳话,使得这首《水调歌头》愈加美丽起来。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水调歌头  水调歌头词条  
茶文化茶具

 茶馆的审美博物馆功能

茶馆的审美博物馆功能许多以精雅为特色的茶馆审美内容丰富,堪称审美博物馆。那里往往包涵着环境美、景观美、茶品美、器皿美、茶艺美、陈列美、表演美等审美对象。雅致的茶...(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