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局外人·鼠疫》经典读后感有感

  《局外人·鼠疫》是一本由阿尔贝·加缪著作,万卷出版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2.00元,页数:32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局外人·鼠疫》精选点评:

  ●2.15-3.3

  ●鼠疫实在看不下去;局外人最后的反转简直精彩。依据全文冷峻静寂的写作氛围,我一直认为默尔索是废物一般的人。因为对于我们“正常人”来说,生活的每一片刻里都太容易夸张自己的情感,和忽略或抹去“无意义”事件以及将所做的一切事物都与“有意义”“人生”挂上钩,以凸显个人的伟大与不朽。而局外人却只在意自己生活中最琐碎的得失,并声称没有资格去评判任何人的生死存亡。最终他将在一个荒诞诡异的断头台与人们的唾骂吼叫中断送一生并得到某种慰藉。 以我所见这恰恰是伟大的。在不予理解的世界中,不博得任何同情也不接受任何帮助,维护个人的完整性以及不断地充当他人生活中的局外人才能触及星空的彼岸。

  ●應該換本翻譯再來讀鼠疫

  ●局外人还是看不太懂 但我想我能理解每个人都是鼠疫患者。

  ●读局外人的时候,感觉令人讽刺的是在大城市里自己对人与人之间的冷漠无异于“局外人”。

  ●荒诞三部曲之一:荒诞的接受。一年前还是naive,看书不注重出版社与评价

  ●我第一次敞开心扉,接受世界温柔的冷漠。感受到这世界如此像我,总之亲如手足,我就觉得自己从前幸福,现在仍然幸福。在一个饥饿,冰冷,昏沉的下午醒来,一切问题都迎刃而解了,读完加缪,既清醒又绝望的气息扑面而来。

  ●对于这类作品,我真是没有能力做什么评论…

  ●这么好的书籍 这么好的作家 !五星!局外人 默尔索做自己生命的局外人鼠疫 里厄大夫做自己生命的主宰者!

  ●看了这本的局外人鼠疫看的另外一本书。

  《局外人·鼠疫》读后感(一):读后感

  鼠疫过后,科塔尔发疯、朗贝尔团圆、塔鲁病逝、格朗道别,唯独里厄照旧行医救人。成千上万人死于瘟疫,幸存者饱受幽禁、离别、恐惧之苦。如今鼠疫退散,一切又在极短的时间之内复归原貌。乱葬坑掩藏了空前的恐慌,神经衰弱的人们急切地投入暴烈的欢庆以慰藉长久的压抑,过去的记忆果然一文不值。当局建造纪念碑,民众兴致勃勃地一舒胸臆,随后便偃旗息鼓,回归事发前常态。唯独里厄或与里厄意气相投者,他们身上具有的特质我无法盖棺定论,只能说多少有些敏感,总是模糊地追求某种不为民众共享的理想目标。他们或许曾真正怀念那段斗争的时光。可也仅限于暂时的思虑吧,毕竟他们拒绝生活有所谓的英雄主义,也没有圣人。失去的安宁会萦绕于心头,化成永恒的烙印,或许可以告慰这段来之不易的集体记忆? 存在主义的思想结晶借由加缪乐观且堪称冷峻的笔触展现在我面前。斗争并非易事,却也无非是生活逼促的后果。没有英雄伟业,短暂的满足不过是某方面的希望得以实现。加缪没有粉饰生活的狰狞面貌,相反,他诚挚地刻画了生活的荒诞与乏味。生活既是如此,生命又何以高尚?答案似乎可以追溯到古老遥远的人道主义,再加上些坚决斗争的无奈。只不过,我们绝不能认为,人无望的挣扎有任何英雄色彩。这一点似乎也与鲁迅先生不谋而合,还是说,只不过是学者借存在主义解读中国现代文学?

  即便值武汉肺炎封城之际读完,心中也无小说映照现实的心灵体验,也许是因为我是疫情的局外人吧。我所见的现实是:当局管控得力,民众舆情喧嚣,当事人的形象被简单刻画成英雄和罪人。就武汉封城而言,我没有触及事件的血肉,也没有强烈的冲击。

  《局外人·鼠疫》读后感(二):一个“唯物主义作家”——阿尔贝·加缪

  现在来读,倒是晚了点,要提前几个月倒是应景得狠。 大整体是不说什么了,一个文学大师的代表作,没什么指摘的必要。说几点看的时候的想法吧。 第一,关于译者李玉民教授的翻译水平,网上各种声音都有,尤其是大批特批的声音十分尖锐。我对法语狗屁不通,不敢说翻译得如何,只说我的读书习惯吧。我认为,伟大的作者,其思想是能透过国别流传的,但凡这个译者有点功底,就不至于彻底阻隔。这一点可能和鲁迅先生的观念有些出入,当然,解释一下,我也不是和梁实秋那样,认为他是“硬译”。近来读的书里,也只有一本高黎平先“生”机译(我怀疑是机译)、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出版的《社会契约论》让我破口大骂。再加上卢梭的宗教观和民族观让我有点不能苟同,里外合在一起,就实在不是东西了。说回李玉民教授的翻译,我还是看得懂的,或许是我的要求太低了,或者真的不如网民们懂加缪,所以,对这个版本也没太多意见。 第二,涉及政治,不说了。 第三,加缪的“存在主义”,已经有些偏离定义了,难怪他不肯承认自己是“存在主义作家”,无奈“好基友”萨特觉得他太孤单,愣是拉他下水,来个拉帮结派。《局外人》还有些个人与环境对立不统一的意思,到了《鼠疫》其实已经是一种接近社会主义的改造社会意思了,真要我来“划成分”,我倒是想把加缪放到“社会”主义作家里。这明明是一个干实事的故事,而且,也不存在什么“上帝保佑行善之人”的狗屁教条。神甫得了鼠疫,踏实工作的塔鲁也得了鼠疫,医生虽然一直健康,这可能也纯粹是“清洁需要”,投机倒把的哮喘老头虽然没得鼠疫,结果却因为瘟疫结束、无机可投而疯了。该死不该死都得死,去他娘上帝——加缪是一个唯物主义者。

  《局外人·鼠疫》读后感(三):《局外人》短评

  刚看完这本加缪两篇著作合集中的《局外人》一篇,感触很多,因是借的书而没有边读边批注,所以逻辑可能会乱也可能理解有误。总之,乘感触还在想寥寥草草记下几笔。【内有严重剧透】

  《局外人》前后两部。第一部一上来就用第一人称营造了主角冷漠怪异、与社会的抽离感。读着默尔索平淡不带一丝感情地讽刺人生万物的意义,处世却极其实诚直接、随心所欲,跟着他细腻而抽离的“局外人”视角观看周遭,不由得审视起世界的意义起来。特别喜欢加缪对场景和人的细节描写,安静得窒息的下葬母亲能写好几页,而默尔索内心波澜不惊的吐槽也和我最近的心境不谋而合吧——这些人都在做什么,这一切又有什么意义。

  对存在主义有一点了解,所以读的时候也会自然而然注意到默尔索的冷漠出于心中对世界意义的虚无感。他胸无大志,理性得似乎没有一点感情,唯有性欲、生存欲望支配着他精练的言语和行为。而他原本想要苟活着保存的一片寂静也就在他对周遭的一切荒诞的漠然中被打破。

  《局外人》从头至尾存在着荒诞。萨拉马诺和狗互相相似却互相憎恶之荒诞;玛丽明知默尔索不爱她却仍然愿意结婚之荒诞;雷蒙对冷漠的默尔索称兄道弟之荒诞;法庭上一群人各怀各自信念却要决定信念不同的默尔索的命运之荒诞。萨特曾说,加缪的这个作品是“为荒诞和反荒诞而作”,前者是对象,后者是对象亦是目的。

  文末,默尔索面对星空,第一次敞开心扉,接受世界温柔的冷漠。这的确还是文学不是哲学作品,加缪笔下的反思又是那样细致而美。对孤独、安静的描写字字珠心,到头来对默尔索来说世界还是冷漠的,而这世界也会“温柔”地看着活在之中的人们如何赋予自己的人生意义。默尔索并不接受这变幻无常本不存在却可以被赋予的意义,所以也就只接受了世界冷漠的那一面。他不是不知道那份温柔,只是不承认它的意义。

  加缪没有用过多理性,而是用文学试图探讨当“人们既不相信上帝,又不相信理性的时候,应当如何生活”。

  接下来是我的碎碎念……

  我一直是个没有信仰的人啊,但一直诉诸于理性看待世界,存在主义我是否是支持的,我的世界到底需要怎样的意义,或者我究竟有没有意义,还要再读这本书和其他作品,在思考吧。不知道对于一些人事,应不应该在意,或者说应不应该为了在意而在意。不过意义本身又有什么意义呢【笑】至少这本书可以算是存在主义不错的启蒙读物【即使加缪自己不认为自己是存在主义哲学家,well,仍然不可否认其中不少相似思想呀】

  《局外人·鼠疫》读后感(四):需要再看一遍

  一直一直想读加缪的《局外人》,终于有机会拜读了,随便连《鼠疫》也读了,很开心,可以一下子读完了他的两部名著。

  其实没有看懂,这也让我很自卑,也许是因为最近心情比较浮躁,也许是因为我根本没有达到这样思想书籍的阅读水平,两本小说的故事当然能读懂,其中思想大概也了解了,但细化到具体部分,很多句子都理解不了,有些话囫囵吞枣的看完,并没有深刻的体会到文字背后的思想和哲学。最近一直在试着写点什么,才体会到落笔是有多难,有些感情在脑海中旋转,有些故事在心中,很难用文字准确的表达,更难让除了自己的人懂得自己想表达什么,于是便更能体会到,故事好说,但感情难写。

  自己也并没有达到那么深刻。并不想故作姿态,所以一直不断充实自己,让自己更加努力,能够拨云见日将世事洞明,能够理解晦涩难懂的表达,能够尽快的碰触如哲学一样不普通的学识,但是事实证明,由繁到简易,由简到繁难,我应该还需要更安静的内心,更多的知识积累,更宽阔的视野,更积极的态度。

  所以决定在某个时刻再看一遍这两部作品,认真体会加缪对世界,对人生,对爱,对人性的理解。

  《局外人》里人性的光辉一直打动我,其实真正的人性是尊重内心的声音,而不是因为别人的眼光和世俗的态度。可是人太长时间的积累,一代又一代,人们长期互相伤害、迫害,使得我们不敢于表达自己,尊重自己内心深处的情感,说出自己想说的话,于是自己成为这个世界的局外人,按照这个世界的规则决定自己的人生,成了自己人生的局外人。在人的一生之中,是不是每一天都在欺骗自己欺骗他人,比如本来不爱不得不说爱,比如本来不想做不得不做,比如想狠狠揍某人却每天笑脸相迎,前几天看胡迁的《大裂》,其中有一篇将话剧排练,每一步都精确的安排好了,一个演员觉得这样毫无兴趣,于是在第一次公演时,并没有按剧本演出,而是直接走到一位女演员面前说想上她,并且指出其他演员的愚蠢。读这篇短篇的时候,心中郁结的一股闷气呼出,瞬间全身畅快无比,我想这就是抛开压制,脱离定式,活出自己的感觉吧!相比《大裂》,读《局外人》就是长期郁结着这口气,以至于觉得这个人这个社会,这套秩序,这些道德法规可笑至极,想发泄,狠狠地揍小说中的所有人,却又觉得每个人很可怜很可悲,不只是主人公,是所有人,感觉一切荒唐的想逃离,受不了想放下书,又不舍得忍不住继续读下去。又想到自己,想到自己身处的社会,寒彻骨髓的寒冷,自己也在经历着有些相同的经历,其实都是笼中鸟,何必可怜书中人。

  《鼠疫》如果不是在加缪的笔下,怎么能成为传世之作呢!将一个记录文献写成一场荡气回肠的人疫战斗的悲剧故事。其实从对这部作品的评论可以看出,读者关注的是鼠疫中的人。他们在鼠疫中表现,他们在鼠疫发生时的选择,他们对鼠疫对人生的态度。世界上的人其实没有好人与坏人之分,都是站在自己的位置看世界做选择,每个行为都有原因,每个人大多按照自己的利益行事。所以为了自己的利益作出的选择好坏不应该由别人裁定,也不应该由此行为过多的责难某人,因为大家都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行事的。《鼠疫》的主题具有影射作用,在面对灾难的时候,人们不应该妥协或者隐忍,而应该采用积极的态度,不作恶也不容忍恶,这应该是至善的表现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读完了这样的两部经典作品,深感自己的卑微和渺小,作为一个一生都在抗争的战士,加缪留给后世的不只是作品,还有人格的魅力和思想的力量。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鼠疫  鼠疫词条  读后感  读后感词条  局外人  局外人词条  有感  有感词条  经典  经典词条  
美文

 应该还是想着的吧

或许即使是离开了这样的一个氛围,我想,我更多的,还是在想着,真的,我不知道我该怎样去解释,好象这一切,无可厚非的,怎么去说都是徒劳无功的,也许这就是个生活的讽刺...(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