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谢海泉:守着5斤小麦饿肚子

 

  谢海泉的童年相当坎坷:4岁父亲病故,6岁过继给大妈,12岁与童养媳成亲。

  童养媳比谢海泉大8岁,经常冲他发火,“不是打就是骂”。无奈之下,他逃了出去,找到亲生母亲。

  母亲无力养活他,哭着给他一只缺损了一半的碗和一根竹棍,说:“讨饭去吧。”

  但谢海泉没去讨饭。他靠给人带路挣的两个铜板,买来40个桃子去卖,又挣了两个铜板。两年后,他攒了3块半大洋,大妈才把他接回家,送去上学。

  学校里的邓老师讲:“以后我们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土地。”谢海泉惊讶得“稀饭都从嘴里流出来了”。没想到,1932年红军一入川,“土地真的分了下来”。

  第二年,红四方面军到达苍溪,谢海泉毫不犹豫地参加了红军。1933年,他任宣传队队长,随红四方面军31军开始长征。

  饥饿是长征留给他的最深印象。“一过雪山就断炊了。”谢海泉说,“那个时候还有5斤小麦,我把粮食袋牢牢系在腰间,开始过草地。”

  草地行军的第一天傍晚,谢海泉带着他的宣传队住进了一片森林。林内蘑菇满地,大家就采来烧着吃。

  谁知火光惊动了林中的野兽,四下响起一片虎熊的怪吼,战士们吓得连连朝天放枪。枪声未过,天色陡暗,顿时雷声震天,大雨倾盆。“好像天被我们打漏了似的。”他说。

  很快水已没膝,大家只得往树上爬。“才一会儿,树上就传来女战士的尖叫,好多战士吓得掉下树来——树上盘着大蟒蛇!”谢海泉说。

  以后的路越走越苦。腰带吃光了。路上拣的烂皮鞋也吃了。就连搞宣传用的鼓皮也不得不吃了……谢海泉动过好几次吃小麦的念头,“但我还是忍住了。草地过了肯定又是一场硬仗。到时找不到吃的就都完了。”

  终于,有一天他们看见前方有炊烟。“有人烟就有吃的”,谢海泉把那袋小麦从腰间解下来。

  “麦粒早就发黑生芽了。”谢海泉说,但大家还是你一把我一把,直往嘴里塞。他们已经断粮40多天了。

  出了草地,他们却一粒粮食也没找到。原来老百姓全被赶进了山,剩下的粮食都被胡宗南部队付之一炬,头一天所见的烟火,正是焚烧粮食产生的。

  “好在第二天,胡宗南的部队就打来了。”谢海泉的庆幸中透着几分幽默。当时,他们手中每人只有三四发子弹。

  上级命令,敌人到了工事前三四米才准开枪。战斗打了一天,红军不但缴获了枪弹,而且还得到了黄豆、玉米、小麦、土豆、面粉,甚至还有猪和羊!

  “现在的任务是,集中精力做好饭。”上级再次下令。

  “好多战士还没等到把水烧开,就把锅里的东西捞起来吃了……”谢海泉说。

  长征结束后,谢海泉又参加了抗日战争,担任过四平市公安局局长、黑龙江省农科院副院长等职。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谢海泉:守着5斤小麦饿肚子  海泉  海泉词条  小麦  小麦词条  肚子  肚子词条  
故事

 智斗罪犯做群众的保护神

   一天,一个叫顾乐的居民悄悄地对马人俊咬耳朵:“今天有两个人找我,说弄到一辆脚踏车,30块钱卖给我,约我下午在荒地上碰头,一手交钱,一手交货。我想...(展开)

故事

 张琴秋的“巴山往事”

   提起川陕苏区的历史,许多老红军都要提起一个响亮的名字——张琴秋。在川陕苏区的土地上,张琴秋的故事至今仍为人津津乐道。  张琴秋是1924年入党的...(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