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大班美术教案

大班美术教案《我设计的小区》

推荐度:

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

推荐度:

十二生肖大班美术教案

推荐度:

大班美术刮画教案

推荐度:

大班美术涂鸦活动教案

推荐度:

相关推荐

大班美术教案范文汇总9篇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大班美术教案9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大班美术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能根据自己的想法,大胆将指印想象添画成具体的形象,并将指印画装扮成漂亮的挂件。

2.通过欣赏、观察单个指印或多个指印组合的指印画,了解指印画的基本方法,尝试指印想象添画。

3.喜欢指印添画,能遵守操作规则。

4.体验运用不同方式与同伴合作作画的乐趣。

5.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活动重难点:

重点:学习指印画的基本方法,能用简单的线条进行添画。

难点:能根据指印大胆想象,尝试用不同的指印画的方法表现自己熟悉的.事物。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已有图形想象添画的基础。

2.材料准备:

①《指印画》幻灯片、印指印视频、视频仪、电脑、电脑音箱、背景音乐;

②范例1个;

③各种形状的小纸片、勾线笔、各色印泥、回形针;每组一个小筐;每组两块抹布。

活动过程:

一、出示单个指印,引起幼儿兴趣,激发幼儿想象

1.出示单个指印,激发幼儿想象。

2.操作课件,使这个指印逐步变为一只小刺猬,引导幼儿猜测图形的制作方法。

3.观看印指印的视频并小结

二、欣赏幻灯片,学习指印添画的基本方法

1.观看幻灯片,了解指印画的基本方法:

①引导幼儿欣赏单个指印添画。

②引导幼儿欣赏多个指印组合添画的指印画。

2.出示工具材料,了解使用方法,示范讲解指印画的方法:请一个幼儿根据自己的想法,上来尝试印指印并添画。

3.出示事先已做好的挂件,了解挂件的串联方法。

三、幼儿印画,教师巡回指导

1.提出绘画的要求:选择不同的小纸片,根据自己的想法印指印画,可以是单个指印的,也可以是指印组合的。印完后将这些小纸片用回形针串联,做成漂亮的挂件。

2.幼儿作画,教师指导:鼓励幼儿大胆想象,敢于尝试不同形式的指印画。

四、幼儿作品交流和欣赏

1.请幼儿相互欣赏作品、相互介绍作品。

2.教师小结。

五、延伸:区域创作和布置教室

大班美术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知道各种花的样子以及花的名字。

2、通过印手印的活动锻炼孩子们手部的肌肉。

3、通过表达各种事物培养孩子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4、通过各种划割的活动提高孩子们的握力以及力量的调节能力。

活动准备:

花萼,各种花朵的照片,印泥,签字笔或彩色铅笔,湿巾

活动过程:

1。 用花萼和各种花的照片玩躲猫猫的游戏,并讨论一下这些花。

① 研究一下花萼和各种花朵的照片。

② 老师把各种花的照片放在花萼的`后面,然后再一一展示给孩子们看。

③ 用花萼和各种花的照片玩躲猫猫的游戏向孩子们介绍各种花。

—花萼里面藏着什么花?

—花萼里面长着鲜艳的玫瑰花。

④ 讨论一下花萼里的各种花朵。

—玫瑰花有尖尖的刺,如果拿玫瑰花的方法不正确就会被刺扎到。

—黄色的蒲公英无论在哪里都能朝气蓬勃地生长。

—粉红色的金达莱花可以用于饮食。

—我们用手印出各种美丽的花朵怎么样?

活动展开:

1。 一边看活动纸一边研究。

—这里是哪儿呢?

—整洁的庭院里却没有美丽的花朵。我们用花朵来装饰一下庭院怎么样?

2。 用手在活动纸上印出花朵装饰庭院。

①用印泥印出手印。

—庭院里的花盆里没有盛开花朵。

—让我们用手给空着的花盆印出花朵来怎么样?

② 孩子们看过老师印出的花后,按照老师印的样子印手印。

③ 印完后用签字笔或彩色铅笔完成剩余的部分。

—给你自己做的花叶画出花纹。

④ 使用签字笔或彩色铅笔有困难的孩子,老师给予帮助。

活动结尾:

1、印完手印后用湿巾把手擦干净。

2、 让孩子们介绍一下自己做的花朵。

大班美术教案 篇3

美术欣赏是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重要内容。它不仅可以促进儿童良好艺术素养的形成,而且对儿童其他方面的发展也有积极作用。我园在近几年的教学中,进行了一系列的美术欣赏教育的实验研究。我园以“在美术欣赏中培养幼儿的表现力”为课题。立足于“欣赏不只是美术生活的一部份,更是美好生活的一部份”。通过创设条件、研究探索。积极地培养幼儿对身边事物的审美体验。让幼儿在美术欣赏中,以自己的视角去感受美、联想美、进而能具有自己个性和牲地表现美。让美术欣赏转化为幼儿表达自己情感的一种能力。

下面就本学期我开展的美术欣赏活动《格子的游戏》进行美术欣赏教学探讨。

主题来源:

蒙德里安是荷兰著名的新造型主义画作的创始人,他的作品常常用抽象的线条来概括各种事物,简洁而大气,适合幼儿欣赏。前段时间已让幼儿粗略地欣赏部份蒙德里安的作品,在此基础上,本次活动将引导幼儿进一步感知蒙德里安画作的特点,理解线与形的关系,提升活动的价值。

活动目标:

1.继续欣赏蒙德里安的作品,开阔幼儿的视野,提高艺术兴趣。

2.尝试在瓦楞纸作画,感受线条与色彩组合的美以及不同作画材料带来的乐趣。

活动准备:

1.蒙德里安作品《构成A;黑,红,灰,黄与蓝》、《红、黄、蓝三色构图》。

2.裁成方形的瓦楞纸;油画棒;勾线笔。

3.黑红卡纸若干,[课后将幼儿作品拼贴成“画”字]

4.五官独立图片。裁成正方形或长方形的各色卡纸。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入。

今天老师又带来了两张很漂亮的图,我们一起来欣赏欣赏吧。

二、出示蒙德里安作品《构成A;黑,红,灰,黄与蓝》、《红、黄、蓝三色构图》。

引导幼儿欣赏作品中线、形、色的构成的美感。

1.提问:仔细看看这两幅画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幼:他们都有红、黄、蓝三种颜色,

幼:都有长方形、正方形。

幼;都有黑色的线条,而且都是直直的。

小结:原来这两幅画里都有红、黄、蓝三种颜色、图形都有长方形、正方形、有黑线。而且都是横的、竖的直线、没有斜线。

2.教师边出示图片边介绍画家蒙德里安及他的画风。

师:这四幅画是荷兰的一位画家——蒙德里安画的,他的画虽然只用了黑色的线条和红、黄、蓝的颜色,但却让我们感觉到非常的美。

3.激发幼儿想象,看到蒙德里安的画,想到了什么?那些漂亮的格子让你想起了什么?

三、出示前段时间幼儿作品《捉迷藏》

1.引导幼儿想像,在格子一样的小房子里,眼睛、嘴巴、鼻子和耳朵等五官做游戏的.情景。

2.出示各种表情图片,夸张的五官独立图片和各色卡纸。

师在各色卡纸拼成的图示上操作五官卡片,引导幼儿感受游戏的趣味性。

四、幼儿作画。

1.引导幼儿在瓦楞纸上画直线,形成大小不一的正方形长方形格子。

2.引导幼儿选择要躲藏五官的格子,用勾线笔在格子中画五官,并用线条把格子装饰完整。

3.引导幼儿用黑色油画棒描出黑色线条。

五、作品展示。

幼儿作品拼贴在大卡纸上,拼贴成中文“画”字,引导幼儿欣赏奇妙的格子组图。

活动反思:

在美术欣赏教育中,儿童接触到不同历史年代和题材的作品,这些作品既是从艺术的角度进行审美欣赏的材料,也是从历史文化的角度了解历史事件、社会生活、东西方文化差异和人类复杂情感的材料。它有助于开阔儿童的视野,扩大其知识面,帮助儿童积累一定的社会历史文化知识。

艺术欣赏过程是激发欣赏者积极主动的创造力的过程。艺术作品把欣赏者潜在的创造性充分调动起来,而欣赏者则动员自身所有知识经验和个性情感来进行创造,使艺术欣赏对象带上独特的个性和创造色彩。艺术作品并不是向每个时代不同个体提供同样信息的客体,而是一个有待读者、听者或观者参与并与之对话的特定的、开放的文本。

在教学中发现,儿童对抽象作品作出反应的热烈程度,对线条、形状和色彩的感受水平,围绕作品的意象和情感所展开的想像能力,是绝大多数成人所不及的。抽象作品为儿童提供了一个不受拘束、自由想像、创造的广阔空间。

本次活动引导孩子们在欣赏蒙德里安作品的基础上,进行再创作。孩子们在欣赏作品时,感知了色与形构成的美。通过引导欣赏,发现了横线与竖线表现出的整齐的美与斜线作品不一样的风格。欣赏完作品后,通过游戏《藏五官》,使孩子们直观地理解将要进行的创作。第三环节,通过卡纸拼画,进一步引导孩子们进行创作。并且在蒙德里安作品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添加五官线描。使色彩与线条进行有趣的结合,创造出清新抽象的美感。第四环节,孩子们在瓦楞纸上创作,体验不同绘画材料带来的乐趣。最后,用孩子们自己的作品拼图。再次体验格子的游戏。

活动中,老师能以较直观的方式让孩子们感知蒙德里安作品的艺术性。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再创作。初步体验线描与色彩的构成美。活动过程流畅自然。

大班美术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

2、通过绘画感受想象力的神奇和美好。

3、能表现动物的特征和完整构图。

活动准备

1、绘本PPT。

2、A4纸、油画棒、记号笔。

活动过程

一、回忆绘本内容

师:小朋友们,你们还记得昨天我们一起分享的绘本《疯狂星期二》吗?

幼:记得

师:这本书说了什么故事?

幼儿发言,教师随机根据幼儿内容展示PPT

二、分享自己喜爱的动物,引导幼儿说己的疯狂星期二

师:看来你们都很喜欢这本书,那么有谁愿意跟大家说一说:你最喜欢什么不会飞的动物。它会在星期二发生什么疯狂的事情。

幼儿自由发言,教师随机出示动物形象

三、引导幼儿发现构图特点(动物飞在天上,与平时构图位置不同)

师:你们的星期二听起来真疯狂,那么它们飞起来以后看到了什么?

幼儿自由发言

教师:它们飞起来以后看见了屋顶、小鸟、白云……

四、共同完成图片

师:老师最喜欢的动物是小兔,它在疯狂星期二这天也飞起来了,它飞起

来以后和白云、彩虹一起开心的玩耍,那么能请你们一起帮我完成这幅画吗?

幼:可以

师幼共同完成画,引导幼儿注意观察动物的"位置。

五、幼儿独立完成绘画

师:谢谢你们帮我完成了我的画,现在用你们能干的小手画出你们心中的疯狂星期二吧。

大班美术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知道花朵的结构,颜色的变化。

2、掌握画砂纸画的技法,能用不同的力度和色彩表现画面的主次层次。

3、感受画砂纸画的乐趣。

4、对方形、圆形,线条等涂鸦感兴趣,并尝试大胆添画,能大胆表述自己的想法。

5、感受绘画的趣味性,体会创作的快乐。

活动准备:

各种花图片、砂纸画范例、人手一张砂纸、蜡笔。

活动过程:

一、出示各种花图片,讨论引出课题:

——大自然里有许多漂亮的花,今天老师都给这些漂亮的花拍了照片,带来给小朋友看。

——小朋友你们喜欢那一朵花,都可以说说花的颜色和形状吗?

小结:花有花心、花瓣;每朵花的花瓣颜色都不同(如:从花心深深的红慢慢就变白了)

二、教师讲解示范:

1、出示白纸和砂纸,让幼儿观察砂纸的特点,大胆讲述砂纸和白纸的不同之处。

(白纸光滑、涂上颜色鲜艳,砂纸底色深、粗糙、上面有小沙砾、对油画棒的着色力较好。)

2、画画时用什么样的方法涂色呢?师幼共同用手指抚摸手背的方法感受力度的轻重。

(涂底色时用油画棒平贴在砂纸上轻轻的"扫过。画主要部分时要用力,象手指重重的按在手背上。)

3、引导幼儿大胆在砂纸上画出漂亮的花朵。

(1)用白色蜡笔画出花的外形。

(2)试涂各种颜色,探索发现适合砂纸画选用的颜色。

(花心黄黄的、花瓣颜色从花心深深的红慢慢变白)

三、幼儿作画,教师巡回指导。

鼓励能力弱的幼儿大胆作画。

四、作品展览,幼儿互评。

从画面的主次层次表现情况、颜色的选择、内容的表现的情况。

活动反思:

花是同学们喜爱的植物,真实的花给人们带来了美丽的环境,美好的心情。装饰花卉又称花卉图案。图案本身来源于自然,又不同于自然。自然形象虽然很美,但它还不能满足人们对美的需求,人们的生活需要用更加理想、更加超然的艺术形象进行美化,因此就有了由自然形象变为装饰形象的过程,也就是图案变化。本课花卉图案设计是在对花卉熟悉的基础之上,对自然花卉物象的艺术加工。本课内容重点是设计应用。

这节课基本上完成了教学目标,教学设计比较合理,电教手段的运用使学生比较直观地了解了图案设计的过程与方法,学生学到了图案设计的有关知识。另外,在课上发现学生创作不够大胆,能够马上示范并指出,收到了一定的效果,作业效果较好。

不足之处:由于时间关系,教师在图案创作方法的讲解上还有些粗糙,学生学习得不够深入,解决方法是让学生带有花卉图案的生活用品进行小组分析讨论),当时是怕学生画不完就把这个环节去掉了,教学方法还不够灵活多样,师生互动不够。

总的来说,我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还算比较满意,今后我要多研究,更加踏实备课,争取把课上得更好一些,使学生受益。

大班美术教案 篇6

设计意图:

秋天到了,田野里一片丰收的景象,玉米也到了丰收的季节,在我们农村许多的玉米材料都被农民当材烧饭,特别是近几年,农民生活水平提高了,家家都用液化气了,这些玉米材料都被当成垃圾焚烧,产生很多的烟雾,影响了环境。我想,如果能变废为宝那该多好。结果我发现这些玉米材料颜色很多,很多元化,如果利用玉米叶、玉米芯、玉米皮、玉米须和老师准备的辅助材料做小制作,一定能锻炼幼儿的小手肌肉,同时这些玉米材料也很适合幼儿创造发挥。于是我就就地取材,设计了这一活动。

活动目标:

1.感知玉米各组成部分的特征,鼓励幼儿发现这些部分变通的功能。

2.尝试用玉米的各组成部分设计出不同种类的物品,发展想象力、创造力。

3.积极参与制作,感受到自主创作的乐趣。

4.鼓励幼儿乐于参与绘画活动,体验绘画活动的乐趣。

5.能展开丰富的想象,大胆自信地向同伴介绍自己的作品。

活动准备:

1.玉米杆、玉米叶、玉米皮、玉米芯、玉米芯和玉米穗各若干,另外要一整棵玉米。

2.用玉米杆、玉米叶、玉米皮、玉米芯和玉米穗做的工艺品的图片和老师的.作品。

3.剪刀、双面胶、彩色纸、水笔、软铁丝各一些。

活动过程:

(一)出示玉米,感知其特征,发现变通的功能。

1.师幼共同观察玉米,感知各部分的特征及变通功能。

师:今天老师请来了一位特殊的客人,小朋友你们知道是谁吗?(玉米)

幼:你们的知识真丰富,都认识玉米了。

师:那我就要来考考你们了,这个长长的东西像什么呀?

幼:海带

师:你的想象真丰富。那么这个长的像海带一样的东西是玉米的什么呀?(叶子)玉米的叶子我们可以叫它玉米叶。

师:有谁认识它呀?它是什么样的?

幼:高高、长长、细细

师:你观察的真仔细,这是玉米杆。

师:你还想认识玉米的什么东西呀?

幼:指玉米穗

师:大家看看这个东西像什么?

幼:像花、像羽毛、扫帚。

幼:指玉米棒

师:这个东西很特别,让我们掰下来,仔细研究一下吧。(放课件)最外面的一层叫玉米皮,它像什么呀?这一根一根的东西叫玉米须,你觉得它像什么?这是玉米粒,躲在玉米粒里面的叫玉米芯,你们看它又像什么?

(二)欣赏图片,感受玉米作品的多样性、创意性。

1.欣赏图片

师:你们把玉米的各部分,想象成各种有趣的东西,有一些艺术家,对玉米也很感兴趣的,他们还用这些东西做成了许多漂亮的工艺品,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吧。

2.说说图片上的东西使用玉米的什么材料做的。

师:你看到了什么?是用什么玉米材料做成的?

(三)幼儿讨论、操作,教师指导。

1.幼儿讨论。

师:艺术家真有创意,能把玉米的各个部分变出这么好看好玩的东西,老师今天也准备了许多这些东西,你们觉得它们还可以做些什么呢?请和你的好朋友讨论一下吧。

师:你想用玉米做什么?

2.幼儿操作,教师交代要求。

教师:你们的想法真好,老师收集了各种玉米材料,有些还进行了加工,这是玉米杆和玉米芯切的片和段,还有找了一些对你们有帮助的辅助材料,如:软铁丝、剪刀、双面胶等,小朋友用的时候要注意(安全)。对了,玉米叶的边上很粗糙,不小心会划破手的,小朋友用的时候可要小心哦。

师:如果你做的时候碰到困难你怎么办呢?

师:当然,我们做任何事情都会遇到困难的,那么今天你们想不想挑战一下自己(想),好,有信心就行,我们请客人老师做我们的裁判,看看我们的挑战能否成功。孩子们那就赶快去吧。

(四)作品评价,展示作品。

1.幼儿介绍自己的作品

(1)师:现在请小朋友说一说你做的是什么?你用到了那些玉米材料,好吗?

(2)师:今天大家的创意可真多呀,让我来问问客人老师,我们的挑战有没有成功?"客人老师,我们的挑战成功了吗?"客人老师都表扬我们了,我们小朋友高兴吗?让我们摆一个最能表现你现在心情的动作,请老师给我们拍张照。

活动延伸:

1.区域活动:在区角活动中继续探索玉米材料制作活动。

2.作品展览:把自己做的作品放到展示台上让小班中班的弟弟妹妹们看一看我们的小手真能干。

活动反思:

一、取得成效

1、本次活动中,幼儿对线条的长短表现得很好,以长线勾勒玉米的外形,并能以短线表现出玉粒。并能较好地表现出大小。

2、在疏密的表现手法上,大部分幼儿已能以集中和分散的手活动进行线画。

二、存在不足之处及整改措施

1、师选择的内容过于单调,应该多发展线画物体的多样性。以促进幼儿的对物体的认识。

措施:以生活为出发点,寻找多样的写实物品。

2、幼儿作画时间短,过于急燥。对于线条的流畅性有特加强。

措施:多鼓励、多引导,多开展培养耐性的活动,让幼儿了解做事不能过于急燥。画画应该慢,突出线条的流畅性。

大班美术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让孩子们知道方形的特征。

2、锻炼孩子们的肌肉。

3、学会区分各种大小的方形并能按大小分类。

4、教幼儿养成细心、认真的学习态度。

5、乐意大胆地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大家。

活动准备:

方形的物品,各种大小的方形箱子,各种样式的砖块,彩纸,胶水

活动内容:

[导入]

通过唱"长方形"这首歌提高孩子们的注意力。

-我是一个长方形请你把我要记清四条边,四个角对边,对角都相等。

[展开]

1、找一找周围的方形物体。

-我们教师里有哪些东西是方形的?

-一起来观察老师准备的方形物品。(书,手册,练习册,日历,方形的色盘,纸抽)

2、研究一下方形的物品,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征。

-观察书,手册,练习册等等物品,它们有什么共同点?

3、印出各种方形。

①准备好各种种类的方块。(正方形,长方形,大小不一的方形)

②是包装纸贴在墙上。(先画好作为背景的包装纸。)

③用方块蘸上颜料印在包装纸上。

4、把盖子正确的盖好。

①把有各种大小盖子的箱子准备好。

②把箱子和盖子打乱分开,然后再把正确大小的盖子盖回箱子上。

5、用活动纸中的材料表现出方形。

①读动画书引发孩子们的好奇心。(小猪三兄弟)(我们来给第三只小猪建一座坚实的房子吧。)

②准备一张和活动纸中砖墙一样大小的彩纸。

③用彩色贴在小猪的砖墙上。

[总结]

1、让孩子们把自己的作品介绍给朋友们

2、总结活动[活动图片]

【教学反思】

活动第一环节:找梯形。我制作了课件,出示小猪的图片,为活动创设“小猪告诉大家好消息,它家造新房子”的活动情景,激发活动兴趣。然后让幼儿找一找这幢房子的.房顶特别之处,然后引出梯形,并让幼儿认识梯形。本环节中,我重点让幼儿感知梯形倒着放、斜着放,还是梯形。这里自我感觉对梯形的介绍不精炼,没有把梯形和长方形作一个透彻的比较,所以部分幼儿还不能把长方形和梯形区分出来。接着是认识直角梯形和等腰梯形。这里方老师也提出了建议,活动中,我太强调让幼儿认识直角梯形和等腰梯形。的确,我把目标定得太高了,不符合中班幼儿的接受能力。

第二环节:变梯形,把长方形和三角形转换成梯形。以情景:“猪妈妈又生了很多宝宝,她准备给每只小猪盖一幢房子,小猪们都喜欢梯形的房顶,请你们一起帮忙!”导入下环节。我的设计意图是把长方形、三角形转换成梯形,感知长方形、三角形与梯形的关系。我设计了一个很难的环节,而且在幼儿操作前,也没有做到清楚的讲解示范,一开始就让幼儿自己探索,导致部分幼儿不能转换出正确的梯形。

大班美术教案 篇8

【活动思路】

米罗是一位著名的西班牙画家和雕塑家,他以儿童天真的眼光看世界,创作出很多富有幽默感的画面。米罗的作品有很多,其中《荷兰的室内》是一幅典型的抽象作品,它以大胆的色调和各种夸张、变形的形象,生动地表现了一个热闹、喧哗而有趣的场面,给孩子提供一个充满想象的空间。本次活动,我们结合孩子已有的生活经验,并在欣赏作品的同时,能更进一步地认识这个“载诗载梦的画家——米罗”。

【活动目标】

1、积极参与欣赏活动,体验作品热闹、欢快气氛所带来的快乐。

2、能大胆想象和表达自己对作品的理解。

3、了解夸张、变形的表现手法。

【活动准备】

1、彩色画纸、线条笔。

2、《荷兰的室内》课件。

3、在活动室内展示“米罗”的作品。

【活动过程】

一、请幼儿找“哈哈镜”,丰富幼儿对夸张、变形的情感体验。

师:老师发现每天在自由活动的时间,总有许多小朋友喜欢去照哈哈镜,在照哈哈镜的时候,也发生了一些有趣的事情。现在我们就来照哈哈镜,看你发现哪些有趣的事。(集中幼儿)

提问:刚才你照哈哈镜子的时候,发现了什么有趣的事情呢?(幼:我的头变大了,腿变长了……)

师:哦!你的……变了!……

小结:原来照哈哈镜时候,镜中的小朋友都“变形”了。

二、欣赏《荷兰的室内》。

(一)分组欣赏作品(小图),引导幼儿初步感知画面,大胆描述自己看到的东西。

师:老师准备请小朋友欣赏一幅名画,欣赏时你可以与旁边的好朋友一起说一说你在画中看到了什么?它们在干什么?当音乐停了,请你把手中的画轻轻地交给老师,好吗?

(出示完整图)

提问:你在画中看到了什么?它们在干什么?

(二)引导幼儿欣赏画中的主体,感受夸张、变形的表现手法。

提问:

1、在这幅画中,最显眼、最突出的是什么地方?(最大的/一眼就能看到的/是哪里?)

师:对了!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最显眼的东西吧!

(局部出示)

2、你觉得它是什么?你是从哪里看出来是……?/为什么说它是……?

3、刚才有些小朋友说它是……,跟我们平时看到的……一样吗?

4、结合“照哈哈镜”的体验环节进行小结:

师:刚才我们在照哈哈镜的时候,镜中的小朋友“变形”了,画中的这个东西也变形了,有小朋友说它是……,有的小朋友说它是……,原来同一个变形的东西,大家想到的都会不一样。

(出示完整画)

师:在画中,还有哪些东西也变形了?

幼:……变形了。

师:你们的小眼睛真厉害,发现画中的东西都“变形”了。

(三)色彩上的分析,提问:

1、这幅画有哪些颜色?(集体回答)

2、画面中最突出、最明亮的是哪里?它是什么颜色的?

3、背景是什么颜色的?

4、这些明亮、鲜艳的颜色和绿色、褐色的背景色搭配一起,给你怎样的感觉?

小结:这些颜色搭配在一起,使画面变得更明亮、欢快,充满动感,洋溢着快乐和热闹的气氛。

(四)出示PPT,讨论整幅画给人的感觉。

师:画中有这么多有趣的东西,你们猜猜它们在什么地方?在干什么呢?

(随音乐逐一出示动画)

故事:这是lala的房间,每天lala都喜欢趴在窗台眺望远处的景色。窗外有一条清澈的小河,小房子耸立在绿绿葱葱的树林中,小鱼、小天鹅在河里嬉戏着,多么美丽的景色呀!

这天,lala睡着了,房间里发生了一件有趣的.事情!一位乐师拿着一把琴弹奏着动听的音乐,身子也随着音乐节奏扭动起来;在一边,一只小狗正滋味地啃着骨头;小猫正在玩线球;小蛤蟆真追逐着一条小虫;瞧!就连餐刀也会自己动起来,为苹果削皮呢!它们在房间里快乐地跳舞、游戏,热闹极了!

三、鼓励幼儿给作品起名字。

师:你们觉得这幅画有趣吗?请小朋友为这幅画起个好听的名字吧!

1、你是根据画的内容来起名字的。

2、你是根据自己的感受起名字的。

3、你是根据画中的东西来起名字的。

四、介绍作品名称和画家。

师:小朋友起的名字都很好听,其实这幅画的名字叫《荷兰的室内》。

(出示作品名称)

师:你知道这幅画是谁画得吗?

(出示作者照片)

师:这幅画是一位西班牙画家“米罗爷爷”画的。同时,“米罗爷爷”是一位超现实主义美术的代表人物。这幅画就是他在荷兰居住的时候创作出来的。

五、介绍画家的绘画风格。

(出示完整画)

师:你喜欢这幅画吗?为什么?(幼:这幅画很漂亮、感觉很高兴、很热闹、画中的东西都变形了……)

师:老师也很喜欢这幅画,因为米罗爷爷用了各种夸张、变形的手法来作画,他的作品总会带给我们一个充满想象的空间。

六、请幼儿欣赏米罗的作品。

师:米罗爷爷还用了这种夸张、变形的手法创作了许多的作品,请大家欣赏一下吧!

(出示米罗的作品)

七、幼儿创作。

师:今天我们也来做“小米罗”,向米罗爷爷学习,用夸张、变形的手法创作一幅画,让别人看到你的作品,也会感受好玩和有趣。

八、评价幼儿的作品。

1、请个别幼儿出来介绍自己组的作品。

师:你画了什么?哪里也像米罗爷爷那样,用了夸张、变形的方法表现出来的?这幅画给你怎样的感觉?

2、小结:小朋友都很棒,能向米罗爷爷那样用夸张、变形的手法来画画。其实,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也要向米罗爷爷那样敢于想象、敢于创作、敢于表现,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精彩、更美好!

大班美术教案 篇9

活动背景:

美术活动《有趣的兔子》对大班幼儿来说是一个比较感兴趣的教育活动内容。在本次活动中,小兔子可以采用不同的绘画方式来完成:如先用拼摆、绘画的方式进行装饰。根据大班幼儿的年龄特征,对事物有一定好奇心和强烈的创作欲望。尤其是对小动物很感兴趣,因此我设计了这节美术活动课。因为《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⑴中明确指出:“各领域的内容要有机联系,相互渗透,注重综合性、趣味性、活动性。”对于简单的动物造型,应该说幼儿掌握的都很好。因此这节课我选的是拟人化的兔子,主要让幼儿在了解兔子特征的基础上,通过拼摆,表现兔子的动态,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充分挖掘美术教育的价值。

活动目标:

1.幼儿在了解兔子特征的基础上,通过拼摆,表现兔子的动态,发展幼儿的想象力。

2.尝试用各种线条表现兔子的有趣动作,并添画相关背景。

3.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

4.体验运用不同方式与同伴合作作画的乐趣。

5.培养幼儿的艺术气质。

活动重点难点:

重点:表现小兔的特征。

难点:通过拼摆,表现小兔的各种有趣动态。

活动准备:

1.教师教具一套(内有兔子的耳朵、头、身体和四肢。)

2.幼儿绘画工具材料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播放音乐入场。

1.问好!(孩子们看一下,教室里今天是不是来了很多的客人老师啊?一起跟他们打声招呼吧!)

二、观察导入——寻找了解小兔的主要特征。

师:哎呀!客人老师都认识你们了,今天我们班里还有一位小动物它也来了。这个小动物它很顽皮,他想让大家先猜一猜?瞧!它先露出了他的两条腿。看到了这两条腿,你们猜一猜他们是谁呢?

幼:幼儿通过观看、自由交流相互说一说小兔的特征。

师:哦!你认为他是小熊、小狗、小猴的腿……我们来看一看是不是呢?瞧!他又调皮的把他的小肚皮露出来了。那这下你们能不能看出来他是谁呢?

幼:幼儿自由讨论说出答案。

师:哦!你们认为是……我们来看看他到底是谁呢?呦!他又把他的小门牙也露出来了。咦!这下能不能看出来他是谁?

幼:幼儿异口同声的回答出是小兔子。

师:嗯!都觉得他是小兔,是吧。那你们是从哪里看出来的呢?

幼:从嘴巴,因为小兔子的嘴巴是三瓣嘴。

师:哦!小兔子有三瓣嘴。是不是呢?(师把布拿开,露出可爱的小兔子和小兔的长长的大耳朵)。你们还真能干呀,真的是一只可爱的小兔子呀。我们大一班的小朋友跟小兔子打声招呼吧!

幼:小兔子好!

师:我们大一班小朋友真懂礼貌。小兔子呀也想用这个动作来跟你们打声招呼!那我们来帮帮他吧!谁来试一试?

幼:幼儿上来拼摆兔子打招呼的动作……

师:哦!平时呀我们打招呼的时候,我们的手是弯过来的,小兔子也学会了这样跟大家打招呼。哎呀!小兔子真开心呀!小兔子说,HELO大一班的小朋友你们好。很高兴认识你们。

(此环节主要通过谈话导入,主要是引导幼儿了解小兔的主要特征。激发兴趣,在说小兔主要特征的同时,请幼儿拼摆小兔打招呼的动作。不仅给幼儿创造了一个思考的空间,同时也激发了幼儿的兴趣。)

三、请幼儿表演兔子的动作。

师:刚刚你们都认识了小兔子,小兔子也认识了你们。谁来学一学小兔是怎么走路的?

幼:上台表演兔子走路时的样子。

师:哦!你觉得他走路是这样的,那你能不能来摆一摆小兔的动作呢?(哦!他是这样摆的,小兔子的一只腿抬的高高的,另一只腿还弯了过来。两只手来回晃动的。)嗯!很棒!还有不一样的么?

幼:再请一位幼儿上台来拼出不一样的动作。

师:哦!他摆的兔子在跑。(要仔细观察哦!待会儿老师要有任务的哦!)我们一起来看一下他摆的小兔前面的这只腿步子是不是跨的很大呀,另一只腿也弯了过来。两只手都用力的在摆动。看来兔子跑的是很快的。肯定是要找他的伙伴们玩呢。原来呀让兔子的胳膊和腿都动一动,就会做出很多有趣的动作。还有不同看法的么?你觉得兔子还会做什么有趣的动作呢?

幼:幼儿自由想象兔子的有趣动作。

师:哦!你觉得兔子会跳。那你来摆摆看。

幼:幼儿上台拼摆兔子的动作。

师:哎呀! 我们一起来看一看!他摆的兔子做了一个什么造型啊?(他摆的小兔子是很开心的跳了起来!两只手开心的都举起来了,他又调皮的把他的两只脚也都翘起来了。看来这只兔子是很开心的)

师:刚刚你们帮小兔摆出了这么多的造型,都是通过兔子的四肢来改变他的动作。胳膊和腿动一动就会做出更有趣的动作。你们想想看,小兔子除了会走、会跑、会跳,还会做什么动作呢?

(师可提示幼儿想想看小兔子吃东西时是什么样子的呢?谁来试一试?)

幼:幼儿上台摆出小兔吃东西时的动作。

师:哦!他是这样摆的。小兔的两只手都放在了嘴巴的下面,手里还拿了一根胡萝卜呢,就好像在吃东西一样!嗯!不错!给她鼓鼓掌。你们想一想?小兔子还会不会像我们人一样会做运动呢?比如说倒立。

幼:幼儿自由想象小兔子倒立时的动作。

师:哦!原来小兔子也可以像我们人一样可以倒立哦!也真有趣啊!哎呀!孩子们你们想想看,兔子累了他会想干嘛。

幼:想躺下来休息一会。

师:谁来摆一摆我躺下来休息的时候会摆出什么有趣的动作呢?

幼:幼儿上台摆出小兔休息时会做出的有趣动作。

师:我们一起来看小兔子躺下来休息的时候他的四肢发生了什么变化呀!(师边讲边用手比划一下)小兔子休息的时候呀,两只手枕在了自己的头下面,一只腿放在了另一只腿上面。嗯!这个动作还真有趣!你们想一想兔子最喜欢躺在哪里休息啊?

幼:草地上……

师:哦!兔子呀他呀想要躺在舒服的地方睡觉,可能躺在床上休息呢,也可能呀是躺在草地上休息呢。(师边讲边添画相应的背景)

师小结:咦!孩子们我们来观察一下,要小兔做出不同的动作,我们除了可以移动他的头,更重要的移动它的是四肢来改变他的动作,这样小兔子就会做出不同的动作,就会更有趣!哎呀!刚刚你们帮小兔子摆出了这么多漂亮的、有趣的动作,王老师没有来得及用相机拍下来,那么接下来你们就用手中的画笔把它画下来,然后送给他的伙伴们,好吗?

(此环节主要通过层层递进的方法让幼儿在了解小兔的主要特征之后,想象小兔的`各种有趣的动作,在反复拼摆的过程中锻炼幼儿的动手能力,知道只要改变小兔的四肢就会做出许多有趣的动作。既发展幼儿动手能力又让孩子全方位体验艺术创作的乐趣。)

四、幼儿作画,教师指导。

师:孩子们你们想一想,我们在画小兔子的时候,可以画刚刚小兔子做出的很多漂亮的造型,然后把他画下来。也可以画一下刚刚小兔没有做出来的动作。只要让小兔的的胳膊和腿动一动,就会做出很多有趣的动作。你们在画小兔子的时候,一定要让他的四肢都扭动起来,这样你的小兔才会更有趣。画好后可以给小兔子穿上漂亮的衣服。后面有纸和笔,请画吧!(此环节主要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大胆想象和画出小兔的各种有趣动作。)

五、欣赏交流——说说小兔的各种有趣动态。(玩接龙游戏依次介绍自己的兔子在干嘛)

师:你的兔子在干吗?

幼:我的兔子在跳舞。

师:真棒!告诉客人老师你叫什么名字?

师:哎呀!还有的小朋友没有画好,没有画好的小朋友现在你们就拿着自己的画回到教室里继续画,画好后送给小兔的伙伴们,好吗?

(此环节的设置主要给幼儿创造一个自由讨论的空间,孩子们有充足的时间和大量的机会介绍作品,记录下来的话作为作品说明供家长和其它幼儿参观交流,让每个孩子都有机会去展示并获得成功的价值体验。)

活动结束

教学反思:

活动一开始我主要通过谈话导入,主要是引导幼儿了解小兔的主要特征。激发兴趣,在说小兔主要特征的同时,请幼儿拼摆小兔打招呼的动作。不仅给幼儿创造了一个思考的空间,同时也激发了幼儿的兴趣。紧接着通过层层递进的方法让幼儿在了解小兔的主要特征之后,想象小兔的各种有趣的动作,在反复拼摆的过程中锻炼幼儿的动手能力,知道只要改变小兔的四肢就会做出许多有趣的动作。既发展幼儿动手能力又让孩子全方位体验艺术创作的乐趣。增强了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同时也激发了幼儿探究新知的兴趣,还使幼儿体会到有趣的兔子来源于生活,感知美术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幼儿的求知欲望。在教学中,让幼儿通过“看一看、说一说”的主动探索来加深对小兔的认识,并能准确地摆出小兔的各种有趣动作。此环节不仅让幼儿准确的认识小兔,同时也训练了幼儿的观察能力。整节活动幼儿都表现得兴趣盎然。

(一) 在尊重教材的基础上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正好结合我们今年领的课题《美术与五大领域整合运用的研究》,活动中涉及了此方面的知识。如在在开始的部分激发幼儿的兴趣,让幼儿猜是谁来了?通过动物的主要特征来猜这个动物是谁。渗入了科学方面的知识。第二个环节通过拼摆,表现小兔的有趣动态。渗入了健康方面的知识。紧接着最后一个环节就是让孩子画你觉得兔子会做出一个什么有趣的动作,当然整节课主要引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让孩子画出自己觉得小兔会做出什么有趣的动作,然后添画相关的背景。不仅达到了教学目标,而且也体现了新课程所倡导的“给幼儿创造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时间和空间”的理念。

(二)提供机会,搭建动手操作的舞台

引导幼儿在自主探索、交流中共同发现小兔是由哪些动作变来的。主要是给幼儿提供动手操作的机会。引导幼儿在认识兔子的同时,也训练了幼儿的观察能力。活动中每一次的发展都有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每一次的前进既是上一步的发展,又是下一步的准备,为此我们必须要由易到难。在设计活动时,我把重点放在表现小兔的特征。发展幼儿的创造能力和想象力。活动难点定位为引导幼儿通过拼摆,表现小兔的各种有趣动态。环环相扣,有效地将健康与美术联系起来,充分挖掘美术教育的价值。

(三)教师指导,评价、交流。

此环节的设置主要给幼儿创造一个自由讨论的空间,孩子们有充足的时间和大量的机会介绍作品,能有效地与家长、同伴交流,让每个孩子都有机会去展示并获得成功的价值体验,也为家长打开一扇窗:原来美术与健康的整合,可以产生如此奇妙的作品!

总之,在整节课中我力求把课堂变为活动的课堂,把各知识点的教学用一系列的操作活动串联在一起,如:游戏“看一看、说一说”中,使幼儿动起来、课堂活起来,让幼儿在实际参与动手操作、合作实践、亲身经历的过程中全身心地参与教学活动,认识有趣的兔子。抓住每一个教育契机,努力传递各项知识;在尊重孩子的基础上,将健康与艺术更有效地结合在一起,充分挖掘美术教育的价值;更好的达到教育目标。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大班美术教案  美术教案  美术教案词条  大班  大班词条  大班美术教案词条  
教案教案

 美术教案

美术教案推荐度:小学的美术教案推荐度:小学美术教案推荐度:幼儿美术教案推荐度:优秀小学美术教案推荐度:相关推荐【热门】美术教案四篇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时常要开展...(展开)

教案教案

 安全教育教案

安全教育教案推荐度:小学安全教育教案推荐度:大班安全教育教案推荐度:防疫安全教育教案推荐度:小班安全教育教案推荐度:相关推荐关于安全教育教案锦集八篇作为一名教学...(展开)

教案

 《奥尔夫音乐》的教案设计及反思

《奥尔夫音乐》的教案设计及反思音乐是人类的灵魂,孩子们就像那一串串跳动的音符。在月光发芽,在池塘里开花,浮出水面成了精灵。尊敬的评委老师大家好!我是来自隆昌幼儿...(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