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诗词中的美味佳肴

  在日常生活之中,人们相聚在一起,一说起美味佳肴,相信大伙儿心里面,都有很深刻的记忆。

  古今诗词之中,提及美味佳肴,历朝历代,文人墨客,个个皆是会吃,人人可称之为,著名的美食家,作品包罗万象,脍炙人口的诗篇,在人世之间相传。

  唐朝,白居易在《食笋》中写有:“此州乃竹乡,春笋满山谷。山夫折盈抱,抱来早市鬻。物以多为贱,双钱易一束。置之炊甑中,与饭同时熟。紫箨坼故锦,素肌掰新玉。每日遂加餐,经时不思肉。久为京洛客,此味常不足。且食勿踟蹰,南风吹作竹。”

  唐朝,罗隐在《东归》中写有:“仙桂高高似有神,貂裘敝尽取无因。难将白发期公道,不觉丹枝属别人。双阙往来惭请谒,五湖归后耻交亲。盈盘紫蟹千卮酒,添得临岐泪满巾。”

  唐朝,顾况在《临平湖》中写有:“采藕平湖上,藕泥封藕节。船影入荷香,莫冲莲柄折。”

  宋朝,陆游在《蔬食戏书》中写有:“新津韭黄天下无,色如鹅黄三尺余。东门彘肉更奇绝,肥美不减胡羊酥。”

  宋朝,苏轼在《贺陈述古弟章生子》中写有:“郁葱佳气夜充闾,始见徐卿第二雏。甚欲去为汤饼客,惟愁错写弄獐书。参军新妇贤相敌,阿大中郎喜有馀。我亦从来识英物,试教啼看定何如。”

  宋朝,晁冲之在《渔家傲》中写有:“浦口潮来沙尾涨。危樯半落帆游漾,水调不知何处唱。风淡荡。鳜鱼吹起桃花浪。雪尽小桥梅总放。层楼一任愁人上。万里长安回首望。山四向。澄江日色如春酿。”

  元朝,苏平在《咏豆腐诗》中写有:“传得淮南术最佳,皮肤退尽见精华。旋转磨上流琼液,煮月铛中滚雪花。瓦罐浸来蟾有影,金刀剖破玉无瑕。个中滋味谁得知,多在僧家与道家。麻婆陈氏尚传名,豆腐烘来味最精。万福桁边帘影动,合沽春酒醉先生。”

  元朝,忽思慧在《饮膳正要》中写有:“秃秃麻食回回食面,系手撇面,白面6斤做秃秃麻食,羊肉一脚子,炒焦肉乞马,用好肉汤下,炒葱调和匀,下蒜酪、香菜末。”

  元朝,刘基在《竹枝歌(三首)》中写有:“荣华未必是荣华,园里甜瓜生苦瓜。记得水边枯楠树,也曾发叶吐鲜花。”

  明朝,丘浚在《咏荔枝》中写有:“世间珍果更无加,玉雪肌肤罩绛纱。一种天然好滋味,可怜生处是天涯。”

  明朝,唐寅在《咏鸡诗》中写有:“头上红冠不用裁,满身雪白走将来;平生不敢轻言语,一叫千门万户开。”

  明朝, 何景明在《鲥鱼》中写有:“五月鲥鱼已至燕,荔枝卢橘未能先。赐鲜遍及中珰第,荐熟应开寝庙筵。白日风尘驰驿骑,炎天冰雪护江船。银鳞细骨堪怜汝,玉箸金盘敢望传。”

  清朝,曹雪芹在《访妙玉乞红梅》中写有:“酒未开樽句未裁,寻春问腊到蓬莱。不求大士瓶中露,为乞孀娥槛外梅。入世冷挑红雪去,离尘香割紫云来。槎枒谁惜诗肩瘦,衣上犹沾佛院苔。”

  清朝,符曾在《上元竹枝词》中写有:“桂花香馅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 见说马家滴粉好,试灯风里卖元宵。”

  清朝,朱彝尊在《鸳鸯湖棹歌》中写有:“鸭馄饨小漉微盐,雪后垆头酒价廉。听说河豚新入市,蒌蒿荻笋急须拈。”

  现代,钱钟书在《诗词全集 》中写有:“藏拙端宜付烬灰,累君收拾太怜才。坐知老物推排尽,一蟹争如一蟹来。”

  现代,聂绀弩在《刨冻菜》中写有:“白菜隆冬冻出奇,明铛翠羽碧琉璃。故宫盆景嵌珠宝,元夜花灯下陇畦。千朵锄刨飞玉屑,一兜手捧吻冰姿。方思寄与旁人赏,堕地惊成破碗瓷。”

  现代,鲁迅在《无题二首》中写有:“故乡黯黯锁玄云,皓齿吴娃唱柳枝。岁暮何堪再惆怅,且持卮酒食河豚。皓齿吴娃唱柳枝,酒阑人静暮春时。无端旧梦驱残醉,独对灯阴忆子规。”

  真可谓是,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河里游的,树上长的,菜园种的,无所不有,面面俱到,各式各样的吃食,让人们大快的朵颐。一字一句之中话美食,都是常食常新的美味。

  不仅以吃寄托人们的情怀,更体现了“不同朝代、不同时期、不同人物”,其具有“民本性 、地域性 、民俗性 、审美性”特征的独特饮食观。

  不论是山珍海味,不论是飞禽走兽,不分大江南北,不分男女老幼,见之眉飞色舞,食之心花怒放。

  上下五千年以来的饮食佳肴,包含“人生、理想、性格、品味、乡愁、爱憎、地理、人文、万千世态冷暖”等等,诸多元素的地方习俗和文化,绘就出“色、香、味”俱全的 这样一个即生动活泼又饱含烟火气息和文化气息的美好人间图景。

  一代代文人墨客,对饮食情有独钟,一系列渗透着“荆楚文化、巴蜀文化、湘味、秦味、苏味、徽味、粤味”,乃至东南西北中的民风民俗,记录着“乡愁、乡音、乡味、亲情、友情、爱情”和异域风情的美食佳肴文字,就一发不可收地一篇篇写就,一篇篇发表,直至流传今朝。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大文豪们写就的饮食,既不是“编”,也不是“抄”,更不是“凑”,而是亲身经历和体验,完全独立自发原创。不是单纯感官感受,而是用心点到,用情写到,娓娓道来,细细叙说,文情并茂,不紧不慢。

  一道道美食美酒,来之东西南北中,涵盖了中华大地上大部分乃至国外的舌尖体验,内容丰富,滋味悠长,叙述短小精致,语言细腻内敛,字里行间有血有肉,句里段外有情有义。

  进入的是异域的格调,体会的是异域的心境,各具特色,各领风骚,给人不同的阅读体验;美食享尽,小小精彩,小小沉醉,却又能让人往返流连的无穷韵致与雅致。

  无愧于功底深厚者,写出的饮食文字,具有“张弛有度、生动有趣、活泼有味”的体会,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语句俯拾皆是。那个菜系,那个佳肴,有嚼头、有劲道,历了风霜雪雨,那个味道“更加的醇厚、更加的浓郁”。

  一个个饮食佳肴佳作,让人细细琢磨读起来,幽默感十足,童趣且横生。恰是一双筷子一只碗,一双行脚一张嘴,千般滋味一支笔,万里风程一样情。

  字字句句无不饱含着作者,潇洒飞扬的个性与才情,更让读者于阅读的快感之中,窥探到一方水土、一方人情;一地口水、一地风情,细看阅读完之后,还能“回味良久,品咂良久”。

  人生是平淡和琐碎的,美食是一场艳遇和惊喜,让人们的日常生活,有了情趣,有了高度,有了艺术,有了享受。在美诗词之中,食用美味佳肴,在美味佳肴中,回味魅力诗词。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诗词中的美味佳肴  佳肴  佳肴词条  诗词  诗词词条  美味  美味词条  诗词中的美味佳肴词条  
散文张爱玲

 私语

 “夜深闻私语,月落如金盆。”那时候所说的,不是心腹话也是心腹话了吧?我不预备装摸作样把我这里所要说的当做郑重的秘密,但是这篇文章因为是被编辑先生催一逼一着,仓...(展开)

散文抒情散文

 关于黄河的抒情散文推荐

 黄河,作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是华夏文明的摇篮,黄河流域四季分明,植被繁茂,山溪密布,旱有如网的河流输水,涝有山岗丘峦可退,古往今来,黄河他们如两岸演出了一幕幕...(展开)

散文

 乡村晨曲

    窗外,鸟儿欢快的鸣叫声,唤醒我昨夜一宿听雨缠绵的朦胧。    晨曦透过纱窗,在小小的房间里洒落浅浅的影子,轻轻拉...(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