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如何预防红薯黑斑病

薯块染黑斑病初病部呈圆形或近圆形凹陷膏药状病斑,坚实且轮廓清晰,中部生灰色霉层或 黑色毛状物,严重时病斑融合成不规则形。病菌深入薯肉下层,使薯肉变成黑绿色,味苦。病部木质化、坚硬、干腐,那黑斑病的防治方法有哪些呢?清除残枝败叶,集中烧毁以减少浸染源;选用抗病品种;加强栽培管理,增加植株的抗病性,注意排水、降低湿度;用50%的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10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或75%的百菌清1000倍液,或80%代森锌500倍液,7-10天喷1次,根据情况确定喷药次数,一般2-3次,那么如何预防红薯黑斑病呢?

1.严格执行检疫制度。严禁从病区调运种薯、种苗。

2.选用无病种薯。可采用以下几种途径和方法得到无病种薯。

(1)无病留种田。要求秧苗、土壤、粪肥不带菌,并注意防止农事操作传入病菌。因此必须作到:①采用高剪苗,结合药剂浸苗,或在春薯蔓上剪蔓插植夏薯。②留种地要选3年未栽种甘薯的生地。③留种地收获的种薯,要单收、单运、单藏,收获运输工具及贮藏窖物应不带菌,必要时可用药剂消毒。④注意粪肥不要带菌。

(2)精选种薯。种薯出窖后,育苗前要严格剔除有病、有伤、受冻的薯块。

(3)安全贮藏。留种薯块应适时收获、严防冻伤,精选入窖,避免损伤。种红薯入窖后进行高温处理,35~37℃4昼夜,相对湿度保持90%,以促进伤口愈合,防止病菌感染。

3.培育无病壮苗。

(1)种薯消毒。实行种红薯消毒,清除所带病原菌,方法有:①温汤浸种:薯块在40℃~50℃温水中预浸1~2分钟后,移入50℃~54℃温水中浸种10分钟,水温和处理时间要严格掌握,注意上下水温应一致,对新品种处理后应进行发芽试验。浸种后要立即上床排种,且苗床温度不能低于20℃。②药剂浸种:可用45%代森胺水剂、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88%乙蒜素(402抗菌剂)等对种薯进行药剂处理。

(2)尽量用新苗床育苗。用旧苗床时应将旧土全部清除,并喷药消毒。施用无菌肥料。育苗初期,可用高温处理种薯,促进愈伤组织木栓化的形成,阻止病菌从伤口侵入。高温处理是在种薯上床育苗后,保持温床34℃~38℃,以后降至30℃左右,出芽后降至25℃~28℃。也可采用间歇高温(顿水顿火)育苗法,即种薯上床前,一次浇足水。种薯上床后,将温度迅速上升到34℃~38℃,保持4天,以后炕温保持28℃~30℃。拔苗前,降温至20℃~22℃。以后每拔一次苗浇足一次水,并将温度升到28℃~30℃。实行高剪苗,获得不带菌或带菌少的薯苗。苗床(炕)上的春薯苗,要求距地面3~6厘米处剪苗栽插。将剪取的苗再密植于水肥条件好的地方,加强肥水管理,然后再在距地面10~15厘米处高剪,栽插大田,此为二次高剪苗。有的地方从春薯田中剪取薯秧栽夏薯,也是一种高剪苗的防病措施。育苗过程中,可用药剂喷床法和药剂浸苗法防治黑斑病。药剂有:70%或5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浸苗时,要求药液浸至秧苗基部10厘米左右。

4.选用抗病红薯品种。

5.加强红薯栽培管理。实行轮作换茬,增施不带病残体的有机肥,及时防治地下害虫。

以上是本站小编介绍的如何预防红薯黑斑病的内容,如果大家还想了解更多关于黑斑病的知识,那就继续浏览本网生物灾害安全小知识库的内容吧。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如何预防红薯黑斑病  黑斑病  黑斑病词条  红薯  红薯词条  预防  预防词条  如何  如何词条  
灾害窗户防风

 戴近视镜能防风吗

近视眼镜是一种为了矫正视力,让人们可以清晰看到远距离的物体的眼镜,目的是为了使眼球的睫状肌保持一定的调节能力。那么戴近视镜能防风吗?风灾有哪些常见风型呢?下面本...(展开)

灾害草原火灾危害

 火灾对草原的害处

冬春季的干旱易引发草原火灾。自2000年以来,由于全球气温的不断升高,导致北方地区气候偏旱,林地地温偏高,草地枯草期长,草原火灾有增长的趋势。那么,火灾对草原的...(展开)

灾害灭叶蝉

 如何自己动手消灭叶蝉​

叶蝉发生最适宜的气温为28℃左右,田间相对湿度75—90%。一般自6月份气温稳定上升后,虫量显著增多,到7—8月高温季节,发生量达高峰。凡夏秋高温干旱年份,有利...(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