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印象浒湾书铺街

金溪浒湾,千年古镇。古名“金冠里”,位于金溪县城到抚州中点处,上县下府均约24公里。因浒湾面临抚河,背靠国道,交通便利,早在明朝中叶就商贾云集,舟樯林立,是赣东主要商品集散地之一,而满街的木刻印书功不可没。因为繁华,于是有了一则趣闻。民间传说呀,乾隆皇帝游江南时,带着纪晓岚几个大臣,一天,慕名乘船来到浒湾。乾隆坐在船上,老远见码头上立着一块大石碑,碑上刻着“浒湾”二字,又见车水马龙,熙熙攘攘,也许没看清,一时口快夸道:“好一个许湾”!浒湾的“浒”明明读(hu),咋读许(xu)?饱学之士纪晓岚差点笑出声,可皇帝金口银牙,由它去吧,纪晓岚呵呵笑着随声附和。浒湾从此改读许湾。这则趣闻呀,在民间一直流传至今。

书铺街,满街流金淌银的同时,自当流淌着古韵,幽深且长。尚未造访的我不由沉浸于戴望舒诗歌《雨巷》里的意境:撑着油纸伞,独自 / 彷徨在悠长、悠长 / 又寂寥的雨巷·····书铺街,更该是一条有着千年历史文化底蕴的街。《江西省地理志》载证:“金溪浒湾男女皆能刻字,所有江西全省读本、经书小说皆由此出,名曰江西版。”浒湾书铺街所刻印的书,不但有《四书》、《五经》、《三字经》、《千字文》、《七言杂字》、《百家姓》、《千家诗》、《唐诗三百首》、《绝妙好词笺》、《说岳全传》、《说唐全传》、《三国演义》、《红楼梦》、《金瓶梅》、《西厢记》等文艺书籍,一些盛行的话文(曲艺唱本)小曲等则以五十开本印刷出售,品种繁多,不胜枚举。

在无限的向往中,日前,我们一行数人驱车出抚州城沿316国道往金溪浒湾方向进发。约半小时,车抵达浒湾,在一座巨大的仿古牌楼前,我们像被什么挽留似的,不自觉地登上金临渠上的仿古拱桥,牌楼顶上“浒湾书铺街”五个鎏金大字闪闪发光,灼人眼球。拾阶而下,回廊、莲池、古庙依序入眼。往前,老树斑驳,枝桠间缝隙露出低矮古旧的老屋一角,便是老街了。书铺街分前、后两条,一条叫前书铺街,一条叫后书铺街。前书铺街长240米,宽3米,中有更楼巷相通。街口有石拱门,上嵌“籍著中华”横方石匾。后书铺街长170米,宽3米,街口石拱门悬嵌道光癸卯年合坊鼎建的石匾一方,刻“藻丽嫏嬛”。前书铺街和后书铺街相向平行,前、后书铺街的铺栈、书店、作坊,大都首尾衔接,曲径相通。

在不知不觉里,我们融入《雨巷》般的古意里去了。时光在这里仿佛倒流,古意如潮扑来。窄窄的巷子真的幽深且长,一色的青石铺地,路中间是深一道浅一道的车辙,是独轮车在吱呀吱呀声中刻下的时代印痕,书铺的故事以及昔年的繁华,它是最好的证人。街上行人稀少,偶尔有老人,在街面悠闲漫步,也有个吧孩子小跑。一位孕妇挺着大肚子牵着小孩在前面走。老街有几条岔路,我们不熟怕迷,沿路询问。里面的人很友善,逢问必答。且行且观,门楣书“大夫第”“支林第”等,表明主人身份非凡;“协盛”、“舊学山房”等门牌惹人眼球。仅存的刻印遗址佐证了当年这里雕版印刷书业的繁华。据老街老人说,这些铺栈、作坊的木刻印书不仅在本地销售,而且远销全国各地,如南京有金东书寓,长沙有三让书店,北京有新旧金溪会馆,故有“籍著中华”、“藻丽嫏嬛”之誉。书铺街呀,虽没有上海大,当年却被叫作“小上海”,热闹呀。不信?赣东民谚素有“临川才子金溪书”之说,即指金溪浒湾木刻印书业繁盛,凡经史子集、话文小说都能刊刻,成为明清时期江西印书中心,人称“江西版”。可惜,至清同治年间,浒湾的木刻印书开始衰落,书铺街尚存47家聚集,如红杏山房、旧学山房、漱石山房、忠信堂等,刻书和印书工匠有近千人。大浪淘沙,民国中期,浒湾书铺悠然画上句号。

出“籍著中华”石拱门,街东头有一“聚墨池”,二亩见方。据说,池旁原竖有高六尺、宽三尺的“聚墨”石碑,刻“流芳百世”字(乾隆壬寅年立),字体苍劲,传说出自东晋书法家王羲之手迹,因在池里洗过毛笔,故又叫“洗墨池”;实为工人洗濯木板之处。堤上有桥,名“会仙桥”。

书铺街,始明盛清而止于民国,书香一脉,古韵深厚且长。

金临渠水,悠悠流走了韶华,印象书铺街,定格于民国,昨日的辉煌已然随风而逝······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印象浒湾书铺街  浒湾  浒湾词条  书铺  书铺词条  印象  印象词条  印象浒湾书铺街词条  
散文

 秋

    在我的眼里,秋天是一个让人怀旧的季节,枯黄的树叶,萧瑟的灰色的秋风,裸露的青色的建筑物,都是怀旧的颜色。走在清冷的树林里,...(展开)

散文

 纷飞,我的泪!

    那一年,我四岁,正是天不怕地不怕的年纪,大人们叫我淘淘.据说我曾一巴掌扇倒那个跟我抢烤土豆吃的邻家小弟,也曾拿着砖头把揪我...(展开)

散文

 遗失的记忆

  今天,终于再次站在了这颗久违了七年的榕树下。七年前,它是我的避风港,它是我的遮雨地,它滋润我尚显纤弱的心胸,它指引我追逐天空的希望,它陪伴我一起走...(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