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家长要培养孩子的安全意识

生活中,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意外,而家长又不可能随时陪伴着孩子,因此家长要培养孩子的安全意识。

1.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让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能有效地躲避伤害。例如,让孩子不孩子不捡食不明来历的食物,拒绝陌生人提供的食物,可防止被拐带;有了饮食前吹一吹、摸一摸的行为习惯,可以避免烫嘴、烫手,防止误吃东西;孩子养成靠边走、跑、右行的习惯,碰撞同伴或受车辆撞碰的机会旧会大大减少;轻开门窗、轻拿、轻放桌椅的行为,能使幼儿避开门窗桌椅边棱,可免遭磕碰的皮肉之苦。这些都是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家庭和幼儿园应相互配合,对幼儿进行教育,并长期坚持、反复强调。

2.培养孩子健康的体魄

拥有健康体魄的孩子,在遇到危险时反应会比较敏捷,灵活性强,能及时采取自救方法;对于那些体弱的孩子本身平时就不太爱活动,当遇到危险时反应慢,灵活性差,动作不协调,容易受到伤害。可见增强孩子的体能是提高孩子自护能力的重要途径。

家长应常带孩子加强体育锻炼,以增强孩子的体质。如:带孩子去野营、跑步、打球和跳绳。以增强孩子的身体素质,让他们在各方面都能够达到灵活、机敏、协调的动作,从而有效地避免意外伤害。

3.培养孩子的应变能力

日常生活中,家长也可以为孩子创设一些情景,来培养孩子具有灵活机智的应变能力。这些应变能力一般表现为:周围环境的变、突如其来的事件等,教孩子要在这些环境中能够提高警惕,灵活机智地应变。如:玩耍时不小心摔倒了应马上请求他人的帮助;遇陌生人答话,大声叫爸爸妈妈;在超市、公园等地方和父母走散了,可找那里的叔叔、阿姨或警察帮忙等。总之,家长应为人为地创设一些问题情境,引导孩子想出各种自救方法从而使孩子掌握一些基本的应变能力。

4.以多种形式促进自我保护意识的发展

家长可以通过报纸杂志、电视以及让孩子亲眼所见由于不注意安全而导致灾难的事例,从而丰富孩子的社会经验,向他们讲述一些安全知识,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本站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家长要培养孩子的安全意识的常识都了解了吧,另外本网还有很多关于儿童安全教育方面的知识,感兴趣的可以继续关注,以便让孩子可以更健康快乐的成长。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家长要培养孩子的安全意识  家长  家长词条  意识  意识词条  培养  培养词条  孩子  孩子词条  安全  安全词条  
儿童儿童便秘

 桑麻丸能治儿童便秘吗

便秘在儿童人群中较为普遍。由于便秘,粪便在肠道内滞留时间过久,产生的氨、硫化氢、吲哚、亚硝胺等有毒物质不能及时排出体外,被吸收进入血液,对机体组织造成一定的危害...(展开)

儿童儿童被拐

 儿童被拐骗后如何报警

现如今拐骗孩子的事件发生的越来越多,孩子被拐骗后最好的方法就是报警,向警察求救。那么儿童被拐骗后如何报警呢?下面和本站关注下吧。要让孩子知道父母的姓名,工作单位...(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