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通过儿童梦走进儿童心理

人之根基在于梦

――贝尔纳诺斯

我们都有做梦的经历,在我们的意识当中,梦不可琢磨,难以预计。因为我们的梦不受意识的控制。比如说,我今天很高兴,但是我们不能让我做的梦也很高兴。成人都知道想象是可以控制的,但是梦是不可以控制的。于是问题来了

儿童会做梦吗

儿童在什么时候做梦

儿童会认为梦可以控制吗

我们怎么通过儿童的梦走入儿童的心理呢

受到壹心理的委托,专门撰写一篇关于儿童梦的文章。

先回答以上问题

儿童会做梦

儿童睡觉的时候,眼睛快速转动就是在做梦,这时候不要吵醒孩子

儿童认为梦可以受到自己意识的控制

我们可以通过询问儿童的梦,了解儿童心理补偿和情绪

梦是什么

梦是一种主体经验,是人在睡眠时产生的影像、声音、思考或感觉,通常是非自愿的。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弗洛依德认为梦是人的潜意识的体现。他认为白天,人的意识比较活跃,人可以控制自己的意识,压抑了许多情感。到了晚上睡眠的时候,人减少了控制思维,潜意识开始出来。由于没有意识的抑制,于是很多白天被压抑的情绪、感受都通过梦体现出来。福柯也认为,梦的想象形式承载着无意识的隐含意义。在半梦半醒的生活边缘,这些意义被赋予了一种准呈现( quasi-presence)的状态。

人本主义心理学创始人阿德勒对梦的解释作出了更进一步的阐述。他认为梦不一定是潜意识的表达,而是“解决问题的一种方法”

他认为人们在梦中的目标和人们白天的目标是一致的,人们做梦是生命意义的表达方式,也是有利用生命意义的塑造和达成。

对于成年人来说,梦的情感比梦的内容意义更大。阿德勒认为梦中的某种感觉被我们保留下来,具体看情境经常被忘记。梦的目的就是引起感觉,留下来感觉。

什么时候做梦

白天(清醒的时候)我们不会做梦,要做的也是“白日梦(xiangxiang)”。科学研究已经证实,做梦与快速动眼睡眠(REM sleep)有关,那是发生在睡眠后期的一种浅睡状态,其特色为快速的眼球运动、脑桥(pons)的刺激、呼吸与心跳速度加快、以及暂时性的肢体麻痹。梦也有可能发生在其他睡眠时期中,不过比较少见。在进入深度睡眠时发生的入睡状态(Hypnogigia)被认为和做梦有关。

绝大部分的科学家相信所有人类都会做梦,并且在每次睡眠中都会有相同的频率。因此,如果一个人觉得他们没有做梦或者一个夜晚中只作了一个梦,这是因为他们关于那些梦的记忆已经消失了。这种“记忆抹除”的情况通常发生在一个人是自然缓和地从快速动眼睡眠阶段经过慢波睡眠期而进入清醒状态。如果一个人直接从快速动眼睡眠期中被叫醒的话(比如说被人突然叫醒),他们就比较可能会记得那段快速动眼期所作的梦境(不过并非所有发生在快速动眼期的梦都会被记得,因为每个快速动眼期之间会插入慢波睡眠期,而那会导致前一个梦的记忆消失)。

什么是快速眼动区

睡眠之后体内变化最大、研究最多的是脑电波的变化。人在白天清醒的状态下, 从正常脑电图上最常见的脑电波是alpha(α波)和beta(β波), 当一个人困倦时, 便会出现theta(θ波)。人们入睡后脑电变化总的趋势是, 频率变慢振幅增高。 一般把睡眠分为四个时期, 每个时期脑电波有着不同的表现。

20世纪50年代, 有一位科学家在观察儿童睡眠的脑电变化时发现, 在睡眠过程中有一段时间脑电活动很特殊, 看起来不像是睡眠脑电图, 倒象是处于清醒状态(意识活跃,做梦了)。 在这段时间里, 脑电波频率变快, 振幅变低, 同时还表现出心率加快、血压升高、肌肉松弛等体征, 最奇怪的是眼球不停地左右摆动。 为此科学家们把这一阶段的睡眠, 称为快速眼动睡眠(REM sleep),又叫做异相睡眠, 也有人把它叫做积极睡眠 (active sleep)。 把快速眼动以外的其它睡眠, 称为慢波睡眠, 又叫做安静睡眠 (quiet sleep)。 有趣的是, 一个人入睡之后, 先进入一期睡眠, 继之出现二、三、四期睡眠, 然后由深变浅依次回返。 当返回到二期睡眠之后, 通常便出现快速眼动睡眠。然后又进入另一个睡眠周期, 由浅入深再由深变浅, 间以快速眼动睡眠, 如此往复。 一夜约有 4--5个周期, 每个周期大约 90分钟, 第一个周期长些, 以后的周期变短。

儿童梦中的无意识行为

有些儿童会发生梦游,约1.5—8.6%的儿童有过梦游的历史,其中男孩较多,尤其是15岁以前的儿童

  孩子梦游主要有以下几种原因:

  1、孩子过于疲劳;

  2、在睡前看了令精神紧张和激动的电影、电视,听了恐怖离奇的故事;

  3、睡前和别人吵架、受委屈或遭到责骂;

  4、晚饭吃得过饱、睡眠过迟、枕头过高或过低以及长蛔虫等,都有可能诱发梦游。

  梦游时孩子的神志是不完全清醒的,有时从表面看他们的动作行为似乎很有目的性,能主动避开危险和障碍,但他当时的神色与清醒时却有明显的不同:双眼时闭时开、步态不稳、面无表情、轻声唤之毫无反应。归纳起来,梦游儿童的特点是:

  1、这类儿童情绪不稳定,其梦游常在精神刺激或紧张状态下发生;

  2、梦游时在熟悉的环境中行走自如。可以避开障碍物,但说话不连贯;

  3、醒后对梦游的情景不能记忆。

  

一旦发生儿童梦游事件,父母亲不需要过度担心。

首先,不要责怪孩子

其次,按照上面的发生原因,排查儿童梦游可能的原因,进行干预

最后,要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定时作息,不要太晚睡觉,不要在睡觉前过度兴奋

怎么通过儿童的梦了解儿童心理

近年来研究发现,儿童在理解愿望、信念和意图等方面都已经有相当的能力。上世纪心理学夹皮亚杰研究儿童梦,他认为儿童用客观事物来解释心理现象,儿童认为梦是客观的事实。这是基于皮亚杰认为儿童还不能很好地区分主观世界和客观想法的关系。皮亚杰认为儿童6岁以后开始认识梦的心理意义,到11岁已经能够完全理解梦的心理意义,知道梦是一个非物质的、私有的、内部的、没有实在发生的心理现象,也能够区别梦与想象之间的关系。

儿童梦是一种补偿意识

关于儿童梦的起因,即儿童的梦来自什么原因,研究发现,儿童梦是对生活事件的补偿。既然是对生活事件的补偿,那么我们就可以通过儿童的梦了解儿童心理想什么,对什么事件没有感觉圆满。如果儿童说:“我梦见妈妈了”。这说明儿童在心理上对和妈妈之间的互动有更多的需要。

又比如,儿童说:“我梦见吃东西,吃雪糕”。这可能发生在儿童白天吃了雪糕,或者儿童白天要吃雪糕,而没有得到满足。还有,如果儿童说:“我梦见和幼儿园的小朋友打架”。这说明儿童有压抑的情绪。

在梦的分析中,我们一直强调,梦不具有预测意义,但是具有很好的情绪体验感。我们通过觉察梦中的情绪,了解白天我们的未了事件。这个原则在儿童梦分析中也是有效的。如果儿童梦见打架、哭闹、害怕等负面情绪,说明儿童在白天的意识层面压抑了负面心理。这对于父母来说,就需要进一步去了解儿童白天发生了什么事件,及时干预解决。

最后我们用福柯对梦的意义来结束文章,也引发读者进一步的思考:

“梦即使是在引发了意义的时候,也是在泄露意义;梦确实给出了意义,却只不过是使意义更显得转瞬即逝。”

更多关于儿童教养问题,请关注心理门微信公众号

关于儿童教养目标测量,请点击二维码

或者点击以下链接

http://weidian.com/i/1545858791?wfr=qfriend

题图来源:123RF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通过儿童梦走进儿童心理  儿童心理  儿童心理词条  走进  走进词条  通过  通过词条  儿童  儿童词条  
综合

 丈夫有外遇了 怎么办

有什么事情比最爱的那个人对你的背叛更让你心碎呢?但是,你不能一直沉溺在这种麻木的无助和自怨自艾中,知道了就要有自己的方法把他锁住!现在就来看一下吧!——Psy5...(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