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建邺法院首次引入心理评估机制 开庭前为“盗窃癖”女孩做心理测试

她能趁好友睡着时,把好友脖子上的金牌牌偷偷摘下来拿走,也能趁好友不注意时,把好友的皮包里的钱顺走。昨天,南京建邺法院开庭审理了90后女孩小蕊盗窃案。小蕊因涉嫌偷走所在工作单位的12000元钱,被检方起诉。法官认为她可能存在一定程度的心理问题,便对小蕊进行科学严格的心理评估。建邺法院有关负责人介绍,将严格科学的心理评估机制引入案件审判,这在全国法院系统还是首次。心理评估完全不同于测谎,不作为案件审判的参考,仅作为法官掌握被告人心理状况的一种手段。——Psy525.cn

屡偷身边熟人

90后女孩有“盗窃癖”?

去年11月,南京建邺警方接到辖区南湖路一宾馆负责人报案说,宾馆在对账的时候,发现少了12000元钱,怀疑是被人偷了。警方调查发现拿钱的正是宾馆服务员小蕊。此时,小蕊已经离开宾馆好几天了。警方随后将小蕊上网通缉,小蕊不久后就被常州警方抓获。

案件于今年2月1日公诉到建邺法院后,刑庭法官们发现了一些比较特殊的地方。“我们发现小蕊曾因盗窃,于2010年被浙江新昌法院处理过。”承办法官陆真国告诉记者,小蕊生于1991年4月,今年才21岁,而她此前已经做过两起盗窃案。第一起是2009年1月,小蕊到新昌某网吧找其做收银员的朋友丹丹聊天,趁丹丹上厕所的时候,把丹丹包里的1000元钱偷走。第二起是2009年5月,这次,小蕊在朋友小雯处过夜,趁小雯熟睡的时候,把小雯脖子上的金牌牌和钱包里的650元钱拿走。最终,法院以盗窃罪判处小蕊有期徒刑六个月,缓刑一年,并处罚金三千元。

结合这次的案子,法官认为,小蕊一次次从身边人身上下手,而且毫不掩饰,是一种“没脑子”的盗窃方式,显示小蕊可能有一定程度的心理问题,具有一定的“盗窃癖”,其盗窃行为可能是为了使某种病态心理得到满足。

联系心理专家

开庭前为她做心理测试

随后,建邺法院法官们与南京市委宣传部“宁师傅心理热线”的专家进行了沟通,通报了此案例。心理专家们也认为,这个案例确实有一定的研究价值,完全可以引入专业的心理评估。随后,专家们与南京医科大学的心理学专家进行了联系,请专家安装了专门的软件,准备在开庭前对小蕊进行科学的心理评估。昨天上午10点,记者在“宁师傅心理热线”专家夏磊的办公室里,看到了小蕊做题的过程。在夏磊的电脑上,安装了一套名为“明尼苏达多相人格测试”的软件,这套软件系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科研人员研发,用于对受试对象进行专业心理评估。测试是以做题的方式进行,共设置了300多道题目。其中有的题目非常有意思,如,“你做一件重要事情的时候,别人向你请教,你会不会非常不耐烦”,又如,”你是否喜欢做新闻记者”,每道题目下面均有几个选项,一般为“是”“否”及“无法回答”。

女孩是个“老江湖”

法官批评点中她“要害”

专家告诉记者,这些很贴近生活的题目,看上去很零碎,但却从各个不同的维度反映出受试人当前的心理状态。大概半个多小时,小蕊就把300多道题目全部做完了。专家认为,最能说明小蕊心理状态的是“伪装”,因为其他项分都正常,唯独该项分偏高。这种伪装与道德无关,只是说明小蕊对外界的提防心理比较重,不太愿意打开自己的心扉。她的屡次盗窃行为,实际上和她这种封闭的心理状态有很大关系。专家特别强调,这种测试结果,并不能作为审判的依据,只是为法官掌握被告人心态提供参考而已。

在掌握了小蕊的心态后,法官在庭审最后的法治教育环节,进行了明显具有针对性的教育。法官问小蕊,有什么想法,小蕊像背书似地讲了一大堆忏悔的话。法官听完后结合小蕊此前几次前科,以及测试的结果,对小蕊进行了委婉的批评,“你自以为自己是老江湖了,表现得很世故,可实际上你内心未必真的像你嘴上说的那样在忏悔。”法官的话似乎一下子点中了小蕊的内心,她身体不由微微抖动了一下。法官希望,小蕊能真正反思一下,彻底地认清自己,摆脱不良心理的困扰。最终,小蕊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罚金1万元,赃物予以没收。

作者简介:

张兰欣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已帮助过

4.6万人

入驻年限

11.2年

预约咨询

私聊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建邺  建邺词条  开庭  开庭词条  心理测试  心理测试词条  盗窃  盗窃词条  引入  引入词条  
综合

 大学生的同居心理

大学生同居的问题一直是人们所关注的焦点问题,在几度被“热炒”之后,最近又因网络一篇关于大学生同居房的报道,掀起了新一轮的论战。较之前些年人们如遇洪水猛兽一般的口...(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