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坐井观天》教学设计

《坐井观天》教学设计

推荐度:

坐井观天教学设计

推荐度: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坐井观天》教学设计

推荐度:

相关推荐

《坐井观天》教学设计2篇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教育技术的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于运用系统方法设计教学过程,使之成为一种具有操作性的程序。教学设计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坐井观天》教学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坐井观天》教学设计1

目标:

1、认识3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能分角色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对话。

3、发挥想像,初步理解寓意。

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对话,能理解寓意。

资料:

1、生字、词语卡片。

2、小青蛙、小鸟的图片及头饰。

过程:

一、讲故事: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两只可爱的小动物——小青蛙和小鸟;你们知道他们之间发生过的故事吗?

给大家讲一讲。

板书课题:13、坐井观天

二、自学

1、自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并在自己觉得难读的词语、句子做个记号。

三、识字

1、学生当“小老师”,用手中的字卡考一考同学。

2、学生交流识字方法。

3、巩固识字。

四、朗读感悟

1、自读第一自然段,了解青蛙和小鸟的不同位置,并借助图画或联系生活实际理解“井沿”的意思。

2、默读,找出文中小鸟笑着说的不同语气。教师相机示范。

五、讨论

1、你认为青蛙和小鸟谁说得对?小组合作讨论交流。

2、用“因为……所以……”的句式来说说自己的看法。

六、实验

1、走出教室看看天有多大,再把书卷起来,往天上看。你看到了多大一片天?看到交流观察所得。

2、根据自己的亲身体验和感受,再联系课文内容说说对质题目“坐井观天”的理解。悟明寓意。

“看问题,认识事物,站得要高,看得要全面,不能像青蛙那样犯了错误还息以为是。”

七、表演朗读

1、小组合作分角色朗读全文。

2、小组派代表带上头饰表演朗读。

八、拓展

小组合作,续编第四次对话;青蛙如果真的"跳出井口,它会看到什么?会说些什么?

九、写字

抓住重点,分类指导

1、出示“信、沿、抬、际、蛙、错”6个左右结构的字。引导学生观察,说说自己的发现。

2、出示“答、还”两个字,引导学生用自己已有的写字经验,自主写字。

十、练习

抄写自己喜欢的词语。

《坐井观天》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7个生字。

2、能正确读写要求学会的词语。

3、分角色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4、了解故事内容并从中受到启发

【教学重点】

1、能正确认读本课的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体会寓言的寓意。

【教学难点】

1、正确流利朗读课文,体会寓言的寓意。

2、了解课文内容,以问题为线索,理解为什么小鸟认为天无边无际,而青蛙眼中天只有井口大?体会文章在对比中蕴含的道理。

【教学时数】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教师出示儿歌,师生共同拍手朗诵:小青蛙,呱呱呱,稻田里把害虫抓,保护庄稼顶呱呱。小朋友,请记好,保护青蛙很重要。

朗诵完毕,师问:孩子们,喜欢青蛙吗?今天我们一起学一则关于青蛙的寓言故事──《坐井观天》。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给学生播放媒体资源中的课文朗读,让学生先对课文进行整体感知,初步了解课文内容,生动的情境画面加之规范的课文朗读,为下面课文的进一步讲读做了很好的铺垫。教师可以结合PPT资源,让学生带着学习任务进行初步感知与思考。

2、听完范读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以他们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要求学生读准字音,画出生字词,引导学生在阅读中识字。

三、学习生字,了解词语

1、教师播放课件,给学生呈现本课要求会读会写的字、词:

2、学生自学:

⑴ 学生自主选择学习方式,按要求自学。放声朗读,要求想办法把音读准。

⑵ 自学检查。

⑶ 纠音后再次朗读,教师帮助学生正确掌握所学。

⑷ 教师结合课件和学生一起进行生字学习,进行有重点的指导。“沿”第五画是横折弯,不是横折弯钩。“答”是上下结构的字,上面是竹字头,下面是“合”。“蛙”右边是两个土,并要求学生读准字音,认准字形,会组词。

⑸ 师:相信小朋友都认识了这些生字朋友,那么你能从课文中找到它们,并呼唤它们的名字和它们打招呼问好吗?教师请学生自由朗读。

四、课后思考

师:小朋友,你认为天大吗?说说有多大?那么小鸟和青蛙眼里的天有多大呢?

第二课时

一、复习词语

1、教师给学生出示本课的生字、词,请学生认一认。

2、自由读生字、词,记忆词语。

二、朗读感悟,细读课文

师:小朋友,上节课,老师和你们一起认识了课文的主角小鸟和小青蛙,现在,大家再来朗读一遍课文,找出小鸟和小青蛙的三次对话,想想它们为什么对天的看法不一样?

教师播放课件,给学生图文并茂地呈现课文内容,让学生更易更直观地熟知课文

课文呈现完之后,教师先请学生小组合作讨论解决问题,然后和学生共同找出小主角的三次对话。

1、第一次对话:

⑴ 指名读第一次对话。

⑵ 交流读懂了什么。

⑶ 指导孩子读出小鸟又渴又累的语气。并且加上适当的动作。

(浅显易懂的内容让孩子们充分地读,以读代讲,并在读中感知。)

2、第二次对话:

⑴ 自读第二次对话,画出青蛙小鸟各自的"观点。

⑵ 理解“大话”,联系实际谈谈自己或身边的人说过大话吗?说大话对吗?

(让孩子把书本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联系,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观点。)

⑶ 实验:用纸裹成呈圆柱形朝上看,发现了什么?

(用形象直观的摸拟观察代替烦琐的讲解,让孩子们轻而易举的理解了看似很难的问题。)

⑷ 读青蛙的话,可以适当加上动作和语言。

⑸ 小鸟认为天有多大?理解“无边无际”,用“无边无际”说话。

⑹ 分角色读第二次对话,边读边评价指导。

(课堂应是学生的,本环节注重孩子主体作用的发挥和听、说、读等语文综合能力的培养。孩子通过声情并茂地读,根据自己的独特体验,创造性的再现了课文。)

3、第三次对话:

⑴ 分角色读第三次对话。

⑵ 用“一……就……”说话。

⑶ 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读第三次对话。

4、联系课文内容理解“坐井观天”的意思。

三、角色表演,情感定位

1、孩子戴上头饰,进行角色表演,可以加上自己的想像,表演后孩子评议。

2、召开新闻发布会,小记者采访跳出井的青蛙,让青蛙谈自己的所见所感。同时采访结束时小记者把自己想说的话对青蛙和孩子们说说。

(采用儿童喜欢的角色表演和采访的形式,给孩子提供一次语言发展、创造的机会。让孩子改变角色,走进教材,充当其中的主人公,设身处地地感受文中角色的内心世界。让他们在快乐中学习知识,让认知价值和趣味价值成为“黄金搭档”。)

四、教师小结

师:从同学们说的这些,我们知道了青蛙为什么错了,就因为它生活的范围小,看到的东西少,见识就少,又不相信别人,自以为是,连天大这样的简单问题都弄错了。青蛙将永远成为一只见识短浅的井底之蛙。哪位同学帮老师解答一下,坐井观天是什么意思?

生:……

师:老师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积极参加各种活动,多用眼睛去看一看,并且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那你将成为见多识广的人,可千万别像青蛙那样坐井观天啊!

五、拓展学习

1、学习了这篇课文,你能说说“坐井观天”的含义吗?从中你学到了什么?

2、你觉得自己有像青蛙的地方吗?想一想。

3、小组合作,续编第四次对话:如果青蛙真的跳出井口,它会看到什么,会说些什么?

4、查查资料或者向些人请教,看看地球、月亮和太阳谁最大。

【板书设计】

井底之蛙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坐井观天》教学设计  坐井观天  坐井观天词条  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词条  
教学设计

 《梅花魂》教学设计

《梅花魂》教学设计推荐度:梅花的诗句推荐度:描写梅花的句子推荐度:雨中梅花诗句推荐度:赞美梅花的优美句子推荐度:相关推荐《梅花魂》教学设计(精选15篇)作为一名...(展开)

教学设计

 大脚丫小脚丫教学设计

挑山工教学设计推荐度:《故乡》教学设计推荐度:体育教学设计推荐度:《氓》教学设计推荐度:《翠鸟》教学设计推荐度:相关推荐大脚丫小脚丫教学设计范文作为一名辛苦耕耘...(展开)

教学设计

 《松鼠》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跑进家来的松鼠教学设计推荐度:八角楼上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推荐度:物理第六章第二节《密度》教学设计推荐度:跳绳教学设计推荐度:教学设计推荐度:相关推荐《松鼠》第二课...(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