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旅行者的早餐读后感摘抄

  《旅行者早餐》是一本由[日] 米原万里著作,南海出版公司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9.5元,页数:22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旅行者早餐》读后感(一):就算孤身远行,也要好好吃饭

  米原学贯东西精通多国语言,调动语言文字的能力比之作家不逞多让;翻译场上纵横捭阖,识人无数,社交面极广;各国行走尝遍万千美食不说,还专门求来菜谱下厨房亲自烹制;而其出于职业习惯,米原总喜欢在品尝之余查阅大量文献资料寻根究底,追溯美食背后的历史文化根源,兼容并包,是一名资深吃货。

  《旅行者早餐》读后感(二):考究又好玩的美食随笔

  

米原万里的人生真是传奇啊哈哈哈,日共背景,还是头号俄语同传,可惜英年早逝。 《旅行者早餐》不是简单的美食随笔,有严谨考究的日俄古希腊美食相关俗语来源文献考据,有不平凡的在布拉格的童年,文风简洁犀利而幽默,对我这种没见过世面的人来说还可以了解一下俄式美食长长见识,哈哈哈。 话说俄国学龄孩子们居然一天吃六顿:早餐,简单的第二顿早餐,午饭,下午茶或零食,晚餐和夜宵,难怪战斗民族一个个人高马大的

  《旅行者早餐》读后感(三):关于作者

  原来米原万里2006年过世了。

  她跟随信仰共产主义的父母搬迁去异国他乡、不服气要跳芭蕾、东大俄文研究生、传奇的俄文同传、年纪轻轻病逝。经历和个性造就的直率坦诚的米原,给人一阵清风拂面,却孤独离开,仿佛和消散的年代和那些信仰一起,不免令人感伤,真是天妒英才啊。

  但愿米原阿姨在别处依然自由的跳舞、旋转、贪吃、毒舌,写很多书,给周围人和广阔的世界很多欢笑和感动。

  《旅行者早餐》读后感(四):胃里住着青蛙

  刚拿到书,以为是《小森林》的绿色清新,或是《深夜食堂》般治愈温暖,但都不是,书中没有侧重描写食物的精美和味蕾的感受,而是穿插引用典故回溯了自己的饮食地图。

  《旅行者早餐》读后感(五):吃亦欢喜,喜亦吃

  《中庸》言:"莫不饮食,鲜能知味。"饮食乃人生中最现实者。孟子曰:"饮食男女性也",是矣。然饮食贵知味,人生现实中之味则在情,今所谓人情味是矣。苟无情,则又何味焉。 ——钱穆 《中国文学论丛》

  《旅行者早餐》读后感(六):关于美食:一场非同寻常的文化盛宴

  文/初晓   若是第一次听这个词“旅行者早餐”,你应该会想象这是旅途中,一顿丰盛的早餐,应该很美味!这样想的确无可厚非,只因这个词似乎带着美好,可若知道它究竟是怎样一种食物,只怕你要望而却步了。关于美食的书籍的确不少,但若跟文化与笑话联系在一起,估计就不常见了。   《旅行者早餐》就是一本将食物与文化和笑话联系在一起的书籍,它是作家米原万里的美食美文随笔集。关于书中讲述的美食,主要是作者米原万里在游走欧亚大陆时,记录下的让人捧腹大笑的美食,这是一次特别的舌尖之旅。为何如此说?只因为书中的并非都是美食,比如“旅行者早餐”可就不是什么好吃的食物!

  《旅行者早餐》读后感(七):不吃就太浪费了

  细数我们的五官,大概没有比味觉更私密、更保守的感觉了。每次试图和身边的人安利自己所尝过的某一道味,苦于文字的表达太苍白无力,往往无疾而终。后来发现一个小技巧,在描述时配合手舞足蹈与表情的夸张,听者或会因为感受到你的热情与真诚而似懂非懂,终于发出缓慢的一声——“哦”。但那还是不够尽兴。因此一直很佩服能将私人化的味蕾体验生动呈现在文字中的人,而米原万里就是这么一个在文字中都能“拍桌而起”的吃货。按她自己对人的两种分类:“为活着而吃饭”的“悲观主义哲学家”和“为吃饭而活着”的“现实主义者”,她必然是属于后者,乐观讴歌人生的现实主义者。

  米原万里在西伯利亚

  《旅行者早餐》读后感(八):在路上

  彼得·维尔与亚历山大·格尼斯在《亡命俄国料理》中写道,“将人们与故乡牵系在一起的线有很多,比如灿烂的文化、伟大的人民、光辉的历史。然而,最结实的那一根线牵系的是灵魂?不,其实说到底是胃。这已经不是线了,而是一根绳子,一根坚固的绳缆。”饮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独特标签,也是民族文化恒久不变的化石。多少人在异国他乡,怀念着千里之外的祖国。故乡不仅牵挂着异乡人的归乡之心,也牵挂着他们的胃。

  “人要为了活着而吃饭,不要为了吃饭而活着。”这句话据说是先贤苏格拉底所说,而作者却恰恰相反。读了《旅行者早餐》,发现作者米原万里是一个正儿八经的吃货。为了魂牵梦萦的童年美食,可以跨越不同的国家一一品尝,只为找回童年的味道。

  为了工作,作者要奔波于世界各地。为了吃,作者一直在路上。只有一个资深的吃货,才可以把自己吃的经历写成一本趣味十足的书。介绍美食,介绍关于美食的奇妙故事。

  又是一本在旅行中读完的书,不知道为什么,这种体验总会让我想起杰克·凯鲁亚克的《在路上》。我喜欢在旅行中读书,这些书不仅标记着我走过的城市和乡野,也丈量着我精神世界的扩容和灵魂空间的跃升。

  有人说,要么读书,要么旅行,身体和灵魂,总要有一个在路上。我想带着两者一起上路。

  《旅行者早餐》读后感(九):白肉鱼清淡甘甜

  自己对早餐有种别样的执着,看到书名中有“早餐”二字,想都没想就点开了简介。封面像童话,内容却旁征博引,许多轶闻也是第一次知道。看完才知道作者早逝,实在惋惜。

  “甘甜”似乎是老一辈人们爱用的食物形容词。在我的认知中,甜的菜肴只有甜玉米、西红柿等蔬菜(有时还直接做水果吃),而我又十分讨厌在饭桌上吃到甜的菜肴。家中的长辈经常将鱼、虾和贝类海鲜形容为“甜”,我却从来尝不出。

  现在发现,我不觉得甜,也许是因为早已习惯了油盐酱醋,吃的时候基本凭着加在菜肴中的调味品下饭,至于菜本身,不过是一种口感的载体。而在他们生活的年代,肉食本来就少,调味品自然也没有现在丰富,鸡精、蚝油更是不可想象。稻田里捞上来的田螺,加一把路边随处可见的紫苏叶翻炒,就是小孩们最喜欢的下饭菜,香味能叫人把舌头都吞掉。没有加多少油盐的白肉鱼,是肉便珍贵放到嘴里恨不能多嚼几口。“甜”是小孩子味觉宫殿中稳坐宝座的国王,遇到好吃的鱼肉,用“甜”来形容也就理所当然。

  我可真羡慕长辈们,肉食贫乏的年代里,快乐来得如此简单,衣食无忧的现在,仍能在日复一日的饮食三餐中尝出返璞归真的甘甜。活到这把年纪,每天只管吃喝唠嗑,吃饭成了每天的头等大事,所谓“为吃饭而活着”,一定是快乐无忧的吧。

  《旅行者早餐》读后感(十):「为吃饭而活着」并不可耻

  有个男人在森林里遇到了熊。熊马上质问男人:

  “你是什么人?”

  “我是旅行者……”

  “不,旅行者是老子,你是旅行者早餐。”

  ——米原万里《旅行者早餐

  ———————————————————

  前段时间看阿城老师的随笔集《常识与通识》,里面第一篇文章名为《思乡与蛋白酶》,将家乡的美食与“民科”相结合的讲述方式令人印象深刻,看得我口水直流,相比于深夜在朋友圈发美食图,不得不承认还是文字最有感染力。而谈到美食,古往今来都是文人骚客不吝笔墨的话题,钱穆先生在《中国文学论丛》中就曾总结过:“《中庸》言:‘莫不饮食,鲜能知味。’饮食乃人生中最现实者。孟子曰:‘饮食男女性也’,是矣。然饮食贵知味,人生现实中之味则在情,今所谓人情味是矣。苟无情,则又何味焉。”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旅行者的早餐读后感摘抄  旅行者  旅行者词条  摘抄  摘抄词条  读后感  读后感词条  早餐  早餐词条  
美文

 谈态度

 针对于不同的事物,不同的人都持有不同的态度。倘若说心态与度量是两种不同的属性,那么最先居于判断事物好坏与否的关键就是态度。    有人会问:“什么是态度”,这...(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