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漸行漸遠的背影

漸行漸遠的背影

—— 寫於父親節

題記:所謂父子一場,記憶深處,無非是,兒時騎在父親的肩上;後來,父親老了,兒子頂多注意到他的背影。 

父親走了50年了,母親去世也5年了。

父親死于67年動亂中,我沒有看到他的遺體,只見過據說是他的骨灰盒,我不知道那骨灰盒裏是不是裝著七尺偉男?但確是永遠見不到父親了。

父親走後,家裡還有80有餘的公公,母親一直守著,支撐這個家。她含辛茹苦,拉扯我們七姊妹,在那缺吃少穿,連溫飽都難得的年代,我不知道她受了多少累,吃了多少苦,遭遇過多少折磨,但七姊妹確是被她拉扯大了。

可等我們大了,能過上好日子了,能讓她享受了,她就老了,老得不需要什麼吃的,不需要什麼穿的,不需要什麼錢用的,越老越瘦,瘦眼枯見骨,最後好比一盞燈,油盡了,燈熄了。

她一聲不響地走了。

當她落氣,眼睛一閉,雙腳一伸,撒手人間的時候,我意識到,生我、養我的不但父親,母親也沒了,這個世界上最愛我的人都沒了。

我想再盡一些孝心,想要孝敬父母的機會都沒了……

當親鄰費力拉開我們七姊妹,給她穿是壽衣的的時候,我,一個上了年紀的人,嚎啕大哭……

她有錢,妹一數,兩萬五千四百七十六圓九角。

“還有她的陪嫁,耳環、手鐲、戒指、項鏈、頂真……就給她作陪…”阿嬸打斷我的話,“人走了,捨也不要了,留著給你們作紀念吧。”

原來我給母親的錢,她都存起來了,很少花。

這才記起她的話:“你不要寄錢了,我不要錢,老人家不存錢,在鄉下,衣服有女兒添,糧食有你老弟給,蔬菜可以自己可種,沒什麼需要花錢的。”

這讓我好內疚。

這讓我感到一種莫名的失落、失怙、失恃?

曾一段好長的時間,一個人呆呆地望著父母親的遺物……

當我走進廚房,那是母親為我親手做飯的地方。有人說,“廚房裏走了雲南路”我不知道母親為我填飽了多少飢腸轆轆的歲月,可曾有一種印象,有母親的孩子,吃的有,或一盤螺螄肉,或兩個荷包蛋,或幾片火腿……即使最困難的時候,也是我讀高中的時候,總是包裏裝滿了我喜歡吃的什麼苞米、花生、紅薯、毛豆、幹塘小魚……舌尖給母親的感覺總是滿口留香。

當我走進書房的時候,那是父親讀過的《幼學瓊林》《古文觀止》、稗官野史,用過的《康熙字典》,還有一道臨帖筆墨研。父親能寫一手好字,每當過時過節紅白喜事,村鄰四方都請父親的留墨。他對我說:“讀書需習字,習字需臨帖,臨帖需尊帖,尊帖需重骨架,然後姿勢、執筆、起筆、行筆、收筆乃至運墨多了,自有講究。不過讀書習字從崇高、崇遠、崇嚴,古有雲:‘取法乎上,僅得其中;取法乎中,僅得其下;取法乎下,其下下矣’。”學生說“我的蠅頭小楷,萬字如一”得益於父親嚴教,又想後來讀書多多,而雙目不患近視,每臨桌,正經危坐,心靜如水,那讀書做學問的較真,莫不源於父親日叮習染。父親早逝,沒有給我留下什麼財物,還留下一家九口的生計重荷,可他給我留下了不怕苦,不怕累,不怕難的倔強性格,堅韌、嚴厲、執著的行事風格,質樸、節儉、善良的人格,精神給父親的感覺總是彌久沉香。

當我走進臥室的時候,那是我出生的地方。打開母親嫁妝,有一個樟木衣櫃,那是她娘家陪贈,內中有父母穿過有補丁的遺物,還有耳環、手鐲、戒指、項鏈、僅頂真……僅一枚銀質頂真就讓我浮想聯翩,夜不能寐。

那是一枚怎樣的頂真啊!

銀光錚亮,如果沒有長時間的磨礪,怎能閃現出那樣璀璨奪目的光芒?

我曾做過《一枚頂針》,算是母親的縮影。

只可惜,我讓兒子看,讓孫子看,他們都好像很平常,原因是他們無法理解我們那個時代的艱辛,都可以凝聚在那頂真上。

那是“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歲月。 

一件衣服,至少要穿九年,大人穿過,晚輩穿,哥哥穿過,弟弟穿,姐姐穿過,妹妹穿……衣能避寒就行! 

有一回,腳下的大妹子上山砍柴,胸前掛了一個大洞,弄得妹子哭了回來。母親安慰說:“不要哭,也許是提醒我,女孩子大了,上衣需要添點什麼。”母親一個晚上,在妹子上衣的窟窿處,疊上一塊布,繡了一朵玫瑰花! 

第二天,母親跟大妹子穿上那衣服,要她在鏡子前瞧瞧,她笑了。

妹子,15歲,高挑、紅潤、秀氣,水靈,穿上母親繡上玫瑰的上衣,更精神了。

弄得姐妹們都誇,母親把大妹子打扮得更漂亮了。

原來母親也會繡花。

母親出身於知書達理的大家閨秀,不但識字,而且針上細活兒,像紡線、縫衣、繡花都會。她對男孩子要求,是苦其志、勞其心,困其身,耕讀為本;可對女孩子要求又不同了,她說,“窮養男,女養富,家裡沒有條件,要創造條件,讓女孩子心細、女紅、溫柔、知書達理。”後來四個妹妹,有點空閒,就嚷著母親教繡花,如今四個妹妹還繼承母親風範,尤以大妹子,繡出來的被套、枕頭、鞋面,可以說:“山水分遠近之趣,樓閣待深邃之體,人物具瞻眺生動之情,花鳥極綽約讒唼之態。”其巧妙精微,粲然若許,無不是母親的影子。 

我還保留了母親給我做過冬的棉鞋。那鞋底很厚,雖然不能說“千層底”至少也要幾十層吧。那是晴雨都要穿,鞋底薄了,不保暖還會滲水。半寸多厚的鞋底,都由碎布層層疊起,每層都用漿糊粘連,然後用密密的針線穿鑿,上面縱橫排列著數百上千個針眼。你能想像,這項溫暖的工程裏,母親的手承受著多大的逼力,多少傷痛?針引著線,在承受撫養我們一家的艱難日子裏,在母親的頂針裏,在頂針的密密凹坑裏,填滿了多少傷?多少血?多少痛?

母親付出多多,而享受少少?

可母親就悄悄地走了,留下那一枚頂針,留下那寄情物,留下那深深的愛戀。

讓我時時看到她的影子,不,那是捧出一顆恬退、隱忍、堅韌、耐勞眷眷的心!

今天是父親節,可父母都走了。

悄悄地,不帶走一片雲,走了!

讓我怎樣表達這個感恩載德的日子?讓我拳拳的心怎能承受?

子欲孝而娘不在,孩兒,睹物思人,怎不落淚! 

哎,所謂父子(母子)一場,記憶深處,無非是,兒時騎在父親的肩上;後來,父親老了,兒子頂多注意到漸行漸遠離去的背影。 

而今,老之已至,杜甫有詩:“莫自使淚苦,收汝淚縱橫,眼苦即見骨,天地總無情。”

我怨天了,世間最留戀的親情,怎麼如雲似夢?怎麼那樣短暫只是短暫?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漸行漸遠的背影  背影  背影词条  漸行漸遠的背影词条  
真情

 真实可怜悲哀故事

 1998年8月24日,一场特殊的追悼会在山东嘉祥县后中庄举行。死者申春玲是一位年仅16岁小姑娘,但她却享受了这个村最高的葬礼规格,她的三个哥哥穿上了为父母送葬...(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