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七年级地理《极地地区》教案

七年级地理下册教案

推荐度:

七年级上册的地理教学反思

推荐度:

七年级下册地理教学计划

推荐度:

七年级地理上册教学总结

推荐度:

高一地理教案

推荐度:

相关推荐

七年级地理《极地地区》教案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七年级地理《极地地区》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七年级地理《极地地区》教案1

一、课型:新授课

二、课时安排:第1课时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让学生了解南极洲地理位置的特点;在南极洲地图上能正确指出南极洲濒临的三个大洋、长城站和中山站的位置及名称。

过程与方法:在南极洲地图上培养学生辨别方向的能力。让学生了解南极气候的特点,理解气候的成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理解保护南极环境的意义,认识到保护南极洲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增强学生的环境意识。

四、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南极洲位置特点和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南极洲的气候特点及丰富的自然资源。

2、教学难点:南极洲气候的成因。

五、教学方法:

读图分析法、对比分析法、创设情境法、自学指导法

六、教学用具:

多媒体、教学挂图、板图

七、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请同学说说你了解的欧洲西部。(学生回忆,并回答问题。)

(二)导入新课:

高大的浮冰,刺骨的海水,凶悍的北极熊,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地区吗?讲述,引导学生回答。

学生自由发言。

冰天雪地,企鹅成群、冰川深厚,这又是什么地方呢?今天我们就走进这两个神秘的地区。

板书:

第五节 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

(三)讲述新课:

㈠范围、位置

学生读图、读书,回答问题。

指图,指导学生从地图上找到答案。

教师最后对学生的答案,进行总结。

1、北极地区: 北极圈以北(学生思考,回答。)

(1)北冰洋的纬度位置特点(纬度最高的大洋)

(2)几乎被哪几个大洲包围?(注意方位)北美洲、亚洲、欧洲。

(3)北冰洋跨多少个经度?(跨360度,跨经度最多的大洋) (4)我们要讲的地区是否就是北冰洋?

不准确。应该是北极圈以内的地区,面积要大于北冰洋。

2.南极地区:

南极大陆及附近岛屿和陆缘冰。

(1)南极洲的纬度位置特点

(2)环绕三大洋(方位、顺时针由东往西各是哪几个大洋?)

(3)与哪几个大洲隔海相望?

答案:(1)(纬度最高的大洲)(2)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3)南美洲、大洋洲

教材60页《南极洲》和61页《海上浮冰》、《南极冰盖》。

提出问题:想一想,为什么浮冰对海上航运会构成较大的威胁?

浮冰陆在海面上的部分体积小,不易被发现,但在水下部分的体积巨大,所以船只很容易被巨大的浮冰撞毁而沉没。

㈡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的气候

教材60页,阅读材料,概括南极地区的气候特点。学生一条一条的阅读,讨论、总结。

南极洲的气候特点是:酷寒、烈风、干燥。

两极地区的气候特征:酷寒、多狂风、降水稀少。

两极地区的气候形成原因。

(四)小结:总结本节课内容。

(五)作业:回家通过课外阅读,查找关于南北极地区的有关知识。

板书设计:

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1)

北极地区的范围和位置

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2)

一、课型:新授课

二、课时安排:第2课时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让学生了解南极洲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知道南极洲是冰雪覆盖的大陆;酷寒、干燥、烈风的冰原气候;丰富的淡水、铁、煤、鲸、企鹅、磷虾等自然资源。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从地图上获取地理知识的能力,以及从课外书籍上获取地理知识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了解南极洲是科研的宝地,理解人类对南极洲的科学考察,了解我国在南极洲建立的长城站、中山站和科学考察的近况,培养学生热爱科学、不畏艰险、勇于探索的精神,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

四、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在南极为中心的地图上辨认方向。人类对南极洲的科学考察。

2、教学难点:在南极为中心的地图上辨认方向。

五、教学方法:

读图分析法、对比分析法、创设情境法、自学指导法

六、教学用具:

多媒体、教学挂图、板图

七、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复习提问上节课内容。学生回忆,并回答问题。

请你说说南极和北极地区的位置特点和气候特点。

(二)、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走进了冰天雪地的南极地区和北极地区,在那么冷的环境中,有没有动物呢?

(学生回答有,并且举例说明。)

那么,这些动物有什么样的特点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南极地区和北极地区的动物资源。20xx年我国在挪威的斯瓦尔巴群岛上,中国建立了第一个北极科学考察站。人类对两极地区的探索还远远不够,今后就要依靠大家去探索啦。所以,我们现在一定要努力学好各课的"知识。大家回家后找到了许多的有关两极地区的小材料,各种趣闻,小故事。现在我们一起来交流一下。

(三)、讲述新课:

指导学生以阅读形式,找出有关的答案。

㈢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的自然资源

1、淡水资源

地球上68%的淡水一冰雪形式存储于两极地区。淡水资源十分丰富。

2、矿产资源

南极地区,已发现220种矿物,煤储量丰富,查尔斯王子山脉上有是节上最大的铁矿床,另外还有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

3、生物资源

请同学们看一下图片,62页“两极地区的动物”。

64页,《南极探险》。了解人类征服南极的过程。

1、人类对南极地区的科学考察

2、我国在南极建立的两个科学考察站长城站、中山站

3、我国对北极地区的科学考察。(指图,让学生在地图上找到这两个考察站的地理位置。)

教师引导:20xx年我国在挪威的斯瓦尔巴群岛上,中国建立了第一个北极科学考察站。人类对两极地区的探索还远远不够,今后就要依靠大家去探索啦。

所以,我们现在一定要努力学好各课的知识。大家回家后找到了许多的有关两极地区的小材料,各种趣闻,小故事。现在我们一起来交流一下。

学生站到讲台上,给大家讲一下自己所了解的南北极趣闻、故事等等。

(四)作业:

目标检测的相关内容。

(五)教学小结:

本课主要内容

板书设计:

北极与南极地区(2)

淡水资源

矿产资源

生物资源

七年级地理《极地地区》教案2

一、课标要求

说出两级地区自然环境的特殊性以及开展科学考察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二、本课目标

1、能够在南北极地区图上辨别极地地区的范围、位置及经纬线特点和地球自转方向。

2、了解两极地区自然环境的特点及差异。

3、了解两极地区进行科学考察和环境保护的意义。

三、课前准备

如果你是一位将要随科学家到两极地区进行科学考察的人员,那么你需要了解哪些有关问题?

四、知识建构

知识点1:冰雪覆盖的地区

播放极地地区的DVD,归纳神秘的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的位置和自然环境特征。

探究一:

1、请同学们从极地图中查出两极地区的位置范围和周围的.大洲或大洋。

答:北极地区:位于北纬66.5以北,中心位置是北冰洋,周围被亚洲、欧洲、北美洲环绕。

南极地区:位于南纬66.5以南,中心位置是南极大陆,周围被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环绕。

2、从纬度位置看,两极地区接受的热量多吗?试从这个方面解释两极地区冰雪覆盖的原因。

答:两极地区纬度高,太阳斜射,所得的太阳光热少,气温低,大部分地区冰雪终年不化,所以形成厚厚的冰雪,覆盖着陆地和大洋。

总结:由于太阳斜射,两极地区气温很低。都有极昼、极夜现象,这是由地球公转引起的。

3、分析课本102页有关材料,探究:在两极地区不同的气温影响下,气候和自然景观会有什么差异?

答:南极气候:酷寒、干旱、大风。南极景观:厚厚的冰层,附近海面有冰山,被称为"白色沙漠"和"风库"。

北极气候:气温高于南极,降水多于南极,风速小于南极。北极景象:终年冰封,冰雪天地。

总结:纬度高,气温低,冰天雪地,南极酷寒、干旱、大风。

探究二:

尽管两极自然条件恶劣,但也有生命存在,看图10.3和图10.4,说说最能代表两极的动物各是什么?

答:南极:企鹅。北极:北极熊。

探究三:

怎样在以两极为中心的地图上辨别方向?

答:站在南极点上,前后左右都是北方。站在北极点上,前后左右都是南方。

知识点2:科学考察的宝地

探究四:

1、阅读自学104—106页教材内容,归纳总结:南极地区有哪些自然资源?

答:(1)有煤、铁等丰富的矿产资源。

(2)储存着大量的固体淡水资源。

(3)沿岸栖息着无数的海洋生物。

(4)还有原始的自然环境,成为天然实验室。

2、南极大陆地下的煤是怎样形成的?

答:原始的自然环境为科学家们进行气象、冰川、地质、海洋、生物等学科的科学研究提供了便利。根据大陆漂移学说,南极大陆原来并不在南极位置,而是位于温带地区,生长着茂密的森林,经过地质变化形成煤层。

3、从南极地图上,找出中国的两个科学考察站,并描述它们所在的位置。

答:长城站崛起在乔治王岛上,在西经60度,南纬60度附近。中山站耸立在南极大陆上,在东经70度,南纬70度附近。

4、长城站和中山站的建立时间为什么都选择在2月?

答:2月是南极地区气温最高的季节。

小结:两极地区的地理位置用经纬线来确定,南极的气候与北极相反。

5、自学105页阅读材料《穿越南极》,体会南极考察队员勇于为科学献身的精神。

6、南极考察如火如荼,阅读课本106页内容,说说北极科考为什么越来越频繁?

答:北极与南极一样,都有重要的科考价值。二战之后,又在北极地区发现和开采了石油、天然气、煤、铁等资源。

总结: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不久的将来,两极地区必将为人类提供宝贵的财富。

知识点3:极地的保护与和平利用

1、展示日本南极捕鲸的资料。两极地区都有大量的生物资源,但都不同程度地遭到滥捕和滥杀,使两极地区的鲸鱼资源已陷于危机之中。该怎样对待两极地区的资源呢?

答:

小结:人类再也不能失去最后这片净土了,各国要引起重视,务必用条约的形式束缚各国。旨在保护南极环境的《南极条约》于1959年12月签订,我国于1983年正式加入。

五、课堂小结

南极地区:南极圈以内的地区

冰雪覆盖的地区北极地区:北极圈以内的地区

南极素有"冰雪高原"之称,还被称为"白色沙漠"和"风极"

极地地区代表性动物:南极企鹅、北极北极熊

科学考察宝地:我国在南极地区建立的两个科学考察站:长城站、中山站。

真正建在南极地区的(即在南极圈以内)为中山站。

极地的保护与和平利用:《南极条约》,保护地球上最后一片净土。

七年级地理《极地地区》教案3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两极地区的地理位置和范围

2、了解两极地区特殊的自然环境

3、理解两极地区开展科学考察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二)能力目标:

1、学会在以两极地区为中心的地图上辨别方向

2、能根据两极的气温比较图比较两地自然环境的差异

(三)情感目标:

感受科学家勇攀科学高峰的精神,增强保护两极地区环境的意识,认识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重点、难点 两极地区特殊的自然环境在以极点为中心的地图上辨别方向

教学手段 多媒体

教学思路 根据教材内容,本章分三部分,第一部分介绍基础知识:两极地区的纬度位置和包括的范围,以及两极地区的自然环境;第二部分介绍两极地区主要的自然资源;第三部分由于人类的到来必然对两极地区造成破坏,因此要保护极地地区。

教学过程

展示“南极考察图片”,提问:“谁能告诉老师这是什么地方?你们想不想去?”

情境创设 假如你是一位将要赴两极地区进行考察的科学家,你需要了解有关极地地区的哪些问题呢?

学生分组讨论回答 将全班每四个人分成一组,讨论派代表回答,回答最好的一组给予鼓励。

教师讲述 首先需要对两极地区的纬度位置及自然环境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展示图片 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去掉极点)

学生活动 学生试着自己判断哪一幅是南(北)极地区;并且讨论归纳其不同特点:北极地区主要是海洋,周围被大陆所包围;南极地区主要是大陆,周围被海洋所包围。

学生活动 在老师带领下,在北极地区图上找出北极地区的纬度位置和北极地区所包括的范围(注意:我们现在所看到的地图跟平时所看到的不一样,这幅地图是从极点上空来看的,它有弧线和射线,弧线代表纬线,射线代表经线)

板书 1、北极地区的纬度位置及范围

教师小结 位于地球最北端的北极地区,是指北纬66.5度以北的广大区域,包括北冰洋的大部分,以及沿岸的亚、欧、北美三洲的陆地和岛屿。

教师提问 在图上,北极地区有一个特殊的地方北极点,它的时间如何?在这一点上每个方向都指向哪里?

学生分组讨论这两个问题

板书 2、北极点

教师提示 在同一经线上地方时相等,那么在经线相交的地方,时间该如何来计算呢?

学生思考 略

情感教育 在这种情况下,在极地工作的各国考察队员保留各自国家的地方时间,遇到外国人时一般不问:“现在几点了?”一位美国考察队员曾这样描述他们在极点举行垒球比赛的情形:“那只小小的垒球一会儿从今天飞到了昨天,一会儿又从昨天飞回今天。

继续提问 那么在北极点,每个方向都指向哪里呢?

活动 教师给每桌同学发一个地球仪,两人合作,假设一人在北极点,一人在北极点附近的任一地方,教师提示:经线连接南北两极,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由学生讨论回答,并说出理由(在北极点,每个方向都指向南方)

引申 任取两点,建方向坐标来辨别方向

承接 研究了北极地区,那么南极地区的情况又是怎样的呢?

板书 3、南极地区的纬度位置及范围

学生活动 南极地区的纬度位置及所包括的范围

教师小结 位于地球最南端的南极地区,是指南纬66.5度以南的广大区域,包括南极大陆以及周围的海洋。

引申 思考:如果建一座房屋它的四面都朝南,应建在何地?(南极点)

提问 对于南极,你的第一印象是什么?

学生分组讨论

板书 4、南极的别称“冰雪高原”、“白色沙漠”、“风库”

教师讲述 在七大洲当中,南极洲的平均海拔是最高的.,约2410米,在地图上大家可以看出,在南极大陆上,它的颜色是白色的,是由冰雪所覆盖的,冰层的厚度就有20xx米左右,因此南极地区有“冰雪高原”之称,南极地区是地球上最冷的地区。

教师提问 在这么寒冷的地区,什么样的自然景观最显著呢?

学生看书回答 略(冰山,录象—冰山的形成或材料中南极冰山的形成)

小型讨论 冰山的作用

教师讲述 除了严寒之外,南极地区还被称为地球上的“白色沙漠”和“风库”。

提问 为什么南极地区会被称为“白色沙漠”呢?它与我们平时所提到的沙漠如撒哈拉沙漠有什么相同之处吗?

学生思考 略

教师小结 主要原因是南极地区降水非常少,大部分地区的年降水量为55mm,最少的地方不足5mm,与撒哈拉沙漠地区差不多。

但由于南极地区非常寒冷,降水以固态形式为主,气温低不易融化,所以结成厚厚的冰层。

承接 大家知道吗?如果把一条绣迹斑斑的铁链放在南极的风口,不到一小时,它就锃亮如新,这说明什么呢?(因此南极又是一个巨大的风库)

继续提问 南极地区的“风库”又是如何得来的呢?

录象或材料 南极的大风

教师讲述 南极地区风速为17—18m/s,最大风速可达100m/s,而我们平时所说的12级台风,风速也只达32.6m/s。

过渡 北极地区的寒冷和风速都不及南极地区。

关于北极地区的寒冷和风速 由学生自己看书,概括回答

过渡 在冰天雪地的两极地区,我们不能忽视生命的存在,学生分组讨论,分别表演南(北)极去,可能遇到的“主人”。

过渡 两极地区气候非常恶劣,那么人们为什么要去极地地区呢?最初的目的是什么?现在的目的又是什么?

板书 二、科学考察的宝地

学生思考回答 略(自然探险—科学考察)

教师讲述 南极地区主要是陆地,各个考察国家都在极地建了考察站,中国也不另外,在南极地区建了两个考察站—长城站和中山站(由同学在图上找出来,并要求学生进一步判别中山站在长城站的什么方向)

学生在图上找出这两个站(这两个站的纬度位置不一样,中山站在极圈以内,会出现极昼极夜现象,而长城站则不然)

板书 1、南极建站的时间

学生思考 为什么我国两个建站时间都是2月份。

板书 2、两极的自然资源

教师讲述 我们把南极地区称为科学考察的宝地,是因为南极是一个自然资源的“大仓库”,那么南极地区到底有哪些自然资源呢?

学生思考回答 略]

教师小结 南极地区的地下埋藏着丰富的矿产(点击图片:南极地区,由学生找出有哪些矿产资源,并思考南极为何有煤存在),它的地上储存着大量的固体淡水资源;它的沿岸栖息着无数的海洋生物,还有原始的自然环境,这些古老的自然环境埋藏在厚厚的冰层以下,那么如何知晓呢?

展示图片10.6南极科学考察示意(这幅图可由学生试着描述)

教师讲述 北极地区因其独特的自然条件和地理位置,在科学研究和考察方面占有重要的地位。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随着北极地区的石油、天然气、煤、铁等资源的进一步发现和开采,人类对北极地区的科学研究和考察也越来越频繁。

过渡极地地区由于科学家和开发者的到来必然会打破这里的寂静,极地地区应该如何开发、利用,科学家在考察时应该注意什么问题,人们应该怎样对待这片洁净的土地?

板书 三、极地的保护与和平利用

展示图片 南极鲸SOS

提问 这则报道说明了什么问题?

学生思考回答 略

板书 1、南极生态遭到破坏

教师小结 这说明极地地区面临生态危机,同时,我们也应该认识到一些国家假借科学研究的名义而发展本国的经济。

教师讲述 大家知道目前关于南极地区,国际上比较关注的一个问题是什么?

学生讨论回答 南极臭氧层空洞

教师补充 最近在南极冰层里出现了空气污染的颗粒

提问 如何保护最后一片净土?

板书 2、采取措施

学生讨论回答 一是签定条约,进行国际间合作,和平利用,共同保护生态环境;二是加强个人的环保行为。

板书设计

一、 冰雪覆盖的地区

1、北极地区的纬度位置及范围

2、北极点

3、南极地区的纬度位置及范围

4、南极的别称“冰雪高原”、“白色沙漠”、“风库”

二、科学考察的宝地

1、 南极建站的时间

2、 两极的自然资源

三、极地的保护与和平利用

1、 南极生态遭到破坏

2、 采取措施

七年级地理《极地地区》教案4

课型:新授课

课时安排: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南极洲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知道南极洲是冰雪覆盖的大陆;酷寒、干燥、烈风的冰原气候;丰富的淡水、铁、煤、鲸、企鹅、磷虾等自然资源。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从地图上获取地理知识的能力,以及从课外书籍上获取地理知识的能力。

3.教育目标:让学生了解南极洲是科研的宝地,理解人类对南极洲的科学考察,了解我国在南极洲建立的长城站、中山站和科学考察的近况,培养学生热爱科学、不畏艰险、勇于探索的精神,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在南极为中心的地图上辨认方向。人类对南极洲的科学考察。

教学难点:在南极为中心的地图上辨认方向。

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对比分析法、创设情境法、自学指导法

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学挂图、板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复习提问上节课内容。学生回忆,并回答问题。

请你说说南极和北极地区的位置特点和气候特点。

二、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走进了冰天雪地的南极地区和北极地区,在那么冷的环境中,有没有动物呢?(学生回答有,并且举例说明。)那么,这些动物有什么样的特点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南极地区和北极地区的动物资源。20xx年我国在挪威的斯瓦尔巴群岛上,中国建立了第一个北极科学考察站。人类对两极地区的探索还远远不够,今后就要依靠大家去探索啦。所以,我们现在一定要努力学好各课的知识。大家回家后找到了许多的有关两极地区的小材料,各种趣闻,小故事。现在我们一起来交流一下。

三、讲述新课:

指导学生以阅读形式,找出有关的答案。

㈢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的自然资源

1、淡水资源

地球上68%的淡水一冰雪形式存储于两极地区。淡水资源十分丰富。

2、矿产资源

南极地区,已发现220种矿物,煤储量丰富,查尔斯王子山脉上有是节上最大的铁矿床,另外还有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

3、生物资源

请同学们看一下图片,62页“两极地区的动物”。

63页,活动题。

㈤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的科学考察

指导学生阅读64页,《南极探险》。了解人类征服南极的过程。

1、人类对南极地区的科学考察

2、我国在南极建立的两个科学考察站长城站、中山站

3、我国对北极地区的.科学考察。(指图,让学生在地图上找到这两个考察站的地理位置。)

教师引导:20xx年我国在挪威的斯瓦尔巴群岛上,中国建立了第一个北极科学考察站。人类对两极地区的探索还远远不够,今后就要依靠大家去探索啦。

所以,我们现在一定要努力学好各课的知识。大家回家后找到了许多的有关两极地区的小材料,各种趣闻,小故事。现在我们一起来交流一下。

学生活动:学生站到讲台上,给大家讲一下自己所了解的南北极趣闻、故事等等。

作业:目标检测的相关内容。

教学后记:

后半节课,学生自主交流,讲一下关于两极地区的小故事,学生们的积极性都很高,课堂气氛热烈,下课后,学生们的发言仍没有结束。以后可以上一节关于两极的地理知识交流课。

七年级地理《极地地区》教案5

课题

第8课两极地区

第1课时共1课时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认识两极地区的位置范围、气候条件、自然环境、自然资源等。

2、会用地图、景观图片和相关资料,总结归纳出两极地区的环境特点。

3、学会在以两极为中心的地图上辨别方向。

4、培养从图片中提取地理信息的能力。

5、掌握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说明某一地区位置特点的方法。

6、掌握使用两极地形图和景观图片,总结归纳两极地区气候特点的方法。

7、使用两极地区气温图表区分两极气候的特点。

8、掌握利用经纬网在以两极地区为中心的地图上判断方向的方法。

教学重点

两极地区的位置、气候、自然环境、自然资源等。

教学难点

读图理解、区分两极地区的自然环境的差异。

教法学法

直观演示,辅助讲解,分组讨论,合作突

教学媒体

教学过程

教学

环节

教学内容

补充与反馈

课前预习

阅读教材56----------60

导入新课

这就是神秘的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今天我们进入到这两个特殊地区,去解开它们神秘的面纱。

板书:两极地区。[

重难点教学过程

一、极地探险和科学考察

1、原始的自然环境为科学家们进行气象、冰川、地质、海洋、生物等学科的科学研究提供了便利。

2、我国科学家在南极地区考察的照片,看到这些图片,我们感到很自豪。目前,已有18个国家在南极地区建立了140多个科学考察实验站。

从南极地图上,找出中国的两个科学考察站:长城站和中山站,描述它们所在的位置。(长城站在西经60,南纬60附近。中山站在东经70,南纬70附近。

长城站和中山站的建立时间为什么都选择在2月?(2月是南极地区气温最高的季节。

二、自然环境与资源

1、两极地区都是被冰雪覆盖的地区,为什么呢?我们来揭示这一问题。

展示北极地区图和南极地区图。

请同学们从图中查出两极地区的`位置范围和周围的大洲或大洋。www.zk5u.com(北极地区:位于北纬66.5以北,中心位置是北冰洋,周围被亚洲、欧洲、北美洲环绕。南极地区:位于南纬66.5以南,中心位置是南极大陆,周围被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环绕。

2、引导:从纬度位置看,两极地区接受的热量多吗?试从这个方面解释两极地区冰雪覆盖的原因。(两极地区纬度高,太阳斜射,所得的太阳光热少,气温低,大部分地区冰雪终年不化,所以形成厚厚的冰雪,覆盖着陆地和大洋。

总结:由于太阳斜射,两极地区气温很低。都有极昼、极夜现象,这是由地球公转引起的。

3、南北极气温比较图。

读图对比一下两极的气温值,结合课本58--59页有关材料,探究:在两极地区不同的气温影响下,气候和自然景观会有什么差异?(南极气候:酷寒、干旱、大风。南极景观:厚厚的冰层,附近海面有冰山,被称为“白色沙漠”和“风库”。北极气候:气温高于南极,降水多于南极,风速小于南极。北极景象:终年冰封,冰雪天地。

板书:二、自然环境和资源

1、地理位置

2、气候特点:南极地区:酷寒,干燥,烈风

3、过渡:尽管两极自然条件恶劣,但也有生命存在,看59页图,说说最能代表两极的动物各是什么?(南极:企鹅。北极:北极熊。

4、阅读58页页教材插图,归纳总结:两极地区有哪些自然资源?((1)有煤、铁等丰富的矿产资源。(2)储存着大量的固体淡水资源。(3)沿岸栖息着无数的海洋生物。

5、丰富的自然资源。

三保护极地环境

1、展示日本南极捕鲸的资料。两极地区都有大量的生物资源,但都不同程度地遭到滥捕和滥杀,使两极地区的鲸鱼资源已陷于危机之中。该怎样对待两极地区的资源呢?我们以展示的资料为背景材料,分成日本方和国际社会方,两方进行辩论,在辩论中达到探究的目的。(按照日方和国际方各分成几个小组,然后以小组为单位,准备辩论材料。组派代表发言、辩论,气氛热烈,精彩之处鼓掌欢迎。日本方的辩论中心:捕鲸是为了搞科研,鲸肉食品只是科研的副食品。国际社会方的辩论中心:进行科研并不需要每年大规模捕鲸,况且,现代科学技术并不需要杀死鲸鱼来搞科研。

2、总结:人类再也不能失去最后这片净土了,各国要引起重视,务必用条约的形式束缚各国。旨在保护南极环境的《南极条约》于1959年12月签订,我国于1983年正式加入。

板书:南极条约。

总结应用

通过本节学习,我们认识了两极地区恶劣的自然环境和丰富的自然资源。我们了解极地地区,就是为了更合理地利用它,保护它,为人类做出应有的贡献。

板书设计

8课两极地区一、一、极地探险与科学考察

1、主要考察站:长城站,中山站

二、自然环境和资源

1、地理位置

2、气候特点:南极地区:酷寒,干燥,烈风

3、丰富的自然资源。

三、极地的保护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七年级地理《极地地区》教案  极地  极地词条  教案  教案词条  地理  地理词条  年级  年级词条  地区  地区词条  
教案

 小班安全活动教案

小班安全教案推荐度:小班假期安全教育活动教案推荐度:小班寒假安全教案推荐度:小班安全教案推荐度:小班艺术活动教案推荐度:相关推荐精选小班安全活动教案4篇作为一位...(展开)

教案教案

 口语交际教案

口语交际教案推荐度:口语交际教案推荐度:口语交际教案推荐度:相关推荐关于口语交际教案范文汇总八篇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展开)

教案教案

 小珊迪教案

小猴请客教案推荐度:小麻雀音乐教案推荐度:《雪地里的小画家》教案推荐度:《小枕头》小班音乐教案推荐度:大班小猴请客教案推荐度:相关推荐小珊迪教案作为一名教师,就...(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