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小学二年级《小马过河》的教学设计

小学二年级语文《小马过河》的教学设计

推荐度:

小学二年级《小马过河》的教学设计

推荐度:

相关推荐

最新小学二年级《小马过河》的教学设计范文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可能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最新小学二年级《小马过河》的教学设计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学二年级《小马过河》的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能认识10个生字,会写8个字。

2、能按课文中的对话提示语,读出句子应有的语气。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遇事不能光听别人说,要动脑筋想一想,试一试,这样才能把事情做好。

教学重点: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引导学生感悟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理解老牛、松鼠说法不同的原因,进而理解老马说的话中包含的道理。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明确目标:

1、今天我们学习一篇童话故事,同学们一定会觉得很有趣。(出示小马的图片)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明确教学目标。

3、看到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预设:小马为什么要过河?小马是怎样过河的?小马最终过河了吗?

设计意图:用小马的图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尽快把学生带到故事情境中。鼓励学生对课题进行质疑,让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提高阅读效率。

二、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注意听生字的发音,注意长句的节奏。

2、自由读课文,给自然段标好序号,读准字音,扫清字词障碍。

3、检查自学效果。

(1)认读下面的字词。

愿意一匹麦子磨坊刚没小腿

挡住昨天前蹄既不像……也不像……

(2)学习课文生字表中的生字。讨论有什么识记的好方法:

①联系字义识记字形。

“棚、磨、挡、伯、浅、刻、蹄”等字,可结合图片或联系生活经验理解字义,再利用形声字构字规律识记。“棚”,木字旁表示搭建棚子的材料,“朋”表示读音;“石磨”是一种粉碎工具,以前是用石头做的,所以“磨”为石字底;“浅”与水有关,所以是三点水旁。

②相同字形对比识记。

挡—当伯—拍浅—钱刻—该

③相同偏旁归类识记。

语气词“唉”是口字旁的字。可相机复习巩固学过的"语气词或者表示声音的词。

④组词连句语境识记。

刻:刻苦片刻立刻试:考试尝试试一试

既:你既然来了,就应该勇敢地试一试。

(3)学习多音字“坊”。引导学生结合具体词语进行辨析。

(4)指名读带有生字的句子,长句子注意读准节奏和语气。

a、你把这半口袋麦子驮到磨坊去吧。

b、一条小河挡住了去路。

c、小马跑到河边,刚刚抬起前蹄,松鼠又大叫起来。

d、原来河水既不像老牛说的那样浅,也不像松鼠说的那样深。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梳理故事脉络

学生自读课文,读准字音,圈画重要生字词。思考:小马为什么要过河?它是怎样过河的?最后过河了吗?

1、默读课文,圈出文中出现的小动物。

(老马小马老牛松鼠)

2、(师生交流)梳理课文脉络:

(1)小马几次从家里来到河边?(两次)

(2)哪几个自然段是说小马第一次过河?

(三至四自然段)

(3)哪几个自然段是说小马第二次过河?

(6自然段)

(4)小马两次过河的结果一样吗?

(第一次过不了河;第二次趟了过去。)

3、概括全文内容:(引导学生口头补充完整)

老马让小马________,路上要过一条河,老牛说________,松鼠说________。小马没了主意,只好跑回家去问妈妈,妈妈要他________。小马又回到了河边,________。

(1)自己独立说一说。

(2)同桌互相说一说。

四、精读课文,合作探究

(一)学习第一、二段:

问题展示:

学生齐读,思考:

1、小马愿意去帮妈妈做这件事吗?你从哪里知道的?

学生思考,讨论明确:

小马很乐意帮妈妈做事。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的学习,主要是通过逐段朗读,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由弄清课文中的主要人物到口头填空补充内容,循序渐进地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记叙顺序,整体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理清全文的脉络。

小学二年级《小马过河》的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通过“小马过河”这个童话故事,使学生懂得做事不能光听别人说,要动脑筋,要亲自去试试,初步懂得“实践第一”这个道理。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

3、认识本课13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

教学难、重点:

1、理解课文中老马对小马说的话。分角色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教学准备:

1、小马过河的多媒体课件。

2、老马、小马、老牛、松鼠的头饰。

一、谈话导入,提示课题。

同学们,你们帮妈 妈做过事吗?谁来说说你帮妈 妈做过什么事?心情怎样?我们的新朋友小马长大了也能帮妈 妈做事了,想知道它帮妈 妈做了什么事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12课《小马过河》,教师板书课题,生齐读课题,读了课题,你们最想知道什么?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师:让我们带着大家的这些问题一起来学习这篇课文吧。

1、学生自由读,读准字音,不认识的字看看拼音或问同桌,也可以请教老师。再数一数共有几个自然段,并标上序号。

2、按自然段读文,想一想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3、小马为什么要过河呢?

4、小马在运麦子的"过程中又遇到了什么困难?(出示课件)

5、这时它找谁帮忙?

6、指导朗读小马与老牛的对话。

7、听了老牛的话小马是怎么做的?快来读一读:出示课件,比较句子。

8、正在小马准备过河时又发生了什么事?指导小松鼠与小马的对话。

师:是啊,生命是有限的,谁都不能拿自己的性命开玩笑。那么,老牛说是浅,松鼠说是深,面对如此为难的问题,小马是怎样做的?

9、妈 妈是怎么说的?小马是什么表情?什么是难为情?

10、开火车读第七自然段,你觉得妈 妈的话中,哪句话使你最受教育,用笔画下来,读一读。

11、理解妈 妈的话。

12、现在你们想不想知道最后小马过河了吗?怎么过河的?

三、延伸课外、拓展知识。

1、充分发挥你们的想象力,说一说,小马过河后会说些什么?

2、通过刚才的学习,你觉得小马开始的表现和行动说明小马是一匹怎样的小马?现在你是怎样看小马的?

3、你在生活中遇到过这样问题吗?你是怎样做的?

4、生看黑板说一说学习了这一课知道了什么?懂了什么道理?

5、学生带头饰演一演。

6、读阅读书〈〈骄傲的孔雀〉〉说说,你喜欢孔雀吗?为什么?

小学二年级《小马过河》的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1个生字和词语,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字意,并规范书写。

2、认识“棚、驮、磨、坊、趟、筋、试”这7个生字。

3、观察画面,看清图意,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4、指导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1、学会本课11个生字和词语,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字意,并规范书写。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

1、指导学生学会难字:低 愿 突

2、观察画面,看清图意,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出示小马的图片,贴在黑板上,然后画一条小河。

2、揭示学习内容:面对眼前的画面你有什么问题吗?(小马为什么要过河?小马怎样

过河?结果是什么?11)

3、板书课题,全班齐读。

二、学习本课生字和词语:

1、让学生自己读课文,边读边标出生字,画出新词,并借助汉语拼音读一读。

2、同桌之间开展相互间的学习:

1)打开课后的.生字表,分别读一读,如果读得不正确,进行纠正,还可以借助工具书查一查,读准字音。

2) 两个人读一读画的新词,相互解答不明白的词意。利用工具书查一查,看看解释。

3、教师检查学生自学情况:

1)教师出示生字卡片,让学生读一读:(指名读,开火车读)

2)看投影,读词语:先让学生自己练习读,再指名读:

3)结合学生遇到的难字说一说记忆字形的方法。(教师板书)

袋:上面是代表的代,下面是“衣”字底,“代”字不能多撇。

然:意思是火烤狗肉。

挡:左右结构,部首是提手旁,右边是“当”字,第一笔写竖。这是一个左形右声的形声字。

低:这是左右结构的字,左边是单人旁,右边的笔顺是:撇,竖提,横,斜钩,点。注意与“纸”字区分。

愿:不要写成上下结构。部首是:厂字头。

突:上下结构,上面是穴宝盖,下面是犬字。

匹: 注意与“四”区分。

动手书空写一写。(教师进行板演,易错的地方用彩色笔标出来)

4)理解词意:结合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理解,让学生先说一说意思,相互补充,利用工具书查一查。

三、读课文,看插图,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1、让学生自己练习读课文,要做到正确、流利。

2、同桌之间进行互查。

3、与小组成员一起看插图,说说画面的意思,理解课文内容,而后练习读书。

4、教师检查学生读书情况:

1)指名读书,大家进行评价。

2)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四、练习:

1、指导学生进行书写:

1)让学生观察田字格中的范字,而后描写。

2)教师让学生进行板演,进行评价。

2、读一读,并用带点的字口头组词语。

五、总结本课学习情况。

六 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提出不懂的问题。

小学二年级《小马过河》的教学设计4

教学目标:

1、认真观察画面,看懂图意,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

2、通过读这篇童话故事,让学生懂得遇事要动脑筋,多思考,不能光听别人说,自己一定要去试一试,找到解决的办法。

3、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继续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感受学习的快乐。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今天我们来一起学习《小马过河》。

2、看到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什么?(为什么过河?怎么过的?过河了吗?……)

二、新课: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学生自由读,读准字音,数一数,课文共有几个自然段?

2、 指名按自然段读,想一想:小马为什么要过河?

小马帮妈妈做事,要把半口袋麦子驮到河对面的磨房去。)

(二)学习第三——七段:

1、小马是怎样过河的呢?自由读这几段,想一想:小马遇到了什么困难?他先后都问了谁?

板书: 能不能过去? 老牛松鼠

2、老牛是怎样说的?指名读。

板书: 很浅,刚没小腿。

3、怎样读好他们的.对话呢?

自己练习,同桌读,在全班读,教师、学生评一评,进行指导。

4、听了老牛的话,小马是怎样做的?快读一读。

(投影片): 小马听了老牛的话,跑到河边,准备趟过去。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过河  过河词条  小马  小马词条  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词条  年级  年级词条  小学  小学词条  
教学设计

 《汉语拼音4dtnl》教学设计

汉语拼音教学反思推荐度:汉语拼音教学工作总结推荐度:《氓》教学设计推荐度:《翠鸟》教学设计推荐度:泉城教学设计推荐度:相关推荐《汉语拼音4dtnl》教学设计【学...(展开)

教学设计

 课文孔子拜师教学设计

课文《老王》教学设计推荐度:《观潮》课文教学设计推荐度:课文《海上日出》优秀教学设计推荐度:《莫泊桑拜师》的教学反思推荐度:《莫泊桑拜师》教学反思推荐度:相关推...(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