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反对完美:科技与人性的正义之战

哈佛大学的教授迈克尔·桑德尔,他在哈佛大学讲授的关于“公正”的课程,成为风靡全球的哲学公开课。这一次,他把思考的焦点集中在了科技的进步上。

在他的《反对完美——科技与人性的正义之战》一书中,他敏锐地指出,人类利用高科技手段追求完美正在成为一种愈演愈烈的趋势:父母将可以在基因超市中定制子女的先天特质;运动员将可以通过基因改造提升赛场表现;学生将可以服用记忆药片来代替寒窗苦读……

看了这些趋势,你的感觉如何?是否有种说不出的不适感觉?这些到底会带来个体的彻底解放,还是社会的无限混乱?这本书讨论的问题,针对的是人类试图以科学技术改善自身自然性质的问题,从更深层次来看处理的是关于“未来”的理解,即人类如何对待充满不确定性的未来,同时也是人类应该如何接受自然所给予的问题。

这本书值得所有对于科技、人性和正义有所考虑的人阅读,下面是书中的一些精彩言论:

1.金钱的神性在于它是不自然的,而且是超现实的,金钱的本质意味着“一切可能性”,不被局限于任何具体事物的现实性。类似的,技术是对自然所给定的秩序和结构的否定,它可以按照人类的欲求而“万能地”改变自然之所是,把自然变成它所不是的样子。

2.在一个不平等的社会里,技术进步的受益者主要是强势群体(弱势群体无法支付技术费用),因此技术进步的一个可能的附带后果是扩大了强势群体和弱势群体的差距,而间接加深了政治问题。

3.经验、特殊的个人经历,无法预制的生命经验,在不确定性中成长的经验,才是生活意义的基础。

4.遗传学上的突破同时为我们带来希望和困境。希望是我们也许很快就能治疗和预防大量衰竭性疾病;困境是,新发现的遗传学知识或许也能使我们操控人类自身的自然状态——例如改善我们的肌肉、记忆力和心情;选择孩子的性别、身高和其他遗传特质。

5.人性可能受到基因改良和基因工程威胁的方面是自由行动的能力,即为自己而做、凭自己的努力而做、觉得自己有责任感——为自己所做的事和自身原本的状态获得赞美或指责。

6.随着基因改良的作用增加,我们对于出色的成绩将不再感到钦佩。说的确切些,我们会从钦佩成绩出色的击球员,改成钦佩使他击球成绩变得出色的药商。

7.基因改良侵蚀的人的作用,而且进而威胁到人性,其终极表现则是对人类行动的全然机械理解,将人类自由和道德责任抛到脑后。更深层次的危险在于展现出一种过度作用——一种普罗米修斯改造自然的渴望,包括改造人性,以符合我们的需要和满足我们的渴望。

8.崇尚天赋的价值观虽然为体育界所轻视,却普遍存在于父母对孩子的教养过程当中。

9.借由教育和训练帮助孩子获取幸福和成功,相对于利用基因改良提供协助,两者之间的差别是什么?

10.优生学和基因工程的问题是:它代表了意志对天赋、支配对敬畏、塑造对守望的绝对胜利。

11.如果生物科技消解了我们关于天赋的观念,又会有什么损失呢?从宗教立场来看,答案十分显而易见:认为自身拥有的才能和力量完全都是自己的功劳这一观念,造成我们对自己在造物地位上的误解,把我们自己的角色跟神的角色混淆了。世俗的说法也能描述道德风险——假如基因革命侵蚀了我们对人类力量和成就中天赋特质的感激,它将会改变我们道德观中3大关键特征——谦卑、责任和团结。

12.基因改良推翻了努力和奋斗,我们会较少归因于运气,较多归因于选择。今天一个篮球选手没有抢到篮板,他的教练会指出他站位不对;如果是在可选择基因的明天,教练就会怪他长得太矮。

13.假设基因测试进步到可以确实预测每个人的个人病史和平均寿命,对健康和长寿很有把握的人就会选择退出共同基金,导致注定健康不佳的人的保险费一飞冲天。当拥有健康基因的人避开与基因不好的人共同分担风险,保险公司的团结合作模式就会消失。

14.隐含在基因干预的新技术之内的,是人类在宇宙中更新、更崇高的地位。在新的遗传知识的镜子里,我们会看到自己在进化链上不只是一个连结,而是可以作为一个全新进化程度的转换媒介,这是一个宇宙事件。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正义  正义词条  人性  人性词条  反对  反对词条  完美  完美词条  科技  科技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