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和昨天的哀伤说再见(读书观心)

顺治皇帝是一个哀伤的皇帝。他6岁的时候,父亲皇太极就去世了。“皇父”多尔衮带给他屈辱和愤怒。爱妃董鄂妃撒手人寰,更是带走了他对生活的信心。他从佛法寻求治愈哀伤的方法。一天,顺治皇帝特意请来了玉琳国师。

顺治皇帝:“楞严经中,有所谓七处征心,问心在那里?现在请问心在七处?不在七处?”

玉琳国师:“觅心了不可得。”

顺治皇帝:“悟道的人,还有喜怒哀乐否?”

玉琳国师:“什么叫做喜怒哀乐?”

顺治皇帝:“山河大地从妄念生,妄念若息,山河大地还有也无?”

玉琳国师:“如人梦中醒,梦中之事,是有是无?”

顺治皇帝:“如何用功?”

玉琳国师:“端拱无为。”

顺治皇帝:“如何是大?”

玉琳国师:“光被四表,格于上下。”

顺治皇帝:“本来面目如何参?”

玉琳国师:“如六祖所言:不思善,不思恶,正恁么时,如何是本来面目?”

顺治皇帝:“与玉琳国师一席话,真是相见恨晚。”

顺治皇帝想从佛法中寻找心的安定。玉琳国师告诉他,心本是寻找不到的。顺治皇帝想解除喜怒哀乐的困扰。玉琳国师告诉他,人生本在梦中,梦中的事又谈何有无。佛教说,人心本无,人生乃梦。迷迷蒙蒙中,似睡似醒,似真似幻;起起伏伏中,进退俱非,善恶皆无。如此,佛法就消解了问题本身,顺治也去除了自身心事,俯身遁入了空门。这就是佛法处理哀伤的方法。佛教善谈因果报应,把事情的来龙去脉说得头头是道,然而最终的落脚点却是一个无字。大化无境,万物皆空,剖析了过去的因果报应,着眼却是破除记忆中的执念。

相比佛教的开悟和虚静,当代心理咨询走的是一条接纳中成长的道路。《哀伤平复自助手册》就是这条道路的出色注解。根据手册的定义,哀伤是“因为我们生命中的某种东西消失或改变导致的内心情绪纠结。”如果把消失看成死亡的最终形式。那么在哀伤的过程中,我们会经历各种各样的“死亡”:感情的“死亡”,信心的“死亡”,梦想的“死亡”。总之,我们离开了我们希望和习惯的东西,留下的是一个情感的真空依旧消耗着“心理能量”。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会感到精神恍惚、睡眠紊乱、情绪起伏。即使保持忙碌和转移注意,也无法让这个过程显得轻松易渡。

手册的作者认为,真正平复哀伤的过程,第一步必须是承担责任,摆脱对环境的自怨自艾。这意味着你开始正视心中的哀伤,而不是把它归为外因的作乱。这个基础上你要学会观察,看待自己哀伤时的模式。这个过程中,你需要寻找一个协助伙伴。他可以是经过专业训练的咨询师,也可以是有着相似经历的好伙伴。关键的是,他需要在你倾述时认真地倾听和陪伴。你需要学习画出“人生所失经历表”,把经历中的丧失在纸上静静地画出,并诚实面对丧失过程中的痛苦。在倾述的过程中,你可以讲解人生所失经历表,充分表达自己的情感,讲完后接受对方的安慰和拥抱。

方法的要点是在心中把介怀转为释怀。介怀意味着很多情感还堆积着,给我们的心灵巨大的负担。而释怀意味着释放压抑的情绪,让我们的心灵能轻盈前行。从人生所失经历表中,我们需要发现自己介怀的事件,诚实面对自己赋予的巨大痛苦,努力反思人生丧失的可能和潜力。在这个基础上,你开始学习认识自己和他人的关系,试着向对方讲述自己的关系图表,从你和他的第一次见面的清晰记忆开始,开始讲述到现在为止发生的各种事情和感受,同样是充分表达自己真实的情感。

讲述完以后,把图标中的信息归为三类:道歉、原谅、表达重要的情感。并向对方讲述自己应该道歉、原谅和表达重要情感的事情。对自己的如果我们不愿放下那些愤恨的记忆,我们自身的能力就会被束缚,哀伤的情绪也无法得到平复。要明白:我们要原谅他人是因为我们要让自己解脱,“原谅”与他人是没任何关系的。应该道歉、原谅和表达重要情感的事情。在不断练习之后,你开始真正地走向释怀了。并通过伤平复“释怀信”,学会把自己的情感简练和真实向他人表达出来。

手册的作者认为,用这个方法,我们可以把介怀的哀伤真正的释放和平复。和佛法相比,心理咨询中的哀伤治疗,首先是一个充分表达的过程,然后才是一个主动消除的过程。平复哀伤的结果,不是消极的虚无空寂,而是积极的接纳成长。或许我们可以戏拟一个情节,如果是心理咨询师面对顺治皇帝,应该会怎么回答他的哀伤:

顺治问:“我的内心如此煎熬,请问心在那里?如何才能看清它。”

心理咨询师:“告诉我你内心的悲伤,我会认真倾听和理解它。”

顺治皇帝:“心理咨询师的心里,还是有喜怒哀乐的么?”

心理咨询师:“喜怒哀乐我们都有,只是过多的堆积,反而让人生丧失了更多可能。”

顺治皇帝:“喜怒哀乐不断地生和灭,就像呼吸的空气般,请问是真实还是虚幻?”

心理咨询师:“介怀让心灵沉重,释怀让心灵放松,请问你是选择介怀还是释怀呢?”

顺治皇帝:“如何释怀?”

心理咨询师:“道歉、原谅、表达重要情感。”

顺治皇帝:“什么才是最最重要的?”

心理咨询师:“放下怨恨,解脱自己。”

顺治皇帝:“如何能参透心的本来面目?”

心理咨询师:“拔掉心中的刺,学会成长。”

顺治皇帝:“我想和你讲讲我和董鄂妃的故事,1956年,我们邂逅在一个下午。她有一个美丽的名字乌云珠。我们在一个美好的日子里定下爱情的盟约。她是我一直寻觅的梦中情人,也是我在世上唯一可以相信和依靠的人。只是我们我们爱得那样深,连天上的神灵 也把我和她妒嫉。 这就是那不幸的根源,四年以后, 在萧瑟的秋风中,带走了 我的乌云珠……”

心理咨询师:“你可以写一封哀伤平复释怀信,对照自己的关系和感受,表达自己要平复的情感。”

顺治皇帝:“乌云珠,尽管你已经永远离开了我,可我一直在想我们的关系,我有很多话想跟你说。……”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和昨天的哀伤说再见  哀伤  哀伤词条  再见  再见词条  昨天  昨天词条  读书  读书词条  
综合

 心理分析——爱人间的抱怨

遇到不爽的事情找另一半诉苦,是很多人都有过的情感经历,也是人的一种正常情感补偿需求。当没有得到令自己满意的回应时,之所以感到失望,是因为“被理解需要”未能满足,...(展开)

综合

 收入差距越大,公共信任越低

题图:Mahmoud Elkourd译/冷门的少年最近一项全国性调查的结果显示(译者注:美国),人们对陌生人的信任、对社会机构的信任,已经降到了三十年来的最低点...(展开)

综合

 人性心理学与生活

科技,以人为本。这已经是现在各大厂商纷纷打出的一张牌。人性化设计的魅力,甚至在某些领域(比如汽车制造、手机通讯等等)还要超过科技的吸引力。但你知道是谁最开始嚷出...(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