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幸运人生之幸运的母亲4

    艺园的老师在给孩子讲了故事之后也会布置家庭作业,就是让孩子回家后讲给家长听,然后要家长记录下来。显然这对于家长而言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不过,我还是每一次都真实地完成了。所谓真实,就是儿子怎么讲,我就怎么记,从不去分析他复述的故事里面有没有矛盾,即使故事里有明显的错误,我也不会去更正而照述记录。至于结果怎样,自然由老师去评判。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让儿子从小就保持一个真实的自己,无论是对还是错,都是他自己的。真实,对于孩子来讲,是最最宝贵的!如果因为我们作家长的某一冲动的念头,而让孩子从此失去真实的话,那就真正是得不偿失了。

      我总是希望儿子能顺其自然地长大!由于艺园的园长曾不止一次地讲过,艺园跟实验小学——市里唯一的一所五年制学校有过约定:凡艺园毕业的学生愿读实小的都开放绿灯,而且我们的户口与实小同属一个派出所辖区。因此我从来也没有考虑过要让儿子过早地进入小学阶段学习,因此而让儿子在幼儿园读到了六岁半。谁曾想,那年实小换了校长,新任校长对在前任校长期间发生的约定来了一个不置可否。而这时又发生了户口问题——我们的户口在那一年突然被归属到了另一个派出所辖区,根据现有的规定,儿子就只能就读一所六年制的小学,这样的话,加上学前班,儿子就要到十三岁半才能从小学毕业,这个小学毕业的年龄让我很难接受。所以,还是只有把希望寄托在园长与实小新校长的重新协商上。经过园长的最大努力,校方终于同意接收两名编制外的艺园学生——儿子和一位艺园老师的孩子。园长担心夜长梦多,于是干脆直接把两孩子送进了小学一年级。

          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自信心是最最重要的!而对功课或者说学习的胜任,是最有利于孩子自信心的培养的。尽管我并不主张给孩子进行提前教育,但对于别的孩子已经进行过系统学习的内容,我也希望儿子不要显得过于陌生,因为陌生不仅容易掉队,而且容易导致自卑心理的产生。所以,尽管园长多次给我讲,艺园大班的教材与学前班的教材并无差别,但我仍然担心儿子到时候跟不上小学一年级的进度。因此,在儿子从幼儿园毕业的那个假期,我买来了拼音磁带及教材对儿子进行了一番恶补。白天儿子在家里看教材听磁带,下班后我就对儿子进行听写默写的练习。直到儿子把教材上的所有字母顺写倒读如流,我才终于放下一颗悬挂着的心。 

    (十二)重要一步

          进入小学,可以说是孩子人生路上的第一个里程碑,因为它大大区别于以娱乐为主教育为辅的幼儿园。这首先表现在时间观念和纪律观念上。上学不能迟到,放学不能早退,没有正当的理由也不能随便请假,每节四十五分钟的课,要认真听老师讲,不能随便说话,发言要举手,不能东张西望,不能随便离开自己的坐位,没有特殊的理由不能随便上厕所,……,有太多的时间太多的纪律要遵守,无论触犯到了哪一条,都有可能会面临这样的局面:轻者被点名,扣操行分,重者当场就被老师提溜出来,或站到教室后面去听课,或逐到老师办公室去背书,或遭处罚去劳动多长时间,或被勒令请家长到学校。无论遭受到哪一条处罚,对于完全没有心理承受能力的孩子而言,我以为,都是对孩子稚嫩心灵的一种伤害,也很容易挫伤孩子对老师的信任感,对学习的积极性。由于儿子是从幼儿园直接进入的小学一年级,没有学前班那一段,所以,为了避免儿子受到类似这样的待遇,至少是在儿子一年级的第一学期,几乎在每天上学的路上我都会不厌其烦地告诉他一些注意事项。好在儿子的记忆力和适应能力还比较强,而且,无论在学校里尤其是班上发生了什么事情,无论是跟他有关还是无关,在放学的路上或回家以后,儿子都会象新闻发言人一般告之于我。这样,即便是儿子在学校或班上遇到什么不开心的事情,我也会及时了解,从而使我能够及时地对儿子进行有利于身心健康的引导,帮助孩子去正确对待,而不至于挫伤孩子的学习热情。     

          在对待孩子的学习问题上,我的理念就是:让儿子带着快乐的心情去学习!只有心灵健康的孩子才更容易学会以乐观的积极的心态去面对身边的人和事!但是,要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呢?孩子心灵的成长应该就象树苗的成长一样,尽管树苗在长成参天大树之前很难抵御狂风暴雨的侵袭,但它的成长需要阳光也不能缺少雨露!因此,要促进孩子的心灵健康成长,就不能让孩子永远象是温室里的花朵,而应该让孩子去经受一些风雨,经受一定挫折的考验。只有经过风雨的人,才知道怎样在风雨中驾驭自己的小船!当考验来临的时候,家长唯一能做的应该是引导孩子怎样去面对考验,而不是去替代孩子承担考验。  


          如果说幼儿园时期孩子的心理活动还处在懵懂状态的话,那么,从小学阶段开始,孩子对身边的人和事就渐渐产生了真正属于自己的看法——只是那时的他们尚处年幼更多地受到大人们的左右而没有显露出来而已。我曾因自己的稚嫩而对老师产生数十年隔阂的教训,令我终身难忘。因此,我不希望儿子重蹈我的覆辙,我希望从一开始就能引导儿子以人性的观点去看待在老师在同学身上的一些表现,引导儿子尝试自己的问题自己解决。  

          上学一段时间后,儿子告诉我说,班主任胡老师好象特别喜欢某些同学。我想了一下,觉得这样告诉儿子比较妥当:“花园中的园丁,天天给园中的花苗浇水,大多数花苗都开了花,有的还开出了很美丽的花,而有的花苗却总是不开花,这个时候,园丁会怎么做呢?”“这就象农民种庄稼,把种子播进地里之后就要经常地施肥除杂草,辛辛苦苦一年下来,有的种子经过发芽生长开花结果结出了许多的粮食,而有的种子却没有结果,这个时候,农民又会怎么做呢?”“学校里的老师,就象花园里的园丁、地里操劳的农民,而你们学生呢,就象花园里的花苗、播进地里的种子,老师不辞辛苦地向你们传授知识,当然希望你们能掌握到所学的知识——就象花园里的花苗开出美丽的花朵,地里的种子结出许多的粮食一样!老师对你们掌握知识的情况,现阶段就只能通过你们平时的作业情况、期中和期末考试的成绩来了解。所以,对于平时作业认真,考试成绩好的学生,老师自然就会更喜欢一些。你想想,你们老师特别喜欢的那些同学是不是这样的呢?”儿子想了一下回答说:“是的。”我知道这些话,足以让儿子明白自己应该怎样去做了。 

           一年级上学期快结束的时候,儿子告诉我班上要发展那学期的最后一批少先队员,可是没有他。因为根据胡老师告诉学生们的入队条件,儿子不仅觉得自己够条件,而且还觉得自己比有些快入队的同学无论是学习还是表现都要好,却没有他,听出儿子的语气中多少有点泄气,我就对他讲:“你表现好肯定是没有错的,所以妈妈希望你能继续保持!你觉得有的同学有些方面还不如你,而胡老师是综合了所有的课任老师的意见,是不是应该比你一个人的看法要全面一些呢?还有就是,你不是你们班年龄最小的吗,也许是因为入队名额的限定,只好让你们年龄小的同学后一步入队呢。所以完全不用担心,入队只是迟早的事情!”听了我的话以后,儿子的心情很快就多云转晴了。第二学期开学不久,儿子就高高兴兴地戴上了红领巾。  

          有一天放学的时候,儿子告诉我当天在班上发生的一件事。儿子课间操完毕后回到教室,发现自己放在抽屉里的书包外面有一支钢笔——不是自己的,正在他纳闷是怎么回事的时候,就有同学告状到胡老师那里说儿子偷他的钢笔。胡老师马上随那个同学到了儿子课桌前,责问儿子为什么要偷别人的笔。听到这里我心里很是生气:老师怎么能够不问青红皂白就随随便便地使用“偷”这个词呢?我压住怒气用平静的口气问儿子:“你是怎么回答的呢?”儿子讲:“我说‘我没偷!。我回到教室才发现的。而且,如果是我偷的,我怎么会把它放在书包外面呢?’”我接着问儿子,胡老师听了这话以后怎么说的,儿子讲老师听了他的话以后,就没再追究这件事情。虽然我觉得老师在处理这件事上颇有失策,但我更看重儿子为自己做的那么一个澄清事实、还已清白的合理辩护,而且事情也得到了制止,所以,我也就让它很快地过去了。过了大概一个学期,就在我刚刚为儿子买了一把旅行剪刀的第二天,儿子又告诉我一件事,说有同学告状到胡老师那里说儿子偷他的旅行剪刀,而胡老师又象上一次那样去责问了儿子儿子回答说是妈妈给他买的。尽管这一次老师听了之后也没有再追究,但我却不能再坐视不管了。当然我不能去学校当面责问老师,那样做也许会泄我一时之愤,但终究会给方方面面都造成不利的影响——这样的例子新闻曾作过无数次的报道。所以,我用一种很平和的语气给胡老师写了一张字条——告诉她那把旅行剪刀是我和儿子一道在哪一天的什么时间什么商店哪个柜台买的,我让儿子带给老师。儿子回来后讲,胡老师没有再说什么。从此以后,儿子直到小学毕业再也没有遇到过类似的事情。  

          据说现在师范院校的学生都要学心理课程,不知学不学有关心理方面的语言课程——我觉得这个课程很重要,尤其是对于小学教师更为重要。教师教书的目的是育人,育人应该从育心开始!也许是小学教师任务繁重,也许是小学学生还不太具备语言的反驳能力,相对于初中、高中阶段的学生,我发现小学教师针对学生的用语似乎更为随便。不知道小学教师想过没有,有些文字是不应该随便使用在小学生身上的,因为那些可能是教师在一时激愤之中随口溜出来的语言,有些时候会对学生造成终身的心理伤害。比如说,“偷”字。所以,作为家长,我尤为不认同在孩子身上随便地使用这个字。大概二三年级的时候,有一天儿子告诉我说:他们班有一个同学被学校勒令退学了。我问为什么呢?儿子说老师讲的那个同学偷了学校阅览室里的图书。又是一个“偷”字,这是儿子就读这所学校以来我第三次耳闻了——难怪老师用这个字如此的随便,原来学校也这样!这个学生我见过所以有些印象,家里面好象比较富有,所以经常把孩子打扮得西装革履的,照其他孩子们的说法,就象小老板一样。因此我对儿子讲:“说那个同学‘偷’书,太严重了!你看那个同学平时穿的,吃的,和我们看到的他爸的那身装束,他们家象是没有钱的样子吗?”儿子回答:“不象!”我接着又讲:“肯定是他的家长只注意给他买好吃的和高档服装而很少,甚至可能就没有给他买过教科书以外的书籍,因此那些书才会如此吸引他,因此他才会看到了就舍不得松手,而完全忘记了学校的规定,竟把它们私自拿回了家里。他这样做当然是不对的,但是说他偷,还是太重了。这件事就到此为止,你也不要再和同学们议论了。”儿子答应后,我又讲:“通过这件事也提醒我们,无论什么东西,无论自己有多么的喜欢,不是自己的,一定不能归为己有!一定要记住这一点!”同时,我在心里面也在为那个孩子祈祷:但愿他的家长从此能吸取这个教训,真正做到从心上去关心自己的孩子!也但愿那个孩子不要因为这个跟头而不能正常成长!  

   (十三)力所能及

          尽管我极力地鼓励儿子为班集体做好事,但我只在儿子力所能及的范围内鼓励他,而不主张,甚至阻止他为了得到老师的表扬去争取那些他自己力所不及的事情。也许老师的初衷是好的,因此,为了节约班费,老师时不时地就会布置一些孩子们只有通过家长才能完成的功课以外的任务。而这些任务,即便是那些有能耐的家长也难免会紧锁眉头,更何况那些只会自掏腰包的家长自然少有心甘情愿去办的。然而,老师每一次下达的任务却没有完不成的。终于有一天,儿子高高兴兴地给我“争取”到了复印全班的复习资料的任务——给我来了一个措手不及!因为我从没想过要在这方面给儿子打下预防针,所以,只好先硬着头皮代儿子完成这第一次的“光荣”任务再说。任务完成以后,我对儿子这样讲:“你积极争取为班集体、为老师做事,没有什么不对。但是象今天这种你自己不能办到,而只能由爸爸妈妈代劳的事,你应该事先征求一下爸爸妈妈的意见,而不能搞先斩后奏似的做法!这样的事就到此为止。以后,妈妈希望你是去争取你自己能办到的事!”我这样说了,儿子也这样去做了,但只保持了一段时间。有一天,儿子又领到了一个任务,也许是因为类似的任务太过频繁让许多同学的家长也激流勇退了,也许是本身这次的任务就比较难办,所以老师一直没有落实下去,看着老师失落的表情,儿子只好又一次的先斩后奏。这一次是制作原子印章,我再也沉不住气了,先就劈头盖脑地给儿子一通批评,待我心里的气顺了些后,还是只有想办法。最后是麻烦到了我的一个前辈才把这个差事了结。儿子也终于从这件事中悟到了点什么,从此再也没有到老师那里去争取他自己力所不及的事情。 

          其实,回想起我自己上小学时给同学带圆片片的行为,我也很能理解儿子为什么会那么做。因为让自己引人注目,并不是成年人的专利,而是一个人从很小很小的时候就可以因周边环境的影响而产生的一种下意识。像当年的我和小伙伴们宁愿因衣裤兜、书包的频频磨破挨家长的责骂也要乐此不疲地为同学带金属圆片片,不也就是想赢得同学们羡慕的眼光,赢得更多同学的亲近吗?这种下意识,如果只是此一时彼一时地时隐时现,到也不会对人生产生什么不好的副作用。但如果这种下意识被人为地不断激发,不断地膨胀,则就有可能会对人生产生不利的影响——使人逐渐变得浮躁起来,虚荣起来。所以,在孩子的人生起步的时候,家长首先要给孩子灌输并强化的理念就是:脚踏实地!从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做起!  

          对学龄孩子而言,只有学习,才是他们,也应该是他们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所以,我对刚刚入小学的儿子这么讲,后来儿子读初中,上高中的时候,我也是这么对儿子讲:只要是学校开设的课程,你都应该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把它学好!既然学校这样安排,一是说明你们需要学习,二是说明你们能够学习。所以妈妈希望你能尽力而为!这一点,儿子基本上是做到了,所以,从小学到高中毕业,儿子几乎没有偏科现象。也许是因为没有偏科的情况,儿子的学习,相对于其他的同学,一直显得比较轻松。  

          大概在小学二年级的时候,儿子因班上有同学奚落他除了校服没有见他穿过什么新衣服而愤愤不平。记得我当时是这样对儿子讲的:“你的那些同学,可能是因为他们的父母比爸爸妈妈挣得钱多,所以可以经常给他们买新衣新裤。这能说明什么呢?最多只能说明他们的父母比爸爸妈妈有本事,或者说他们的父母比爸爸妈妈运气好进到了经济效益好的单位工作,但怎么也归不到这些同学名下呀!所以,你就这样对他们说,我不和你们比谁的父母有本事,要比就比我们自己!比我们谁的学习好!”我这样讲的目的是想通过这件事情,告诉儿子这样一个道理:自己的事情,就得靠自己做!而且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取得的成绩,才能真正赢得别人的尊重!我并不在意儿子当时是否就能完全懂得这个道理,我只是希望儿子能照我的话去做,我只是希望儿子做了之后能在一个较短时间内就可以体验到一种快乐。因为这种快乐既有助于他今后去进一步懂得这个道理,更有助于我今后对儿子的引导。不久,儿子就高高兴兴地告诉我,班上没有同学再那么讲他了,因为那些同学在学习上比不过他。这种既可促进儿子学习,又可平定儿子心绪的一举两得的做法,是我在引导儿子的过程中使用得最多的方法。 

          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有好的、有利的一面,也有坏的、不利的一面。只是,我们常常会因受到自己身临其境时的心绪的影响而总是只看到了事物的一面,却忽略了甚至于忘记了事物的另一面,因此而造成我们对事物的不客观评判和不理智对待。家长的这一遗漏,不仅容易养成孩子的单向思维,还容易导致孩子的心理偏激。虽然人们常说:“经常沐浴阳光的人心里也会充满阳光”然而,生活却常伴有阴雨连绵的日子。所以,作为家长,我们不仅要让孩子享受阳光,还要教会孩子去享受风雨,只有这样,才能让孩子得到有利身心健康的成长,才能让孩子随着不断的成长做越来越多力所能及的事情。 

    (十四)学习入门

          小学,作为孩子人生的第一个里程碑,更主要地表现在,它是培养孩子自信心的第一个摇篮!  

          孩子自信心的培养是一个渐进的过程。父母、老师以及长辈的鼓励与肯定,在孩子还没有形成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之前,是孩子树立自信心的主要来源——只是这种作用或者说影响力会随着孩子心智的不断成熟与完善而逐渐淡出在孩子心目中的主导地位。在孩子上小学以前,也许是初为人之父母的喜悦,或者是孩童的天真烂漫让早已忘却自己童年的家长们的眼睛成天只看得到自己的孩子,而很少与别的孩子进行比较,因此觉得自己的孩子是世上最完美的孩子;也许是幼儿园里的老师们不存在因孩子的原因影响到自己工作成绩的评比,因此老师们眼中的孩子个个都象花朵一般美丽可爱,也因此这个阶段里的孩子很容易得到家长和老师的鼓励与肯定。然而,这样的雨露滋润在孩子进入小学以后,却常常会在一种不知不觉的状态下逐渐减少甚至不翼而飞。据我观察,之所以发生这样离奇的现象,其主要原因应该归咎于:作父母的对自己的孩子缺乏足够的信心和足够的耐心!  

          从小学开始,学校以及学校里的老师,就不会再象幼儿园那样“只问耕耘,不问收获”了,而是既要问耕耘,更要问收获。所谓收获,最为直观的莫过于学生的学习成绩,其次就是学生平时的表现,诸如上课是否认真听讲啦,是否积极举手发言啦,课堂作业和家庭作业的完成情况啦,是否当上班干部啦,等等。学生与学生之间自然就有了比较,自然就有了竞争,老师也自然会比较喜欢那些表现好的学生,自然会比较偏向那些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在对待学生的态度,对学生的评价,甚至对学生家长说话的语气上也自然会有了区别。老师的这种明显的有择重点的情绪,必然会在家长们的心里引起不小的波动。尤其是那些望子成龙的家长,那些从来都以为自己的孩子与众不同的家长,必然会特别地奢望自己的孩子能天天都得到老师的特别关照;而那些爱孩子爱得一塌糊涂却从不知道怎样去了解自己孩子的家长,也必然会以老师对孩子的评判作为自己对孩子的了解——而很多时候,老师在对某个孩子的表现进行评判时实际上是针对班上所有具有那种行为表现的学生而言的。俗话说:人生九子,各有不同。何况是从各个不同的家庭里面出来的孩子,则更会存在着千差万别。所以,有适应能力强的孩子,就会有适应能力较弱的孩子;有活泼好动的孩子,就会有文静木讷的孩子;有语言表达能力强的孩子,就会有不善于言词的孩子;……。孩子们的这种性格上的差异,自然会在学习及学校生活中有不同的反应,尤其是在较短的时间内,这种反差会比较大。尽管如此,也并不能说明某种性格的孩子学习就肯定好或肯定差。如果这个时候,家长对自己在学校里表现得暂时欠佳的孩子,缺乏信心和耐心,必将导致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会越来越得不到阳光雨露的滋润。  

          所以,要培养孩子对学习的自信心,让孩子永远把学习当作是一件快乐的事情,作家长的必须要对孩子抱有足够多的信心和足够多的耐心!尤其是在孩子暂时陷入学习的困境,或表现不如人意的时候,不能失掉家长的爱心! 

          记得小学一年级的时候,数学中有心算的内容。儿子从来没有过这方面的练习,所以刚开始的时候与其他同学,特别是那些心算能力强的同学相比就差出一大截,这自然在数学老师的眼中就不能算是好学生,所以更不能有一点过错。有一次数学老师布置学生让家长买一本练习册,儿子却把这事忘得一干二净,许多天过去了,班上大部分同学都买了,只有包括儿子在内的少数几个学生还没有,就被老师点了名请家长。又过去了几天,儿子才小心翼翼地告诉我数学老师让家长去学校。我去了学校见到数学老师,她正在与一位学生家长亲切交谈,我向她问好并自报家门的时候看见她一副爱理不理的样子,我恭恭敬敬地站在旁边耐心等候。好不容易等到数学老师与那位家长告别,她一脸严肃地转过头来,用一种很不耐烦的口气告诉我那本册子在哪里能买到,然后便用一种很压抑的语气对我罗列了儿子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后来我又单独见过这位数学老师一次,那一次的缘由是儿子屡次不完成家庭作业。但最让老师生气的好象不是因为这个,而是老师在课堂上点名叫儿子当数学课代表——这理应是一件很值得自豪的事情,可是儿子竟当场表示他不当。老师没想到:竟然会遇到这样的学生!真是气不打一处来!的确,直到数天后我再次恭恭敬敬地站在老师面前的时候,她似乎仍然余气未消。不过那次我到是积极地配合了老师把一直站在旁边一声不吭的儿子好好教育了一顿。 

          对于儿子学习上的暂时跟不上趟,我是心急口不急。因为学习本身,就需要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而相对于其他同学来讲,儿子在心算方面本来就起晚了一步,所以,目前存在有这样的差别应该是正常的。况且,儿子刚刚踏进学校之门,对学校里面的一切,包括老师、同学,教室课堂,书包课本,甚至课桌课椅,都充满了好奇心,因而,对于学习的热情也更多的是来自于对学习的好奇而不是对学习的兴趣,更谈不上对学习有着持之以恒的热情和主动性。而且孩子的这种好奇心也很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而被彻底地破坏掉。因此,如果这时的我不能有效地控制住自己的急躁情绪而让它表情化,则极有可能从负面影响到儿子对学习的好奇心。所以,第一次见过老师之后,我只是就心算方面的情况向儿子作了了解,回到家中,我就课本中的题对儿子进行了测试,从而基本上可以肯定儿子在心算上存在的问题并不是因为计算而仅仅是由于速度,我明白这个问题的症结在于练习太少。所以,我就借助扑克牌对儿子进行练习,很快地儿子心算的速度就得到了有效的提高——虽然仍然不能名列前茅,但至少在班里已属于中上水平——至少,我不用担心会因此而挫败儿子对学习的热情了!用扑克牌进行心算,是我们学生时代一种经常性的玩法:二十四点。所以,从心算开始,直到儿子学全了加减乘除后,我们仍用扑克牌玩了较长时间的二十四点。应该说这种玩法也间接帮助了儿子提高计算的能力。  

          第二次见到老师的时候,也许是儿子以为自己的成绩已经不错了——这一点从老师点名要他担任课代表一职也可以得出,所以,尽管老师数落他的过错时他一声不吭,但他的脸上却流露出很不服气的表情。所以,我在这个过程中,反复向他强调一句:“老师这样批评你,说明老师还希望于你,而不愿放弃你!”很久以前——我读小学甚至初中高中的时候,总以为受到老师的批评,是一件很不光彩的事情,所以总想按照老师的吩咐把一切事情尽最大努力做好,所以在老师眼里,我一直还能算是一个不错的学生!而今天我才体会到,对于学生,最可怕的事情,不是受到老师的批评,而是遭到老师的放弃!所以,尽管儿子的第一个数学老师第一次给我留下不太愉快的印象,但她还能第二次这样的批评儿子,我真是从心底里感激她!由此也看出她是一个尽心尽责的老师!也许正是因为她有这样一颗爱心,学校认为她更适合教低龄学生吧,所以,三年级以后儿子他们班就换了数学老师,我也再没机会见到这位外冷内热的刘老师。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幸运人生之幸运的母亲4  幸运  幸运词条  母亲  母亲词条  人生  人生词条  
随笔

 你欠缺的不是机会

 不要怨恨冷漠,岂知,其中阅历多少薄凉。不要背后谈谁狠心背影,孰知,经历多少坎坷方得安逸。    岁月凝重,历尽多少不为人知沧桑换得今日安然。人情世故也曾经折磨...(展开)

随笔

 人生感触(二、扎好根基篇13至1...

 13.干事得先练紧的干  世界是丰富多彩的,又是充满着诱惑的。在这大千世界里,同时吸引着人们去干的事情是很多的——这就是通常所见到的一个人常常同时有需要去干或...(展开)

随笔

 给80后30个忠告

 1、一个年轻人,如果三年的时间里,没有任何想法,他这一生,就基本这个样子,没有多大改变了。    2、成功者就是胆识加魄力,曾经在火车上听人谈起过温州人的成功...(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