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悲喜人生》读后感锦集

  《悲喜人生》是一本由[德] 叔本华著作,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0.00元,页数:245,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悲喜人生》精选点评:

  ●他早已把这个世界看透了。

  ●读了很久的一本书。

  ●我的价值取向很大程度受到了叔本华的影响

  ●这本书让我想到了培根的《论人生》,培根简直是正能量的不得了,但我觉得叔本华也不是悲观,他只不过是看生活看的更透罢了,而且他的文字更为酣畅淋漓,要论文学性远在培根之上,要问我为什么给四颗星,而培根那本是五颗星,那只是当时的年少无知和现在的更为慎重罢了

  ●大家都懂的道理借助大师整理出来的心灵鸡汤

  ●这本编辑得还是不错的

  ●虽不完全赞同叔本华 的 毕竟与尼采 相反 但仍能使 思维明镜

  ●性格就是所谓的命运,自有定数。

  ●我从这本书开始认识叔本华。耐读,不枯燥。

  ●03年买的看了一点没看下去,现在才重新翻,发现有错别字,不晓得是翻译水平有问题还是我的理解力太差,一本书只看懂了一半,此书于我而言可以跻身难啃的书前三了。

  《悲喜人生》读后感(一):严密与折服

  当初读这本书的时候曾试图做一些摘抄性质的东西。等酣畅淋漓的读完这本书之后,再回过头去看自己开始曾做过的东西,对自己产生了责备——这简直是对叔本华作品的亵渎。

  正如题所说,缜密的思维连带着环环相扣的逻辑构成行云流水般的行文。偶尔的章节给人一种全新的思维方式,眼睛一亮,然而此时你又不能心急——断下来回头品位(更不能去做什么摘抄笔记)——只能束手向下看下去,直至结束。这时你才能获得读叔本华最大的快感——一种醍醐灌顶的欢畅。

  然后自省、自我提高与灵魂升华——在这个过程中渐渐臣服于作者的“脚”下。

  《悲喜人生》读后感(二):美丽而忧伤的思想

  喜欢上叔本华是在大二,那时看了本西方哲学家的故事,一下子就被叔本华的人生经历和他的生存空虚说给吸引住了。

  叔本华是一个悲观主义的哲学家,按理说,一个人只有在悲观的时候才会受到悲观主义思想的影响。但我不是,那时我的日子平淡如水,而接触叔本华也只是一个偶然,但说不上什么原因,一看他的书就陷了进去,就像一首歌唱的那样:莫名我就喜欢你,深深地爱上你,没有理由,也没有原因。

  看了叔本华的书之后学会了思考问题,是否我真的一无所有?或许哲学就是这样,一直提问,追问生命的终极意义,直到你无法回答为止。

  或许有人要说他太悲观,不错,是悲观,但不绝望。尼采说是叔本华让他的“双脚找到了结实的地盘”,叔本华尼采的前辈,如果你用尼采的“超人意志”去解读叔本华,或许你就知道什么叫空鼓足音。

  或许有人要说叔本华对人类,对世界太缺乏爱,错了,其实最大的爱是最深沉的孤独。不禁想起尼采的一句话:“我们爱生命,并非因为我们习惯生命,而是我们习惯爱。”

  像这样一句话,看上起像是一句昂扬的励志口号,其实这句话的本意是小人鱼在刀尖上的舞蹈。叔本华也好,尼采也罢,他们都看到了人生的本质,是痛苦,认为人生是无意义的,是一起悲剧。但这句话的动人之处,就在于那种敢于面对真相的勇气,在生命的荒原中依然执着前行。

  今天的世界依然是充满了漠然与伤害,如果我们能勇敢地面对这一切,明知会遭遇伤害,还能执着去爱,那就不是悲观,而是勇敢。

  感谢叔本华,有了他的出现,思想变得美丽而忧伤。

  《悲喜人生》读后感(三):回力球

  叔本华说过:人生是没有意义的,活着就是一种极大的痛苦。

  就算没意义,就算痛苦,既然你正在活着,并且打算继续活下去.就尽可能活得让自己快乐一点好了.

  刚在网上读到一篇文章,觉得挺好:

  死亡是一种必然,任何人都无可避免,叔本华说,任何哲学都是建立在死亡问题上的——凭借这个论点,叔本华立足世界最伟大的哲学家之列当之无愧。然而,问题的关键是,如何来看待它。

  死亡是一种必然,那么,人生是没有意义的,活着就是一种极大的痛苦。——叔本华坐在高贵的餐桌上,享受着美食,将他的这些话作为慰藉贵族们的精神食粮。

  死亡是一种必然,一切都没有意义,但是,人生又不能没有意义,那么,人生的意义只能是死亡!既然是毁灭不可避免,那就让毁灭成为永恒!——于是尼采通过歌颂死亡、美化死亡来麻醉自己。

  所以,我认为,叔本华尽管勇敢但却悲观,还加上一点不诚实,因此,他还有点可恨;而尼采,浪漫、悲观却不乏勇敢,因此,他可爱。

  可是,叔本华尼采终究都解决不了人生在世所面临的对死亡的恐惧所带来的终极痛苦,他们的哲学也便无法真正超越传统哲学的桎梏。

  那么海德格尔呢?

  是的,死亡是一种必然,夸大死亡的痛苦只会陷入极端的悲观,美化死亡也无法使人们真正摆脱痛苦和恐惧,那么,生命的意义就不在于死亡,而在于生存!在于生存的方式!勇敢的面对死亡,坦然的接受死亡的必然性,然后,以一种就义般的勇气和毅力,创造并享受你的有生之年。

  因此,我认为,海德格尔使人类真正摆脱对死亡的恐惧。

  以上这段遗落在别人地盘上的小文字居然自己又跑了回来.像是被风吹走的落叶又被另一阵风吹回来了一样.有小小的惊喜.

  《悲喜人生》读后感(四):我的章末注写

  第一章《幸福的三个来源》

  幸福的三个源泉:

  1、我是什么

  2、我有什么

  3、评价、名誉

  诚然,都知道这三个源泉,也知道最终的幸福便为体验和自我意识。这主要决定于自我品质和性格,叔本华说第一来源于自然,与第二、三源泉无关。其实怎会无关?其所指的自然又是什么?回答应是自我对待外在事物的经验的沉淀,说到底和外在事物是相关的,或者说由外部事物决定也不为过!幸福是什么?寻找答案中……

  第三章《论名誉》

  由他人评价而获得的幸福确以为我们生活的大部分,而该评价却往往非我们能掌握的,故这部分的“幸福”是不会恒久的。

  第五章《论荣誉》

  人总要获取荣誉,并非荣誉本身多么有吸引力,而是所有荣誉的本质在于能够为荣誉者带来实质上的好处!

  第七章《源于痛苦的自由》

  不幸是命运之神的安排而非自己的过错,不幸也是生活中必经之路,幸福非来源与欢乐和愉快甚至狂欢!其根本应是不幸的克服和痛苦的逝去!而不幸是不可预见的,故幸福也是短暂而易逝的,所以不该孜孜以求的是所谓的幸福,而应是搏斗——战胜厄运!幸福自然呈现!

  第八章《心灵的宁静》

  心灵的宁静是幸福的根基,只有不抱憾于过往的不足,和企求于未来虚幻的景象(该争取的要适度争取,但不是求之于力所不能及的),做好当下之事才能达心灵的宁静!

  第十一章《论观相术》

  都说不该以貌取人,但几乎每一个人都在以貌取人!所以说以貌取人其实是正确的!(人的本性如此,不管是生理上的本性抑或社会性上的,只要是人内心上不可排除的需要便该正视它,以及认定为一条应遵循的规律),只是取何“貌”及如何“取”之上大有学问!

  “貌”应分长相及表情两类(窃以为),一直不是很肯定地认为长相会随人的性情、态度表现而发生缓慢变化,而表情则非常肯定的是人的想法、态度的直观表现,故以貌取人是正确的。

  而“取”则是取之人的才学、经验、性格和需要的不同而有不同的取法,所以以貌取人是每个人的需要,只是取法不同而已。

  ……

  ……

  能轻描淡写之人必定内心丰富无比!因其丰富才对普通事物看透而驾轻就熟!“四两拨千斤”者必具备超于千斤之力方可!

  ……

  ……

  第十八章《论痛苦》

  叔本华的这一章《论痛苦》观点和论调偏于悲观,即使是主题为“论痛苦”,其内容也应有关痛苦和愉悦的关系的!否则“论痛苦”也就失去其深层和现实意义!

  ……

  ……

  太多了,而且还没看完,有空再补上!

  《悲喜人生》读后感(五):无题

  叔本华尼采,被很多人贴上了“悲观”的标签,我怀着想看看“悲观”到底可以悲观成什么样子心情来看尼采,看叔本华,但是他们两人的文字和思想并没有使我看到什么极致的悲观。

  大概几个月前,看了陈鼓应先生的《尼采新论》,尼采的强力,超人观念实在让我难以理解和认同,尼采好像在高处,在山巅俯视我,我羞于讲出自己的情绪化,我的情绪化就是压抑的任性而已,我从没想过强力,人可为超人之境,这也是为何我只是个凡人的原因。

  我在看《悲喜人生》的绪论的时候,我好奇叔本华到底能给我带来什么,我自认为已经是一个悲观的不得了又心存各种不切实际幻象的悲催家伙了,而且我也似乎知道自己所谓的悲观也只是不识愁滋味的少年矫揉造作的感受而已,看这本书会不会让我更绝望更迷蒙?显然,不是。

  首先谈谈叔本华的文采,初读前几篇,我几乎手不释笔隔几段便要摘抄下觉得满意亮眼的句子,抄着抄着发现不行,文字太多,这样手要断了。。。在我读过的不多的哲学家的作品中,从来没有像叔本华这样的文字,康德乏味的让我想睡觉,苏格拉底雄辩乃至狡辩的让我想打他,培根貌似一直在正能量的光辉下大声演讲,只有叔本华可以这样让我在他文字的间隙中既看到美,又看到他思想的流露,润物细无声般让我感动。在他论风格的那篇中,他讲到了言之有物对于作品风格的重要性,我觉得他完全有资格这么说,他的思想在酣畅淋漓的文字下毫无保留的暴露给我们,而且暴露的相当好看。就像他说的:“真理,美就美在他无遮无掩。”

  其次再说他的思想内涵,除了在源于痛苦的自由这章和最后几章节(我承认后几章我看的飞快)有明显的悲观倾向外,其他章节给我们呈现的是赤裸裸的现实,有的语言所揭示的人类的劣根性针针见血甚至让读者也暗自羞愧,他的内容里有喜剧的色彩的展现,不是一处,是多处,说他悲观的人,恐怕是不敢接受这个现实或是对世界了解不深吧。

  最后,我说,我为什么给四星(原来某些书的评分真是年少轻狂加无知),我也不知道为什么,总觉得少些什么,年纪尚轻,总要留些空间,给岁月去填补空白。

  最后,我希望以书中一句话作为结尾,作为我年少轻狂的诤言:我们就像一个奔跑下山的人,倘若停止奔跑便会摔跤,骚动是生命的标志。(安静时,骚动的是思想,是内心?)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悲喜人生》读后感锦集  读后感  读后感词条  悲喜  悲喜词条  人生  人生词条  
美文

 我不要上山夺笋

 我不要上山夺笋,我要旺仔牛奶 AD钙奶 果冻 巧克力 甜甜圈 Q糖 上好佳虾片 洋葱圈 薯片 大白兔奶糖 话梅 干脆面 奥利奥 好丽友派 老酸奶 果冻 薯片 ...(展开)

美文

 多一点爱情,多一点幸福

很多人的生活都被工作和应酬排满,哪怕就算有时间也会去不同的地方游玩,生活中貌似除了工作、家人就再也没有其它的东西,虽然有时候看身边其它的情侣非常羡慕,但是真要让...(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