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将军县里听山歌:兴国县积极开展群众文化活动

  

  徐盛久在吹“化角”。“化角”既是兴国山歌的乐器,又是道具。

  

  “跳觋”中保留了山歌的原汁原味。徐盛久父子是其中的佼佼者。

  

  在苏区干部好作风陈列馆,解说员用山歌生动讲解。

  

  山歌虽然转变了以往在山间野地相互酬唱的演唱传统,但爱唱山歌兴国人却将山歌融入了生活。94岁的老红军杨洪兴(上图)和老战士刘传其(下图)在唱山歌

  

  

  山歌唱词生活气息浓郁,给村民们带来了欢乐。

  

  县文化馆工作人员采集民间山歌

  

  山歌进入小学课堂。

  “哎呀勒,苏区干部好作风,自带干粮去办公。日着草鞋干革命,夜打灯笼访贫农……”在有“山歌之乡”之称的兴国县,人人是歌手,处处闻歌声。2006年,兴国山歌被列为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3月,通晓兴国山歌全套“跳觋”功夫的老艺人徐盛久入选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据载,兴国山歌“唐时起,宋时兴,世代流传到至今。”兴国山歌本来是山民们在田野山林相互唱和的歌。然而,宋朝中叶,一种叫“跳觋”的封建迷信活动从闽西一带的客家流传到兴国。跳觋有一整套独特的画符作法的程式,法师为了吸引更多的观众,把人们喜闻乐见的兴国山歌引入跳觋之中,兴国山歌由此进入了室内演唱,也随之出现了人物、情节、故事、表演,出现了有男有女的觋公、觋婆(男扮女装),而后,又逐渐深入到庙会、婚嫁、建房、祝寿等民俗活动中。至此,兴国山歌出现了两条平行发展的道路:一是山野田间的即兴唱和,另一种是职业歌师的室内娱乐山歌

  战争年代,兴国山歌成为战斗的号角,激励着千百万人参军参战,因而有了“一首山歌三个师”的佳话。如当时创作的《苏区干部好作风》等山歌,直至今天仍风靡全国。

  近年,兴国县加大了对传统山歌的挖掘整理采集力度。山歌文化工作者深入乡村,用3年时间整理收集了6万多首传统兴国山歌,编印了不同版本的《兴国山歌集》3集;成立了兴国山歌协会,创办了“兴国山歌报”;编印《兴国山歌乡土教材》3000份发至全县中小学,有的学校还评选了“校园十佳小山歌手”。该县还先后组建起3支山歌小分队,骑着摩托车,长年累月在农村巡回演唱。

  此外,兴国县积极开展山歌群众文化活动。除“重阳山歌节”和每月两次的“山歌情韵”演出外,还举办了赣粤闽桂客家山歌邀请赛,扩大了兴国山歌的影响力。同时,该县还加大对山歌的创新和发展,创作出了一批贴近生活的山歌新作。大型山歌剧《女人河》荣获我省第四届玉茗花戏剧节创作一等奖;大型山歌戏《山歌情》应邀晋京演出,一举获得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一批批充满泥土芳香的兴国山歌,以崭新的面孔出现在世人面前。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兴国县  兴国县词条  将军县  将军县词条  山歌  山歌词条  文化活动  文化活动词条  群众  群众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