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故事里的人生(26 大树、小树与小草)

  一棵伟岸的大树,生长在丛林中。它的树冠极力向上,高高地超出并遮蔽着周围其它的树,以求吸纳更多的阳光雨露;它粗大的枝干极力向四周伸展着,推挤着周围的小树,努力占据更大的生存空间,以求最大限度地舒展自己的身体和呼吸最新鲜的空气;它的根系粗大而四通八达,深深地扎在地下,并极力向四周延伸,尽可能地不给周围小树的根留下余地,以求从大地中吸取更多的水分和养分。在大树的旁边,有几棵瘦弱的小树,在艰难地挣扎着,它们的枝干细瘦而脆弱,叶子小而薄并有些枯黄,它们一天只能从大树枝叶的缝隙中享受到一点点阳光,从大树粗壮的根系边吸吮到一点点水分和养分。

  小树愤怒地盯着大树:“你已经足够强大了,为什么还要限制我们生长?!”

  大树漠然看了看那几棵小树,冷淡地说:“对于我来说,你们的生长永远是我的威胁。”

  就在这时,春风将一些草籽吹落在大树下。没几天,这些草籽就从泥土的缝隙中伸出幼嫩的小脸,羞涩地轻摇着身姿,张望着这个庞大的世界。一滴又一滴露水从大树肥厚浓绿的叶子上滴下来,滋养着正在蓬勃生长的小草。

  草儿抬起头:“大树先生,谢谢您的帮助!”

  “哈哈哈哈……”大树浑厚的笑声在丛林中回荡:“别客气,这是我轻松可以做到的,你们只管放心地长吧,不管发生什么事,我会尽我的一切力量帮助你们的。”

  小草感动得几乎要流出了眼泪。它们蔓延生长着,终于长成了一片嫩绿如茵的草坪。春夏季节,它们蓬蓬勃勃;到了秋冬时节,它们将枯黄的茎叶化作泥土,归还给大地,把生命的根深藏在厚厚的白雪里冬眠。到了第二年春暖花开,它们又不失时机地钻出来,把大地染得嫩绿。年复一年,它们不知疲倦地演绎着它们的生命故事。

  见此情景,一直没有作声的小树不解的问:“你疯了吗?为什么那么卖力地生长?”

  小草回答说:“我不能辜负大树先生的希望。”小树嗤之以鼻,摇头冷笑:“它很吝啬,你看他把我们挤成这样,我们都快无立足之地了。”

  “但它为什么友好地对待我们呢?”小草问。

  “因为你们的生长不仅不会对它构成威胁,反而还会养护它脚下的土地,使它生存的土壤变得更加肥沃。”

  终于有一天,暴风雨来了,飓风怒吼着横扫丛林,伟岸的大树几乎被连根拔起,树干折断了,枝杈横躺在大地上,而它身边的几棵小树却安然无恙地站在那儿。奄奄一息的大树呻吟着问:“这么大的风,你们怎么没有被吹折?”小树高兴地说:“有你硕大的身躯挡住了飓风,我们当然就安全了。”

  作者感言:大树与小树之间,体现了自然界优胜劣汰、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生长在同一空间的大树和小树,需要共同的资源,而这些资源是有限的,谁能获得更多资源,谁就长得又快、又壮、又高。大树凭着自己高大的优势,几乎占据了所有的生存资源,所以,小树只能在饥饿中挣扎。

  物竞天择,优胜劣汰的丛林法则是自然界的必然现象,这是因为,整个自然界的生存资源在总数上是有限的,甲占有了,乙就得不到。因此,为了生存和繁衍,生物之间必然会出现有我没你、有你没我的殊死争夺。在争夺中,实力不强的一方或者因失去生存资源被淘汰,或者就成了生物链上上一级生物口中的食物,就是我们常说的“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虾米吃淤泥”。

  而大树与小草之间,则体现了自然界中的另外一种现象,即生物之间的互利互惠关系。自然界中,不光是殊死的争夺和血肉模糊的弱肉强食,也有彼此给予和互利互惠的合作共赢。犀鸟站在犀牛背上,啄食咬噬犀牛的寄生虫,帮助犀牛消灭了敌人又填饱了自己的肚子;色彩绚丽、每个柔长触觉上都长满了毒刺的腔肠动物海葵,让小丑鱼居住在自己的缝隙里,保护小丑鱼不受天敌的袭击,而小丑鱼则吃掉了海葵身上坏死的组织和寄生虫,并通过游动清除了海葵身上的淤泥杂物,使海葵能够蓬勃生长。请看燕千鸟与鳄鱼和谐共处的一幕:

  一条大鳄鱼气喘吁吁地从河里爬上岸,张开大嘴,四处张望。细细的水流沿着它黝黑而粗糙的脊背淌下来。鳄鱼打了两个饱嗝,懒洋洋地躺在河滩上。忽然,从一棵树上飞下一只小鸟,“嘤嘤”叫着,轻盈地落在鳄鱼的大嘴旁。鳄鱼张开大嘴,龇着白生生的尖牙,非常高兴地让小鸟跳进嘴里,任它自由自在地在口中跳动。小鸟在鳄鱼稀稀落落的牙齿中间跳来跳去,用尖利的喙啄食塞在鳄鱼牙缝里的肉屑残质和生长在牙缝里的蛆虫。原来,这只小鸟是在为鳄鱼剔牙和清理口腔卫生。这种娇小的鸟叫“燕千鸟”,又叫“牙签鸟”或“鳄鸟”,它主要以啄食鳄鱼牙缝里的残肉和蛆虫为生。而鳄鱼也离不开燕千鸟,如果没有燕千鸟,鳄鱼就无法剔除牙缝里的杂物和生长的蛆虫,会导致口腔溃烂和牙齿腐蚀坏掉。大鳄鱼张着口、眯着眼,静静地躺在地上,让燕千鸟侍候得舒舒服服;而燕千鸟也因此饱餐了一顿。吃饱喝足,燕千鸟轻巧地从鳄鱼口中跳出来,站在鳄鱼的脊背上,嘤嘤啼叫,与鳄鱼告别,然后振翅飞进丛林。大自然中,所有的鸟兽都畏惧凶残的鳄鱼,而燕千鸟却因此和鳄鱼成了最好的朋友。

  至于大树在暴风雨中被折断,也是一种自然现象。它不仅说明大树有“树大招风”“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的软肋,同时也证明丛林中的强弱地位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在生存环 境变化的过程中,生物的强弱地位也会相应发生变化。

  我们之所以通过大树、小树、小草以及犀鸟与犀牛、小丑鱼与海葵、牙签鸟与鳄鱼等动植物的生存、生长关系,简要介绍了自然界的丛林法则、互惠原则和变易规律,是想借此说明,人类也是地球上的一个物种,它源于自然界,但没有脱离自然界,而且也永远脱离不了自然界,因此,自然界优胜劣汰的丛林法则、相互依存的互惠原则和强弱转换的变易规律仍在人类社会中发挥着作用,不可小觑。人类应该怎样对待自然界的丛林法则、互惠原则和变易规律呢?其正确态度和做法有三:

  正确态度和做法一:人类要努力弱化和消除优胜劣汰的丛林法则。在漫长的人类历史中,物竞天择、优胜劣汰的丛林法则,一直主导着人类社会。先民们知道,在生存资源有限的前提下,只有强者才有支配权,才有话语权,才有选择生存资源的优先权,因此,自人类诞生以来的近百万年中,为了争夺生存资源,小到个人与个人、村落与村落之间,大到部族与部族、国家与国家之间的流血争斗,从来就没有间断过,数以百亿计的人为此喋血,这是人类的大悲剧。在二十世纪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法西斯头目希特勒就公然宣称:“我要用德国的剑为德国的犁取得土地!”这就是丛林法则给人类制造的罪孽。令人庆幸的是,社会发展到今天,随着科技进步、经济发展和世界日益国际化,人类越来越清醒地意识到,“丛林法则”的血腥应该休矣!所以,弱化和消除丛林法则,有助于人类和平。

  正确态度和做法二:人类要积极倡导和光大相互依存的互惠原则。毋庸讳言,利益之争和矛盾是永恒的,但永恒的利益之争和矛盾化解并不一定必须采取血腥的方式,现代理性告诉人类,为了人类的生存和延续,人类必须放弃两败俱伤的相互厮杀,取而代之的则应是“和而不同、合作共赢”的互惠原则,人类之间的利益竞争,完全可以通过人性化、人道化的方式解决。所以,人类应该高扬自由平等和公平正义,在这个地球上,人与人、团队与团队、民族与民族、国家与国家之间,无论贫富强弱,都应该相互尊重,平等相处,都应该在协商合作的基础上兼相爱,交相利,无相害。高扬自然界“互惠原则”,是人类的福音,是人类避免自我毁灭的必然选择。

  正确态度和做法三:人类要遵循自然界中强弱转换、新旧更替的变易规律,不断革故鼎新。当今时代,人类对“变易规律”的认识,已经形成自觉,谁都知道,世间万物都遵循产生、成长、发展、壮大、衰老、死亡的规律,无一幸免。生死是相对的,强弱是相互转换的,没有永恒。但人类对此并不消极,人类从万物“生生灭灭”和“强弱转换”过程中,悟出并懂得了“辞旧迎新,除旧布新”的道理,人类明白,只要始终坚持“日新之谓盛德”原则,不断弃旧创新,人类所必须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就会源源不断地被创造出来,人类就会在创新中过上新生活。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故事里的人生  小树  小树词条  小草  小草词条  大树  大树词条  人生  人生词条  故事  故事词条  故事里的人生词条  
随笔

 奶奶

    零晨两点我醒了,因为我又梦见了远在农村住的奶奶。我想我又该回家了......    ...(展开)

随笔

 西师纪事

 川内的天气时温时雨,似乎算不得夏,也划不入秋。正是在沸腾中开始冷寂,在冷寂中积淀丰盛的时节。就在今日,我们才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次全天军训。  之前的阴雨天...(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