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反思雇凶杀亲悲剧:重建教育共识 重视心理培养

 ——Psy525.cn

     周口高三男生雇凶弑父刃姐案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分别约他们进行了点评。新近发生的一系列青少年极端事件,必须重新建立教育的共识和目的。

教育应培养人格完善的人

这一亲子杀父事件可以说是今天中国教育社会问题的一个缩影。

高胖有计划、有预谋地雇凶杀死了“平时对我都那么好(高胖语)”的父亲和姐姐是因为“就是管得太严了”,是因为什么管得太严呢?是因为“我从小就没在家里住,因为我是超生的,所以就寄养在亲戚家,东躲西藏的,还不如家里的一条狗”。

此外,高胖是一个现实中学习成绩普通的学生,但在网络的世界里,“玩到顶级”,在游戏里面高高在上,除了花钱买装备,还花钱雇人帮自己练级。而这些游戏,无一例外都是杀人、杀怪,以暴力为主,太复杂,太暴力。

超生、黑户、应试教育、金钱、网络暴力游戏,似乎构成了一个懵懂的少年成长为雇凶杀害自己父亲和姐姐的犯罪嫌疑人的心路。

因为是超生,为了避免被发现而早期寄养的经历会导致青少年不能建立起和家人亲密、紧密的情感联结;同时因为缺乏这种情感联结,且寄人篱下,频繁更换抚养者会导致青少年自我否定,缺乏安全感,并伴有深深的自卑感。

为了克服这种自卑,人们需要取得成绩、成就、成功以及被他人认可。在高胖的家庭和社会环境中,在应试教育体制下,家人和学校共同认可的看起来只有学习成绩。但无奈高胖虽经努力,成绩仍然平平,甚至下降。所以,他会转而向网络游戏寻求自尊和成就感,不惜花费金钱,雇用同学帮助练级。在游戏中,他学会并熟练使用了运用金钱来实现目标;学会了组织团队执行任务,更学会了暴力攻击――心理学的研究早就证明通过电视、网络孩子们很快会学会暴力攻击行为,其攻击性会因此提高。

长期沉溺于虚拟的世界,高胖也渐渐失去和现实世界的联系和体验――对于他来说在网络的世界里血腥地杀死一个人就可以升级,就是解决问题的唯一最佳途径,并成为习惯和行为模式,而这一点迁移到现实世界中,成为现实世界中的问题解决途径。不能不说,这是严重的病态。至此,尖刀已经铸成。

有刀,不见得会用来杀人,更不会刺向自己挚爱的人。

或许是因为当初要这个儿子属于知法犯法,冒着被开除公职的风险得来不易;也因为把儿子寄养在他人家中对孩子的歉疚。我们可以从高胖花钱大手大脚中,从以儿子为中心的家庭结构,女儿也要为儿子高考牺牲自己中看到父母溺爱的痕迹。高胖显然缺乏从他人立场看问题,理解他人的需要和感受,对他人即便是父母、姐姐的帮助感恩而不是认为理所应当的能力。这种能力,心理学家称之为共情,共情能力是建立与他人关系,使得我们不去伤害他人的关键因素。至此,这已经成为一把会用来杀人的刀。

应试教育学业的压力、不如意和失败,使得高胖急于摆脱束缚和否定。简单的思维模式,网络游戏的行为模式使得他找到了最熟悉的解决方法,“刚长大,他们又要求我将来有出息,一定要考个好大学,一点自由都没有,我真的觉得太压抑,压力太大,我想我做了这件事儿之后,就可以摆脱他们了。”至此,杀亲动机、杀亲工具和导致犯罪的心理因素都已铸成。

悲剧已经铸成,如何亡羊补牢更为重要。无论是家庭教育还是学校教育,今天的中国家长和老师们最应该深思和改变的是教育的目的是什么?孩子成才,自我肯定的途径是否只有学习成绩,是否只有考出虚空的高分?一个人格完善、心理健康的人,是通过疯狂的考试得来,还是通过老师、家长细心的抚育、传道、解惑养育而成?

青少年因学习成绩、升学等种种高压而自杀和犯罪的极端事件近些年越来越多,就在近一周内,就可以在网上搜到“濠头中学学生苏某因不堪压力、精神错乱而坠楼身亡事件”、“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患抑郁症休学在家的大三学生跳楼死亡事件”、“郑州大学新校区21岁大二女学生坠楼身亡事件”等。另外还有一些青少年表现出无视法律、不计后果、践踏人格等残忍、暴戾、猥琐的人格倾向,比如常见报端的围殴女生甚至扒掉其衣服拍照等令人发指的恶性案件……

这些孩子怎么了?他们的精神压力为何那么大?世上没有无本之木,任何社会现象的产生,都有其多方面的社会根源。经过许多家长、教师、专家及媒体的长期反思和探讨,这一问题已经有了初步的共识。

其一,由于教育社会资源分配不很公平导致各个群体日趋固化,使数量最多的底层家庭子女进入上层社会的通道非常狭窄,于是,孩子考上重点大学几乎是他们不约而同的选择。但重点大学是有限的,这是全国各地中小学生学习压力大的最基本的原因。学校都把提高学生学习成绩放在了压倒一切的地位,而过分倚重笔试成绩的录取办法又让教师们把死记硬背、多做作业、多考试、多评比、压缩学生休息和放松、娱乐时间看成是最行之有效的办法。

其二,处于社会底层的家长们尤其望子成龙,但他们又极其缺乏现代教育的常识,不知道孩子的健康、快乐、阳光、心灵健全、保持对学习的兴趣比进入重点大学更重要;他们把“教育要趁早”与“趁早向儿童加压”等同起来,无条件相信学校的一切举措,把学习成绩当做评价孩子的唯一参照,既沦为高压、枯燥教育的帮凶,又是学校不断向学生加压的借口和催化剂。

其三,父母对独生子女的爱和过度保护让他们过于任性和脆弱;有的孩子是在爷奶或外婆家长大的,有的是在农村长大的“留守儿童”,从小缺少关爱,对父母缺乏感情,两代人难以沟通,许多孩子具有这样那样的心理问题;一旦在生活攀比、恋爱等方面遇到不顺心事或挫折,容易走极端,不计后果。

其四,电子游戏等数码产品对孩子们的影响,越是学习成绩不好、与父母关系疏远的青少年,越是容易沉湎其中,结果是,充斥暴力、色情的虚拟世界成为他们娱乐或减压的主要场所,他们很容易把游戏世界打打杀杀的丛林法则当成现实社会的普遍法则,遇到困难或烦心的事,身不由己地用暴力解决问题。

其五,学校甚至整个社会缺少正确的价值观教育;对于社会上的潜规则甚至违法现象,缺乏辨别能力,经过耳濡目染,他们就会把这些负面现象看成是正常、正确的现象,然后不自觉地去模仿……

青少年自杀、犯罪现象,早已不是单纯的校园偶发事件,而是牵扯到保护青少年、维护社会秩序以及民族未来的大问题,绝不能再像过去那样把这类问题看成是“高压出人才”这个教育战略的代价或副产品了!现在,我们必须重新建立教育的共识和目的:青少年必须沐浴在父母之爱、教师之爱、社会之爱的阳光之下,身体健康是最大的前提,他们的生活只能以快乐为主调,无论小学、中学、大学,课业负担,都以不断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好奇心或学习兴趣为前提。其次是大力改良社会风气,大力开展公民教育,让学生们坚定地相信,真理、正义、公正、平等、良知等才是判断事物的正确的价值观。如果我们做到了这一切,孩子们就不会做出令我们痛心的事情了!

作者简介:

张兰欣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已帮助过

4.6万人

入驻年限

11.2年

预约咨询

私聊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杀亲  杀亲词条  雇凶  雇凶词条  共识  共识词条  重建  重建词条  反思  反思词条  
综合

 那些内向的公众人物

作者:马蒂·O.兰尼首先,我想来纠正人们认为“性格内向的人是有隐居倾向的、孤独缄默的类型”的观点。与流行的观念相反,社会上许多公众人物的个性是内向的,而且这些人...(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