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避君三舍的故事

【拼音】bì jūn sān shè

【成语故事】春秋时期,晋国内乱,晋献公的儿子重耳逃到楚国。楚成王收留并款待他,他许以如晋楚发生战争晋军退避三舍。后来重耳在秦穆公的帮助下重回晋国执政。晋国支持宋国与楚国发生矛盾,两军在城濮相遇,重耳退避三舍,诱敌深入而大胜。

【出处】楚子飨之,曰:‘公子若反晋国,则何以报不穀?’……(重耳)对曰:‘若以君之灵,得反晋国,晋楚治兵,遇於中原,其辟君三舍。’  《左传·僖公二十三年》

【解释】指退让和回避。一舍:三十里。

【用法】作谓语、定语;指退让

【相近词】退避三舍

【反义词】针锋相对

【成语举例】放子一头嗟我老,避君三舍与之平。  宋·刘克庄《题蔡炷主簿诗卷》诗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避君三舍的故事  三舍  三舍词条  故事  故事词条  避君三舍的故事词条  
故事鬼故事

 外婆的故事

外婆的故事我从小就比较亲近外婆,因为父母忙于生意。小时候常生病。然后外婆心疼就带着我了。我外婆年轻的时候身边发生过很多奇特的事。(她跟我讲这些故事的时候很健康,...(展开)

故事

 断杼择邻的故事

【注音】duàn zhù zé lín【成语故事】战国时期,孟子小时候非常聪明,经常模仿送葬人吹喇叭,孟母担心他荒废学业就把家搬到城里,刚好旁边是一个屠宰场,孟...(展开)

故事

 艾丽莎皇后

     艾丽莎王后每天都在织衣服,又织好两件,荨麻没有了,刚好,又遇见国王外出,便由弟弟代理国王。他发现艾丽莎每晚出去...(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