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优秀销售人员“看重”我们什么?你知道吗?

  很多公司抱怨:没有比招聘销售人员更困难的是事情了,公司一年到头不停的招人,但是就是找不到合适的人员,好不容易发现一个合适的,但多半谈不成。更令人恼火的是:不光是合适的不来,即便是我们降格以求,“将就”着招算了,但是发现那些“将就的”也不来。不光是这样,在费了很多力气终于有人答应来了,但到了报到的那天,又无声无息的消失了,连招呼都不打一个。就算是留下的人,很快又跑了,跑的时候仍然是无声无息,像突然蒸发了,无论怎么打电话都不接,全然没有一点诚信心。很多企业对招人似乎已经彻底绝望,不知道问题到底处在了什么地方,这个问题在820思想《为什么你“老招不到”销售人员》文章里讲过一些招聘程序的问题,这里,我们再探讨一下招人时的其他一些问题。

  招人不是“施舍”

  现在很多企业并不认为招人是平等的双向选择,他们嘴上这么说,但是未必真的这么做,他们更多的摆出居高临下的姿态,以审视者的姿态对待应聘的人员,这种状态造就了大多数企业,轻视招聘者的愿望,更多的将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受聘着。就拿招聘大学生为例。我们发现,很多企业在招聘每有任何工作经验的大学生的时候,仍然处处碰壁,分析结果与他们过分的忽略受聘者的感受有关。

  我们在招聘大学生时固执的认为,训练机会、晋升机会等等对招聘者是非常重要的,因此他们会反复的向应聘者表示,我们公司能够给他们更多的锻炼机会,如果你们能够在取得突出成绩的话,不排除会在短时间内得到晋升等等,这让应聘者感到有施舍之嫌,他们似乎是在说:你们寻找工作是非常困难的,这样的工作机会是非常珍贵的,其他的条件最好就不要谈了。但是经过调查,我们发现应聘的大学生,他们选择公司时所注重的方面与企业的的认识完全不同,他们似乎更看重诸如:喜欢这种工作、与目标相符、公司稳定性等这些要素,越是优秀的人员似乎更是这样,当然他可能由于生活所迫,不得已选择了某一职业,但是调查发现离职率很高。我们过分的自已为是,可能是直接造成不能说服对方的关键原因。

  

  优秀人员看重我们什么?

  大多数企业是不能与IBM、海尔、华为这样的中外驰名企业相比的,他们的品牌远远不能带来这样巨大的招聘优势。作为一般的企业来说,任何一个来到我们面前应聘的人员,如果合适,但却流失了的情况非常值得我们认真的研究。这个问题很简单,很多人是不可能都去著名企业去的,大多数人员会选择没有品牌的企业,也就是说,他们虽然没有留在我们这里,但是可能会留在相近的公司里面。为什么他们没有选择我们,而会选择其他公司呢?他们到底看重了那家公司什么?换个角度看,为什么这些销售人员会留在我们公司,他们到底看重我们公司什么,这个问题的研究,将极大的提高我们对人才的掠夺。

  经过调查,应聘人员往往看重诸如:公司的外在形象、公司的员工形象、招聘人员的水平、公司的产品领域、公司的品牌效应、员工的薪酬待遇等内容,在这些内容中前三项内容非常值得注意。

  第一,公司的外在形象

  公司的外在形象无疑对销售人员的直观感觉是有巨大影响的,良好的工作环境,对于任何一个有虚荣心的人来说,似乎更加占有优势,北京的国贸大厦以及北京国际大厦(巧克力大厦)内的企业,多半都是中小企业,真正的大型企业未必会租这样的昂贵的房子,但是正因为这样的外表,确实吸引了大批的应聘者,尽管这里的工资并不一定很高,起码我知道的就有很多企业的薪水应当是偏低的。

  第二,公司员工的形象

  一个应聘者当他走进一家公司应聘的时候,公司内部员工的工作状态,对于他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如果一个应聘者在走进办公室的时候,恰巧发现前台的小姐正在吃早点,这样的状态会给应聘者什么样的感觉,不言而预。所以很多的应聘者是通过观察其他的人员的行为,来获得对公司的认识的,这一点非常关键。

  第三,招聘人员的水平

  什么人去招聘对招聘的成功率有非常直接的影响,就象以前《为什么我们总是招不到人》文章中说道的,如果让一个人力资源的专员负责招聘,他们多半只能公事公办的完成任务,庸才、人才对他们来讲仅仅是不同的类别,所以他们给应聘人员留下的印象就是“官僚”。如果公司的高层,或者是能够说话算数的人亲自招聘,效果将大不一样,由于他们的沟通更加到位,同时更能耐心的发现他们所需要的人,无形中会极大的增加应聘者的信心及好感。

  以上三项是我们经常忽视的内容,而这些往往是外资企业非常重视的内容。我们的众多中国企业缺少资金、品牌,这是现实的情况,在短时间内无法改变,起码在招聘的时候无法改变,但是这三项内容是很容易做到的,做到了,销售招聘的效果就会有较大的改进。

  双方都满意的概率为5%

  不管怎么样,我们要对招人有清醒的认识,即便如我们上面说的那样去找人,但是能够两相情愿的不会超过5%,也就是说100个人里面,只有5个人真正的能够跟着我们走到底,这已经是非常高的比例了,这些真正留下的人,未来将成为公司的骨干,其他的人员,即便是招到了,从长远来看,他们仍然是匆匆的过客,因此在招人的时候,我们要放平心态,如果我们是善于改造人的企业,那么我们就会留下更多的人,否则,只能靠运气去碰了。《模压是训练系统》就是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很多企业认为销售人员是不值得培训的,因为他们的流动性很大,现在培训了说不定就会跑道竞争对手那里去,因此宁可不培训,事实上我们发现,越是培训的公司人员的流动性越小,越是不培训的公司流动性越大,正应了那句话“培训的代价高,不培训的代价更高”,因此光靠碰运气是不行的,我们需要做的是改造一批人。

  综上,通过对以上问题的分析可以看出:

  1. 招不到人,与我们对招人的理解有关;

  2. 应聘人看重的,与我们看重的是两回事。

  3. 我们不光要选人,还要改造人!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看重  看重词条  优秀  优秀词条  人员  人员词条  销售  销售词条  知道  知道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