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捡核桃

  捡核桃

  我不知道为什么老想起捡核桃这件事。或许自己的童年是在那里度过的缘故吧,临近中秋,脑海里自然浮现出这样的情景。

  每回到了秋天,老家的天,时儿蓝蓝一片,时儿乌云密布,时不时下场大雨。虽然是秋天,山里依然绿树成荫,核桃树叶依旧翠绿,丝毫没有落意,只看到枫树上的几片枫叶,偶尔飘飘悠悠下落。清晨,山间飘起一片片云雾,似乎不愿过早散去,深沟里溪水孱孱湲湲,缓缓地流淌着。云贵高原的秋天多少年都这个模样。

  村北有一条大山沟,唤着核桃树沟,秋天就数它热闹。夜里,成熟的核桃炸开外果皮,似小鸡破蛋壳,一个个从高大的核桃树上跳下,静静地躺在小溪边的草坪上,灌木丛中,个别调皮的核桃,跳到溪水中,随小溪漂到不远处搁浅。天刚蒙蒙亮,村妇们挎着竹编小筐,在溪边捡核桃,跑上跑下,忙得不亦乐乎。孩子们一边玩耍,一边沿着水流方向,寻找在水里搁浅的核桃。老远就能听见他们的欢笑声,也间或听到一阵对骂声,那是因为抢水里核桃起了纠纷,都是一些玩皮的小孩,不至于大打出手。

  中秋节临近,村里人家的竹筛里放满了捡来的核桃,他们把硬壳核桃选出来,放在另一筐竹筛里,剩下的薄壳核桃拿去城里卖,这里的核桃个头大,而且特别香,获得城里人喜爱,年年能卖个好价钱。赚来的钱买一些水果糖,中秋饼之类的东西,偶尔给孩子们买一些笔墨纸砚,家家都准备着欢庆中秋佳节。

  年年过年,到了年前,村里人把硬核桃拿去榨油坊,东村就有一户榨油坊,那是一种最原始的打楔子榨油,打下一个楔子,榨出来的核桃油,顺着榨油槽里的油眼流到油桶里,村民看到流出的核桃油,闻到一股清香的气味,脸上洋溢着过年特有的笑容,榨出的核桃油,山里人家够吃一年,还有剩余可卖。往日苦于劳作的庄稼人,终于迎来了空闲,眼前榨出的核桃油,也能勾起他们对未来光景的期许。

  年年捡核桃,年少的光景,就像核桃树沟里盛开的野桂花一样绚丽,那富有感染力的核桃下落声,在清凉的秋季响了又响,从白昼到深夜再到黎明,如天籁般贯穿着记忆。是的,还有捡核桃时,调皮的村童,忙碌的村妇们,那热闹的场景就像咋天发生的事。

  只是这一切到后来都停了。那个时代,令人惋惜的事情频频涌现,山里出现了一股乱砍乱伐之风,因核桃木质地温润细腻,纹理美观而又耐用,不容发生变形,适用于做家具和雕刻。于是,人们心血来潮,不计后果,砍伐了这片生机蓬勃的核桃树林。那个深深的山沟,也开始远离人们的视线,寂寂地躺在大山里,在风雨里追忆着幸福的往事。

  后来,我去看过那个核桃树沟,发现它完全改变了原来的模样。古老的核桃树没有了,沟里只见到一个个被砍过的树桩,还有一些核桃树的残留肢体和碎片,找不到昔日的喧闹与生机。心中涌起一股难以抑制的感慨,多好一片核桃核树林,为了区区几文钱给毁了。你可知道,一棵核桃木成材期为五十至一百年,像这么古老的核挑树,估计至少有两百多年历史。我在沟边发愣多时,嘴里说不出一个字,而心里产生了几份惋惜与许多疑问。

  后来,这个山沟里,再也见不到核桃树,曾经被绿叶覆盖的山沟风光,在陈旧的核桃树残肢碎片中消失,彻底终止了人们对它的念想。只是我的思绪,仍旧停留在昔日热闹非凡的捡核桃场景。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捡核桃  核桃  核桃词条  捡核桃词条  
散文

 书的故事

 看着书架上名目繁杂的书籍,随手抽出一本,胡乱翻阅着,百无聊赖中,文字却变成了多年前的回忆。  七十年代后期,上小学一年级是要足7岁才能入学的,而且还要经过数数...(展开)

散文朱自清

 论雅俗共赏

 陶渊明有“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的诗句,那是一些“素心人”的乐事,“素心人”当然是雅人,也就是士大夫。这两句诗后来凝结成“赏奇析疑”一个成语,“赏奇析疑”是...(展开)

散文朱自清

 论严肃

 新文学运动的开始,斗争的对象主要的是古文,其次是礼拜六派或鸳鸯蝴蝶派的小说,又其次是旧戏,还有文明戏。他们说古文是死了。旧戏陈腐,简单,幼稚,嘈杂,不真切,武...(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