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飞龙鳞,见过吗?清热解毒,润肺止咳。可用...

飞龙鳞(螺厣草)

来源产地

为水龙骨科植物伏石蕨的全草。

全年均可采收,洗净,晒干或鲜用。

生于树上或潮湿的岩石上。分布云南、贵州、广西、广东、福建、台湾、湖北、湖南等地。

别名石耳垂、石瓜子、瓜子莲、猫龙草、镜面草。

原形态

小型蕨类。根茎细长,横走,淡绿色,疏被鳞片,鳞片粗筛孔,先端钻状,下部略近圆,两侧不规则分叉。叶疏生,二型;不育叶近无柄,或柄长2-4毫米,近圆形或卵圆形,基部圆或宽楔形,长1.6-2.5厘米,宽1.2-1.5厘米,全缘;能育叶柄长3-8毫米,舌状或窄披针形,长3.5-6厘米,宽约4毫米,干后边缘反卷;叶脉网状,内藏小脉单一不分叉。孢子囊群线形,着生主脉与叶缘间,幼时被隔丝覆盖。

性味功效

《全国中草药汇编》

甘、微苦,寒。

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润肺止咳。用于肺热咳嗽,肺脓肿,肺结核咯血,咽喉肿痛,腮腺炎,痢疾,淋巴结结核,衄血,尿血,便血,崩漏;外用治疔疮肿毒,皮肤湿痒,中耳炎。

《中药大辞典》

甘微苫,寒。

清肺止咳,凉血解毒。治肺痈,咳血,吐血,衄血,尿血,痈肿,疥癞,跌打损伤,风火牙痛。

《中华本草》

辛;凉;微苦。

清肺止咳;凉血止血;清热解毒。主肺热咳嗽;肺痈;咯血;吐血;衄血;尿血;便血;崩漏;咽喉肿痛;腮腺炎;痢疾;瘰疬;痈疮肿毒;皮肤湿痒;风火牙痛;风湿骨痛

【归经】

肺;肝;胃经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18g,鲜品60-120g;或捣汁。外用:适量,捣敷或研末调敷;或煎水洗;或绞汗滴耳。

【注意】

寒凝者慎用。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飞龙  飞龙词条  润肺  润肺词条  清热解毒  清热解毒词条  止咳  止咳词条  可用  可用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