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读书(19)

  读书19 苏东坡的诗歌

  苏东坡一生足迹遍及当时中国的重要郡州,远至西北地区,海南儋州。他把写作当作日常的功课,而且一直坚持到晚年。他多方向前代诗人李白、杜甫、韩愈学习,晚年更爱陶诗。比之散文和词,苏诗的题材更广阔,风格也多样。

  苏东坡终生从政,他更重视文学的社会效用。他曾写一些反映人民疾苦,遣责官吏贪鄙、关心国家命运的诗歌。在【荔枝叹】中,他愤怒控诉了唐玄宗、杨贵妃的罪恶。在【许州西湖】中,他指责了地方官不顾连年灾荒强行为了春游而发动民工开湖。他当地方官时,从儒家勤政爱民的思想出发,做了一些对人民有利的事情。在【元修菜】【秧鸟歌】【河复】等诗歌中,抒发了他对人民生活和生产的关心。后来他屡经贬嫡,在艰难的生活中不得不为自己的衣食而劳动,从而进一步缩短了他跟人民的距离。他在贬官海南时和少数民族相处得比较融洽。“农夫告我言:不使苗叶冒,君欲富饼饵,要须纵牛羊,再拜谢苦言,得饱不敢忘。”“华熹两尊合,醉笑一欢同。”这些诗句表现了诗人可贵的思想感情。然而,苏东坡毕竟是生活在封建社会比较稳定时期的士大夫,他的思想还有比较保守的一面,未能更深刻地反映劳动人民的痛苦和统治阶级的残暴。他早期写了一些政治讽刺诗,反映了新法推行的流弊,有很多夸大失实之处,在政治上起着不良的影响,如人们传咏比较多的【山村五绝】和【吴中田妇叹】等。

  苏东坡在军事上主张增强实力,巩固边防,抵抗辽和西夏侵扰,并认为金棉络虏是最下之策。他的诗歌【和子由苦寒见寄】【祭常山回小猎】【阳关曲】等,表现了诗人要为国破敌的雄心壮志。但他在【获鬼章十二韵】里,却又主张以宽厚的态度对待被俘的西匈首领,并戒边将要戒骄戒躁,提出“振重西关将,奇功勿再要”的忠告,流露出他重视民族团结和关心国家命运的思想。在苏诗里,数量最多,对后丗影响最大的是许多抒发个人感情和歌咏自然景物的诗歌,如【游金山寺】。

  【游金山寺】是诗人因反对新法后出任抗州通判途经镇江时写的一首诗,诗人从天寒的沙痕联想起江潮的彭湃,从长江的到海不回暗伤自己的宦游不归,给人一种深沉而豪迈的感觉。最后从江心炬火假托为江神的见怪,流露出自己对宦游的厌倦情绪。


  诗人的【有美堂暴雨】“游人脚底一声雷,满座顽云拔不开。天外黑风吹海立,浙东飞雨过江来。”【和子由中秋见月】“明月未出群山高,瑞光十丈生白毫。一杯未尽银阔涌,乱云脱环如崩涛。”【大风留金山二日】“塔上一铃独自语,明日颠风当断渡。朝来白浪打苍岸,倒射乾窗作飞雨。”把平常的景物写得那么精致动人。

  又如诗人的【新城道中】“东风知我欲山行,吹断檐间积雨声。”【安国寺寻春】“卧闻百舌呼春风,起寻花柳村村同。”【知鲁元翰少卿知卫州】“桃花忽成荫,茭麦秀已繁,闭门春日尽,唯有黄蜂喧。”又把日常生活写得那么美好可爱。

  诗人在东坡开辟荒地时,就想起细雨中的秋尖稻叶上的露珠,秋收时的霜穗,象玉粒一样的新米饭,这些诗表现了诗人联想的敏捷,对生活的热爱和乐观,给人一种“触处生春”的感觉。这首先是诗人生活在北宋中叶,劳动人民在暂时安定的环境中,创造了大量的财富,社会上出现了繁荣的景象,使诗人在接触到生活中的一切都容易引起美好的幻想。苏东坡的诗有时能结合生活中所接触的情景,表现他对事物的新见解,而不失诗的韵味,如下面两首小诗。

  其一

  已外浮名更外身,区区雷电偌为神。

  山头只作婴儿看,无限人间失箸人。

  其二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离开放电的云层越远,听到的雷声就越低,从不同的方位可以看到山的不同面目,这本是生活中的现象。但诗人却从此引申出具有一定意义的哲理。所谓“雷霆之威”对于一个不以个人的生命、名利为重的人是不起作用的,局外人有时会比局中人更容易看到事物的真象。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读书  读书  读书词条  读书词条  
小说武侠

 龙惊江湖(63)

 “这可使不要,姑娘剑下留人,她可是我师妹呀!”他被大师兄的双掌挡住去路,一时间难以分身外援。与此同时,他的额头上惊出一层冷汗。  “有我陆谦在,岂容得你放肆?...(展开)

小说连载

 被诅咒的秘密(上)

 引子    “不!不!!!不!!!”我又一次从梦中惊醒过来。最近老是做噩梦,梦中总有出现那个人,看不清他或她的面孔,他总是在梦中追逐我,空荡荡的走廊,似乎是医...(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