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大数据告诉你:什么让男孩小学成绩普遍偏低?

  心理导读: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调查显示:在学习动机、课外阅读和学业成绩三个学习的核心方面,男孩的情况均比女孩差。当前男孩在成长过程中,潜能发挥遭遇束缚,处于一种被动的教育困境中。

  男孩更爱动手实验而非听讲

  调查结果显示,在学习动机、课外阅读和学业成绩三个学习的核心方面,男孩的情况均比女孩差。

  当问及“你学习最主要动力是什么”,女孩多选择“学习很有趣”,说明女孩学习更具有主动性和积极性;而男孩多选择“成绩不好没面子”、“为了考上好中学”、“不学就会被批评”、“可以得到表扬和奖励”。这种需要外部诱因激发的外部学习动机,说明男孩学习对内容本身的兴趣较低,学习具有被动性。

  而将学业水平进行对比发现,成绩优秀的男、女孩比例分别为45.35%和52.11%,女孩比例明显高于男孩;而学业水平为“良”、“中”、“差”的学生中,男孩比例均高于女孩,且在学业水平“差”的学生中,男孩比例超过女孩两倍以上(男65.33%,女27.56%)。由此可见,具有内在学习动机的学生学业水平更为优秀,女孩整体的学业水平比男孩更优秀。

  其实,男孩在学业中表现出的困境,是由于某些特质被现行教育方式约束而得不到施展。男孩更容易接受图表、图像和运动物体的刺激,更倾向于动手实验和操作的学习方式,而不易接受单调的语言刺激;女孩语言天赋优于男孩,也更倾向于文字及语言类的学习方式。

  而当前学校里诸多学科的教学方式无一不是以言语教学为主。这种方式顺应了女孩的学习特点,却限制了男孩潜质的发挥,也影响其取得更优异的成绩。

  恶性循环

  男孩的学业成绩影响到父母的教育方式,比如学生学业成绩较好,父母常表现出较为积极的教养方式;相反,父母的负面教养方式表现得更为明显。

  调查显示,子女成绩越好,父母越会采取积极的教育方式,耐心倾听子女心中的委屈、不满,或者给予其独自平复情绪的空间;面对成绩较差的子女时,父母常采取消极的教育方式,难免会使用否定、批评的言辞甚至动粗,不给子女解释机会,使其心里感到委屈。

  由此可见,男孩在学业上面临的教育困境更为严重,主要表现为男孩自身的学习特点受到当前小学阶段教学方式的约束,由此难以取得优秀的学业成绩,而其学业成绩的弱势又易引发父母消极的教育行为,让男孩在小学阶段学习中充满失败的体验。

  父母需要认识和了解男孩在智力、行为、性格、习惯、心理等方面的发展特点,运用顺应或更适宜的方式进行引导,帮助男孩发挥出自身优势,促进其成长。

  父教缺位

  心理学家格塞尔指出:失去父爱是人类情感发展的一种缺陷和不平衡。本次调查表明,逾五成家庭的子女教育是母亲在唱独角戏,三成家庭能够做到父母共同负责子女教育,而父亲担起主要教育职责的家庭仅占一成,可见生活中“隐形爸爸”的现象较为常见,明显表现出父亲在家庭教育中缺位的现状。

  父教缺失对男孩成长具有更大的负面影响。由母亲承担既是母亲又是父亲的角色,会使男孩对男性的性别认同弱化,而缺乏父亲对孩子的纪律教育和监督,男孩遭受的挫折常常导致各种暴力行为和其他各种反社会行为。

  此外,如果家庭中父教缺失,承担主要教育责任的母亲或祖辈老人很容易存在溺爱现象,具体表现为:过分满足,姑息迁就;包办代替,过分呵护;过度保护,剥夺独立锻炼的机会。

  本次调查显示,无论在生活还是学习中,父母均有对男孩更加溺爱的倾向。在生活中,当孩子分内的事向大人求助时,男孩父母选择“有求必应”的比例高于女孩(男3.07%,女2.40%),而选择“要求孩子自己的事自己做”的比例低于女孩(男40.99%,女41.02%),说明父母对于男孩更易迁就,缺乏原则性;

  在学习中,学生做完家庭作业后,男孩父母选择“代孩子检查”(男19.30%,女17.89%)和“让孩子先检查一遍,家长再检查一遍”(男53.15%,女52.99%)的比例高于女孩,而选择“督促他自己检查”(男20.08%,女20.99%)和“随他自己安排”(男5.41%,女6.31%)的比例则低于女孩,说明父母男孩的学习中也易为他代劳。

  父母普遍不太了解男孩内心世界

  本次调查的数据从学习、情感等多个方面显示出男孩和女孩的区别。当孩子独自写作业时,女孩最不喜欢父母“总给我送吃送喝”、“不停地催促我”、“太吵,影响我写作业”,男生则最不喜欢父母“不停纠正、指错”及“总有人盯着”,表明男孩独自学习时不喜欢被大人监督和干涉,更喜欢拥有自由的空间。

  调查发现,父母对教育方式的选择并未有意照顾到孩子性别差异,尤其没能关注到男孩的发展特点和成长需求,没有考虑到其安排自己事情的自主性,比如对于兴趣班。

  从图表可见,家长对待男孩的教育方式较为独断,在某些事情的决定上没有给予其应有的权利,这与男孩自身喜欢自由、挑战的性格相左。

  对于感到不满或委屈的事情,女孩多选择“误解或冤枉我”、“不问清情况就批评我”,男孩多选择“不准我和某个同学玩”,显示女孩情感细腻、敏感,更喜欢得到父母的深入了解或理解,男孩不喜欢被约束和限制,更加向往自由。

  此外,考察对男孩的了解程度时,父母选择比例较高的三个选项是:“三个以上孩子的好朋友”、“孩子喜欢的老师”、“孩子最喜欢的课和不喜欢的课”;选择比例较低的选项是:“孩子近期最大的愿望”、“孩子不愿提的缺点或糗事儿”、“孩子最崇拜的人”。

由此可见,父母男孩的了解多为学习、交往等外在情况,而对于男孩的愿望、心事等内心世界缺乏了解,这自然会影响到亲子沟通的质量和教育方式的有效性。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普遍  普遍词条  男孩  男孩词条  告诉  告诉词条  成绩  成绩词条  小学  小学词条  
综合

 快速解压的10个简易小习惯

我们都无法逃避压力,学会减压是每个人的必修课,以下介绍10个简单小习惯,帮助我们轻松的度过有意义的一天。“违反常理的工作产生过多的压力。”——《博伽梵歌》“当你...(展开)

综合

 其实,最好的年龄才刚开始

如果问我,现在最需要相信的事情是什么。我觉得,太多励志的话语都是虚妄。唯一要相信认定的,只是这样一句话:不要为那年的青春哭泣,最好的自己你还没有遇到,最好的年龄...(展开)

综合

 情绪消极 事业易死机

 日前,加利福尼亚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快乐的人更容易获得事业成功。该研究科目的带头人索尼亚说:“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可能是快乐的人经常会有积极的情绪,这种情绪能...(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