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探军情超亡魂、祈福愿驱邪灵,变了味的孔明灯

孔明灯从发明到现在已经有一千八百年的历史,经历了岁月的洗涤和年轮的蹉跎,渐渐的形成了一种物质和精神的文化即孔明灯文化。孔明灯也称为天灯、文灯、平安灯等,在历史的长河中其用途发生了诸多改变,在唐朝以前孔明灯主要用作传递军事信息和超度战死沙场士兵的灵魂的工具,宋朝以后主要用作祭祀神灵和祈福祈愿,"变了味"的孔明灯,越变越"喜庆",并在以后的发展中其功能也变得灵活多样,其传递的文化价值也愈加深刻和丰满。

孔明灯因军事而生,逐渐融入当地风尚

1.点点明灯入星河,追根溯源淮南子

孔明灯的科学原理放在当今十分容易解释,孔明灯由灯罩和支架组合而成,灯罩由薄薄的蜡纸糊成,支架也是采用较轻的的竹签,在支架中间放入燃料,点燃燃料,燃料产生的密度较小热空气将灯罩里的空气排出,当热空气完全充斥在灯罩里时,周围的空气就会将灯体抬升,从而升入空中。而在中国古籍中最早记载这一热力学原理的是西汉时期刘安所著的《淮南子·万毕术》。

在《淮南子·万毕术》中记载:“取鸡子, 去其汁,燃艾火纳卵中,疾风,因举之飞。”

诸葛亮

意思是在鸡蛋的蛋壳里点燃燃料,就能将蛋壳飞入空中,也许正是诸葛亮看到过《淮南子》中的记载,所以才能够在危机关头,灵机一现,发明出来了孔明灯来使其脱离危险的境地。

2.数点虹灯缀夜空,散入星辰思卧龙

孔明灯相传是由三国时期的诸葛孔明发明出来,用作传递军事情报和求救信息,当年诸葛亮被围困在平阳,大军当境,孤立无援之时,诸葛亮算准风向,借助孔明灯将求援信息传递给增援部队,从而化解敌军围困的危机化险为夷。

因此有人为了纪念这位鞠躬尽瘁、忠心不渝的伟大传奇人物,便在特定的节日里放飞孔明灯,表达对诸葛亮的敬仰和崇拜之情。如今在四川平乐,这种借孔明灯传达对古代圣贤的敬仰之情的活动渐渐的形成了当地的文化特色和风土人情。

四川平乐孔明灯的历史渊源。早在三国时期,平乐便是蜀国的军事重镇,距今已有两千多年历史,相传平乐孔明灯是由诸葛亮发明的。平乐孔明灯制作工艺已成功申报为成都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平乐燃放孔明灯的习俗可推至清末,初是为了纪念诸葛亮,到现在逐渐演变成了一种节庆仪式,平乐每逢春节、清明、端午、婚嫁喜庆等时候,百姓也会燃放孔明灯以求平安幸福。如在春节燃放孔明灯以表达心愿时,在灯的主体部分写上“和和美美,团团圆圆”等 ;在表达对新婚夫妇的祝福时写上“白头到老,永结同心”等。

清朝侦察队

历史中的孔明灯用用于侦查敌情、祈福驱邪

1.烽火戍边关,明灯探军情

战争一方面给人们带来巨大的苦难,但另一方面也会促进技术科技手段的运用。如前文所述,孔明灯第一次亮相就是运用于军事之中,汉唐时期,战事频发,在此期间孔明灯被用来传递军事信息以及探测天气的风向和风速,从而取得天时地利人和的最佳战机。

其后,虽然孔明灯能在战争中发挥很大的作用,但是由于当时人民的思想技术和科技水平的落后,孔明灯在战争中的作用并没有得到很大的提升。直至西方科技文明将“孔明灯”的原理运用时制造了热气球。孔明灯在战争中发挥的作用才得到一次质的提升。而中国的第一支空军队伍就是运用孔明灯原理制造的热气球组成的气球侦察队。

中国的第一支空军—大清气球侦察队成立于1908年湖北陆军第八镇。相继其他地方新军也成立了气球侦察队,从此中国空军最原始的雏形就诞生了。谈及气球侦察队成立的前因后果还应追寻到1905年。

莱特兄弟

时任湖广总督的张之洞受当时航空思想的启发,从日本购来两只“山田”式热气球,并在湖北检阅新军时进行了气球放飞表演。在当时热气球已经可以飞至几百米高的高空中,可以用来搭载人员窥探地方的军事军情,也可以居高临下的对地面部队进行指挥。热气球用于军事战争得到了清政府及各路新军领导者的认可和支持。

当时为了加强热气球的军事运用,清朝政府特地颁布了《陆军气球预备法》,陆军大学堂甚至编印了一本《气球学》来培养士兵掌握和运用热气球的机理。尽管清政府高度重视热气球在军事上的运用,但在实战中并未真正的发挥出其作用。

后来莱特兄弟发明了飞机,各国抓住这个千载难逢的时机,大力发展飞机在空中的军事作用,渐渐的热气球在实战中的军事作用被更加灵活的飞机所取代,而墨守成规的清朝政府却对此无动于衷。因而之前成立的大清气球侦察队也在与飞机的较量中失去其有的优势,大清气球侦察队也渐渐的淹没在历史长河之中。

二战热气球

2.佳节祭祖祈福愿,灯火如昼驱邪灵

宋代国泰民安时,当时称孔明灯为“天灯”,因此在宫廷里,放天灯还要举行盛大的祭火大典,然后用取回来的圣火点燃写有祝福。因此他们又称天灯为“祈福灯”或 “平安灯”。流传至今在广西客家傣族人民常常会在重要的节日中放飞孔明灯来传达祭祀先祖,祈福祈愿的心愿。

广西客家孔明灯。傣历新年的夜晚,客家人会把一个巨大的椭圆形火球放入空中,这种火球傣语叫做“贡匪”, 译成汉语为“灯”或“火球”, 其实它 和汉族的“孔明灯”原理相同,只是叫 法不一样,客家人不仅在节日的时候释放孔明灯,而且在亲人亡故的殡葬大礼上也通过释放孔明灯来祭奠死者的灵魂使其灵魂得到安息。

每年的正月十五即元宵节也称之为上元节,在这一天人们都会在晚上放飞孔明灯,一方面为了祈福祈愿,希望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另一方面众多的孔明灯将黑暗的夜空点亮的如同白昼一般,通过如此来驱除藏匿黑暗里的邪灵,使其远离人间。从而使人们免遭痛苦灾难的侵袭。

孔明灯蕴含火图腾的崇拜和信仰

1.明灯徐徐划长空,薪火相传满人间

经过近两千年的文化积累和世世代代的传递发扬,孔明灯文化渐渐的在各个地方形成不同的特色和文化分支,孔明灯文化也由之前的单一形式发展为类型各异,百花齐放的文化风格。

在四川平乐孔明灯文化节主要展示的是对先贤名士的崇高敬仰,表达了对诸葛亮一生的功绩的赞颂。因此四川平乐地区的孔明灯文化主要传承了三国蜀地的文化特色。在海南台湾地区每逢重要节日也有放飞孔明灯的传统。

这种传统习惯,由大陆居民在迁徙到海岛时传承下来,文化内涵也在民族之间的融合中得到发扬和深化。如海南文昌、万宁、儋州一带都有扎孔明灯的传统,在特殊的日子里他们会一起放飞孔明灯来表达愿望和祝福。在文昌当地的方言“天灯”与“添丁”同音,因此当地的人民会将这谐音中美好的愿望通过放天灯来表达人丁兴旺,子孙满堂的心愿。

台湾的平溪每年的元宵节都会聚在一起放孔明灯,这一风俗习惯已经有了两百多年的历史,在当地机构的宣传下,每年都会有几十万人来到此地放飞孔明灯,渐渐的形成了当地的文化产业,成为带动当地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的一股力量。

2.文化深意要探索,精神内核要传承

孔明灯近两千年文化的发展形成了繁荣多样的文化,各地都有蕴含各地不同风土人情的文化特色。其中包含人类对火图腾文化的信仰及对飞天梦的探索。

平溪元宵会

孔明灯文化的精神内核之一是人类对火图腾的崇拜和信仰,火作为一种神圣的资源,无论是东西方神话传说都对其赋予的神圣的含义,火作为上天赐予人类的礼物,很大程度上促进了人类的发展历程,使得人类在残酷的大自然中得以存活。在重要的节日里将孔明灯升上空中,通过这种仪式把上天赐予人类的礼物,再次返还给上天的神灵表达了人类对神灵馈赠的感恩之情。

孔明灯另一个精神内核为人类对飞天梦想的探索和实践,飞天梦是人类从诞生以来一直存在的,神话中的嫦娥奔月、诗词中的羽化成仙都表达人类对天空的美好幻想。而孔明灯的产生就是人们对于飞天的一次实践和探索。以及孔明灯上经常绘有嫦娥奔月,双龙戏珠等飞翔遨游的贴画,也间接表现了孔明灯文化中蕴含的飞天文化和精神。

总结

孔明灯起源于汉唐至今已有近两千年的历史了,其衍生出来的孔明灯文化也愈发多样。孔明灯的用途也从之前的通报军事信息及祭奠战士亡灵,转变为祈福祈愿、寄托美好、怀念故人的多种用途。孔明灯文化在随着时代发展的潮流中其表现形式和内容变得越来越丰富,孔明灯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里面蕴含了人类对火图腾的崇拜和信仰,包含了广大劳动人民对飞天梦的探索和实践。

参考文献

1. 《孔明灯文化的历史演变》

2. 《唐市孔明灯吉祥语的文化投影》

3. 《中国最早的空军——大清气球侦察队》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孔明灯  孔明灯词条  驱邪  驱邪词条  亡魂  亡魂词条  军情  军情词条  祈福  祈福词条  
开店

 小米9怎么root解锁教程 获取...

[闽南网]2月20号小米9正式发布,一如既往的高配件平民价,吸引了一大批米粉的预定和购买。下面小编就来给各位小伙伴带来小米9root权限怎么获取的开启教程。感兴...(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