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白俄罗斯边界及其安全防控研究

一、白俄罗斯国家边界概况

独立后的白俄罗斯在继承原苏联加盟共和国行政疆域的基础上,通过与周边国家签订边界条约的形式确立了国家的领土和疆界。国土东西长650公里,南北约560公里,面积207600平方公里。国界线总长3617多公里[1]。东与俄罗斯接壤,北、西北与拉脱维亚和立陶宛交界,西与波兰毗邻,南与乌克兰接壤。上述国界中既有历史继承边界,又有双重性质的国家边界(即一方面是与毗邻国家间的边界,同时又属于与欧盟的边界,这种情况存在于与拉脱维亚、立陶宛和波兰三国的边界),同时,除与乌克兰边界尚未完成实地勘界立碑工作外,其余边界均已勘定。各段边界具体情况如下:

(一)白俄边界

该边界是在苏联解体后继承原有行政疆界的基础上形成的,边界线长约1283公里。1998年底,白俄两国正式建立国家联盟,宣称两国将实现超国家的联合,两国关系步入实质联盟阶段。目前,白俄两国实施开放的边界政策,取消了两国间的边境口岸通行检查和边境控制,两国民众可以自由往来并在对方国家寻找工作。2011年4月1日两国实施关税联盟后,对外贸易方面的边境检查和管制也随之取消[2]。

(二)白拉边界

该边界根据1994年2月21日与拉脱维亚共和国签订的《白俄罗斯和拉脱维亚共和国国家之间的边界协议》划定。北起与立陶宛边界三国交界点向东北延伸到与俄罗斯三国交界点,总长约172.912公里。2006年10月两国完成边界的实地勘界立碑工作,共设界标417个。目前,白拉边界获批的国家边境口岸有7个,包括铁路通行口岸1个、公路通行口岸2个、简易检查点4个。

(三)白立边界

该边界是在原苏联时期两国行政疆界的基础上,根据1995年2月6日与立陶宛共和国签订的《白俄罗斯和立陶宛国家有关边界的协议》划定并于2006年底完成全部勘界立碑工作。西南起与波兰边界三国交界处向北延伸到与拉脱维亚的三国交界点,总长约678.819公里,共竖立1957个边界界标;目前该段边界的国家边境口岸有18个,包括铁路通行口岸2个、公路通行口岸4个、简易检查点12个。

(四)白波边界

该边界是在继承1945年8月16日《苏波边界协议》的基础上划定的。北起与立陶宛边界三国接合部,向南延伸到与乌克兰边界三国的结合部,全长约398.624公里。该段边界多以河为界,主要河流(自北到南)有黑甘恰河、沃尔古申卡河、斯维斯洛奇河、纳雷夫河和西布格河等。目前,该段边界批准开放的边境对外口岸有12个,其中铁路口岸4个、公路口岸6个、简易检查点2个。

(五)白乌边界

该边界以1990年12月12日两国公认的行政疆界条约和1993年6月11日白俄罗斯最高苏维埃决议为基础由1997年5月12日签署的《白俄罗斯和乌克兰之间的国家边界的协议》进行划定。西起与波兰的三国交界点向东延伸至与俄罗斯三国的交界点止,长为1084公里。因资金短缺,两国至今尚未完成实地勘界过程[3]。目前,该段边界批准开放的边境对外口岸有35个,其中铁路口岸6个、公路口岸13个、简易检查点16个。

二、白俄罗斯边防部队的历史沿革和现状

(一)白俄罗斯边防部队的历史沿革

白俄罗斯边防部队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苏联解体之后。1991年9月20日,白俄罗斯最高苏维埃通过决议,宣布接管其境内苏联国家安全委员会的所有边防军,并着手在其基础上组建本国的边防军。1992年1月15日,白俄罗斯最高苏维埃根据主权宣言成立边防总局,边防总局下设布列斯特市和格罗德诺市2个边防支队、1个边防检查支队、1个独立边防检查站、29个边防哨所、18个边防检查大队和16个边境通行口岸(公路口岸6个、铁路口岸7个、航空港3个)。为了保卫与立陶宛和拉脱维亚间的边界,1992年9月15日白俄罗斯部长委员会通过第562号决议,增设波洛茨克、斯莫尔贡边防支队。1992年11月5日,白俄罗斯最高苏维埃第十次会议通过《白俄罗斯国界法》和《白俄罗斯边防军法》,明确了边防军的法律地位和任务;12月28日,白俄罗斯部长委员会通过第562号令,在斯莫尔贡成立第一边防教导中队。1993年8月19日,白俄罗斯部长委员会通过《关于建立白俄罗斯边防部队》的第564号决议;10月5日通过第667号决议,组建了独立航空大队。2000年4月,白俄罗斯在洛耶夫城成立了边防巡逻艇分队,开始对界河第聂伯河、索日河实施保卫;2003年3月31日,总统颁布第130号令,在第聂伯河、索日河、西德文纳河、涅曼河、果累恩河部署边防巡逻艇分队。

(二)现行白俄罗斯边防部队的领导体制

白俄罗斯国家边防部队实行垂直领导、分级指挥、分工负责的领导体制。该体系中最高领导权属于国家总统,并由总统授权的国家边防委员会具体负责指导全国边防部队机关开展各项边防业务工作;在各主要边境方向及边境州、对外开放口岸依层级体系设立相应的边防部集群、边防支队、边防检查站以及独立边防空军、边防巡逻艇分队,除此之外,还设有后勤、医疗、边防院校等直属机构。

(三)白俄罗斯边防部队的职责、法律基础

国家边防委员会具体指导全国的边防工作,并会同国家各部委及相关部门制定国家边防法律、法规和边防政策性规定。边防部队机关作为国家安全系统组成部分之一,担负着执行国家边防政策、维护国家边界安全、履行国家执法机构职能的作用。其基本任务包括贯彻执行国家边防政策、确保国家边境安全、保卫国家边界、协调和组织政府机构和其他组织、边境地区维护国家边境政策和边境安全、依据国家法律预防、侦察和制止威胁边境安全的犯罪行为和行政违法活动、依据国家的立法规定在职权范围内对出入国家边境的白俄罗斯公民、外国公民和无国籍人员、物品及交通运输工具,实施边防管制和检查以及依国家的立法法案规定的其他任务。

白俄罗斯边防部队活动的法律基础,即执法依据是《白俄罗斯国家边防部队机构法》。该法规定,边防部队机关执法的法律基础由两个方面构成:一是国家宪法、现行的法律、条例和总统令等。这部分内容主要包括:1992年11月4日通过的《白俄罗斯共和国国界法》、1993年6月2日通过的《白俄罗斯公民出入白俄罗斯国境规则》、1993年6月3日通过的《白俄罗斯外国人法律地位法》、1995年2月22日通过的《难民法》、1998年12月29日通过的《移民法》、1999年7月9日通过的《业务侦察法》、2003年6月26日通过的《公民参与维护法律秩序法》、2006年7月20日通过的《反贪法》、1996年6月6日通过的《告公民书》以及其他由国家元首或最高权力机关颁布实施的命令、部长委员会的决议、国家边防委员会的决议及国家边防委员会的命令等。二是白俄罗斯共和国加入和缔结的双边、国际条约中的法律规定以及现行国际法体系中的一般性规则。

(四)白俄罗斯边防部队的任务

目前,白俄罗斯边防军有兵力约1.1万人,由现役军官、士官和文职人员组成,分为陆地边防部队机关、独立边防航空大队和边防巡逻艇分队。陆地边防部队机关由总统授权下的国家边防委员会统一指导,设有布列斯特、斯莫尔贡、格罗德诺州、戈梅利州4个边境集团,利达、平斯基、波洛茨克3个边防支队及明斯克独立边防检查队。白俄罗斯在全国4个边境州(29个边境地区的1421个行政村)划定了边境地区,并在与除白俄边境外的其余四国边界设立了72个边境对外开放口岸(包括13个铁路口岸、25个公路口岸和30个简易过境检查点)、7个机场检查站、3个内河港口检查点。另有3支战斗保障部队、4支后勤保障部队(包括2所医院)、1所边防部队学院和6支教学分队。陆地边防部队的基本任务是:保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保护国家在国界上的利益;保卫国家边界;遵守国家关于国界及国界制度的法律和国际条约;组织并实施保护国界的侦察活动和其他业务活动;承担领土防卫任务;参加划界、标界工作;协助执法机关、自然保护机关和检验检疫机关保护公民、自然资源和环境等等。

独立边防航空大队的主要任务是执行侦察、巡逻任务,搜寻偷越国界的犯罪分子,协助边防部队和边防值勤小组搜捕偷渡分子,空降边防执勤小组和分队,完成搜救,空运物资,运载人员、货物等工作。驻地在维捷普州的波斯塔维市,主要装备为米-8T直升机。边防巡逻艇分队的主要任务是:对界河、界湖及其他水体的军用、民用船只的航行、停靠、水上作业、航行秩序、生产活动进行管理,查处、搜捕偷渡人员,查处、搜捕破坏第聂伯界河、索日界河白俄罗斯边防制度人员;综合运用人工和技术手段对白俄罗斯及邻国的水面、空中及河岸进行观察、监督;对进出白俄罗斯内河和港口的外国军用民用船只进行检查;协助边境地区的国家授权机关监督自然资源的保护、防止环境污染;检查船只遵守边境制度情况,监督所有船只遵守航行制度情况;向在值勤地区遇险的人员、船只和直升机提供帮助。目前,边防巡逻艇分队的装备主要是巡逻艇和现代非军用水陆两用汽垫艇。

三、白俄罗斯边界安全面临的挑战及其应对措施

基于白俄罗斯国家对国家利益、国家安全威胁源以及国家安全的定义,白俄罗斯国家边境安全是指依据《白俄罗斯国家安全战略》第19条第7款的规定:白俄罗斯边境神圣不容侵犯,进一步加强边防部队的改革以适应其性质和任务的需求,进一步加强边境基础设施,全面维护国家边境的稳定。

近年来,白俄罗斯边防部队维护国家边境安全的最大战果主要体现在与周边国家国界以双边条约的形式加以明确和勘定,边防法制建设、边防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加强,边界防控能力特别是应对非传统领域内的跨境贩毒、走私、非法移民防控效果明显提升,与俄罗斯等独联体国家、欧盟边防机构及联合国等国际机构的合作取得显著成果,边防部队改革取得明显成效,维护国家边境安全能力大幅度提升。但与此同时,影响和威胁国家边境安全的各种因素仍然对国家边境安全构成严重的挑战和威胁。西方国家特别是北约东扩和“颜色革命”的威胁以及国际恐怖主义活动、跨境非法移民、人口贩卖、贩毒、武器弹药和涉税物品走私等跨境犯罪活动有增无减,特别是在执法活动中暴力抗法情况增多,给边防部队维护国家边境安全增加了很大压力。

(一)严厉打击以中转过境移民为主体的非法移民活动

随着边界的开放,非法移民和有组织偷渡日渐成为威胁边境安全的重要因素。非法过境白俄罗斯的违法活动具有以下特点:一是由亚非地区经白俄罗斯前往西欧的非法过境中转移民活动持续不断。这些非法中转过境移民大多由亚洲、非洲、独联体国家和阿拉伯国家经欧洲东部前往西欧国家。二是无证或使用伪造证件过境的外国公民数量呈增加趋势。三是临时及长期非法滞留在白俄罗斯境内的外国人成为引发传染病流行,诱发犯罪活动、恐怖活动和极端活动扩散的主体。四是从“绿色”边界来到通行口岸的非法移民较多,企图使用高质量的伪证件越界的人数不断增加。五是利用非法移民渠道,国际恐怖组织成员偷渡到西欧国家,非法转移用于恐怖和破坏活动的物资,如核材料、放射性材料和有毒物质等[4]。

为打击非法中转过境移民,白俄罗斯依据国家所面临的非法移民形势及特点,在其境内及边界构筑了打击非法移民的三道防线:第一道防线位于白俄罗斯西部的白俄罗斯内部区域,由白俄罗斯内务部负责;第二道防线设置于白俄罗斯靠近边界的边境地区,由国家边防委员会和内务部共同负责;第三道防线设置于白俄罗斯国家对外开放口岸及边界区域,由国家边界委员会及其所属机构和部队负责。

自2006年该项措施实施以来,白俄罗斯边防边境地区非法移民活动得到有效防控,偷渡犯罪活动包括企图借道白俄罗斯潜往西欧各国的非法中转移民有所减少。这一成果的取得,在很大程度上还与边防部队与执法机构不断加强和完善刑法、移民法、行政法方面的有效合作,采取预防措施严厉打击有组织犯罪活动,持续加强边防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在波罗的海方向划界活动的完成有关。上述措施得到欧亚经济共同体成员国和俄罗斯、乌克兰边防部门的认可。

在防控非法移民斗争中,边界防控成本过大是制约白俄罗斯边防部门的最大因素。据不完全统计,与欧盟国家边界线每月25美分/米相比,白俄罗斯的边界防控费用要达到4美元/米,如此计算,仅白俄罗斯与欧盟1250公里的边界线每年的防控成本就高达700万美元,而东部与独联体国家间2334公里的边界线,防控成本将高达1.25亿美元。

(二)联合打击跨境贩卖人口犯罪

白俄罗斯边防部门采取许多有效措施打击贩卖人口犯罪活动,在通行口岸采取措施查处贩卖人口和参与贩卖活动的犯罪分子。2010年白俄罗斯国家边防委员会和内务部与英国警方采取联合行动,破获一起跨国贩卖妇女案件,在伦敦抓捕两名犯罪嫌疑人,解救了多名被拐卖妇女。两名犯罪嫌疑人分属立陶宛籍和哈萨克斯坦籍,面临多项指控。目前,白俄罗斯正在通缉这一犯罪团伙的其他成员,并着手确认被拐卖妇女身份[5]。

(三)严厉查缉跨境走私、贩毒活动

由于特殊的地缘环境,白俄罗斯边境地区走私、贩毒形势十分严峻[6]。2010年白俄罗斯注册吸毒人数已高达1.45万人,有关专家保守估计该国实际吸毒人数可能为4.7万、5.2万人[7]。为减轻毒品危害,白俄罗斯边防部队一方面在国家与联合国禁毒署及周边国家合作框架下加强缉毒国际和双边合作,同时积极加强与国内执法部门的合作与配合,全力投入边境反走私和缉毒斗争。2011年全国边防部队共破获走私案件3200起,案值总计超过79亿卢布,缴获各类枪支160支、子弹3500发、炸药18公斤;查获85起毒品案件,缴获约132.4公斤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较2010年(94.4公斤)增加了40.3%,铲除毒品原植物9.4万平方米,约26吨[8]。2012年7月13日,白俄罗斯政府制定并颁布了《白俄罗斯共和国关于麻醉药品、精神药物及其前体及类似物法》,进一步肯定了国家边防委员会及其所属边防部队与其他国家机关在防控和打击毒品犯罪领域享有同等权力。但与此同时,一些走私、贩毒分子为了追求高额利润,经常铤而走险,有时甚至暴力抗法,给边防部队缉私、缉毒工作带来了很大危险。

四、几点启示

(一)边防部队建设和国家边境安全问题关系国家安全

白俄罗斯自独立以来,一直将国家边防部队建设和边境安全作为国家安全的首要问题予以重点关注。这主要表现在组建之初的边防机构建设、此后的边防体制改组和边防法律体系的完善,特别是将边防部队的领导权和指挥权以及有关边防安全问题的政策和法律的制定,均纳入国家最高层的管理之中,国家总统、经总统授权的国家安全委员会,均直接参与边防安全问题的讨论及相关边防政策的制定。

(二)注重边防领域的对外合作与交流

白俄罗斯边防部队的对外合作和交流分为三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在独联体边防军司令委员会及欧亚经济共同体边防委员会框架内的合作与交流。参加独联体边防军司令委员会及欧亚经济共同体边防委员会的多边合作对白俄罗斯边防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研究制订和签署独联体边防军司令委员会及欧亚经济共同体边防委员会框架内的文件时,国家边防委员会考虑到与俄罗斯国界是开放的,且南部边界边防设施不足,对打击贩卖毒品和精神药品、打击贩卖枪支弹药、打击非法中转移民领域的合作尤其感兴趣。在这一框架下协调合作的主要方向是,进一步制订边防合作的条约法律,统一白俄罗斯与俄罗斯在保卫联盟国家、欧亚经济共同体成员国、独立国家联合体成员国及集体安全条约组织外部边界领域的法律;与邻国边防机关共同采取措施更好地保卫国界、巩固边防制度、维护边界局势的稳定;积极参加国际条约及边界代表活动,加强国际合作,巩固睦邻友好关系。在这个层面中最为重要的是加强与俄罗斯边防部门的合作。白俄罗斯与俄罗斯在边防方面的合作始于1994年3月15日,当时两国边防部门签署了《边防问题合作协议》。协议规定,为了双方共同的利益开展边防合作,采取应有的措施保证双方外部边界的安全,完善、统一执法依据,两国边防部门在互换情报、保护国家秘密、科技合作等领域开展边防合作。此后,白俄罗斯与俄罗斯又于1995年2月21日签署了《关于共同保卫白俄罗斯国界的条约》。为了进一步加强合作,1997年4月2日成立了白俄罗斯与俄罗斯联盟边防委员会(2000年更名为联盟国家边防委员会),开始在联盟国家边防委员会框架内制定有关两国边防合作的法律规范《联盟国家外部边界建设纲要》,在贯彻落实纲要过程中,白俄罗斯加强了波罗的海沿岸区域边防基础设施建设。

第二个层次是与独联体之外的国家边防部门之间的国际合作。这个层次中的合作有双方的,也有多方的。白俄罗斯与非独联体邻国间边防部门的合作目的是,巩固与邻国的睦邻友好关系,围绕白俄罗斯形成一个“友邻带”,提高国界保卫效率,完善合作机制,实施情报互换。第三个层次是加强与国际组织相关机构的边防合作。为了建设并保卫国界、提高边防军人培训的专业水平,国家边防委员会从1997年开始与许多国际组织开展富有成效的合作。在这一层次中与国际移民组织开展合作的主要目的是管理国界上的移民流,自愿遣返、驱逐非法中转移民,打击人口贩卖活动,对边防军人进行语言培训;与联合国国际难民署开展合作的主要目的是完善难民法,促进移民、难民情报体系的发展,提高管理移民、难民的边防人员培训水平,完善移民监控体系和移民、难民安置条件,就移民、难民问题交换情报;与国际原子能机构开展合作的主要目的是防止核材料和放射性材料越过国界,在边防口岸对核材料和放射源进行检查并予以查处,保证边防军和地方居民免受辐射,在边防口岸查处并制止走私核材料和放射性材料。

(三)及时通过法律形式规范边防部队的职责和权限

白俄罗斯独立后就着手进行关于边防武装力量的立法工作,于1992年制定了《白俄罗斯边防军法》,明确了边防军的法律地位和任务。之后,又针对形势的发展和部队执法的需要,于1996年、1999年两次对该法进行了修订和补充。与此同时,为了维护国家边界安全,于1992年制定了《白俄罗斯国界法》,明确规定了国家边境地区的范围、地位,并制定了严格的边境管理制度法律体系。进入21世纪以来,白俄罗斯根据国家边境安全所面临的威胁与挑战,于2008年11月11日制定了新的用于规范边防武装力量的《白俄罗斯边防部队机构法》。该法的颁布实施,对于明确边防部队活动法律基础、加强国家对边防武装力量的领导和管理、规范边防武装力量活动的职责和权限、提升国家对边防武装力量的保障、加快边防部队健康稳定发展、维护国家边防安全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四)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不断进行边防体制改革

白俄罗斯在继承和接收原苏联边防武装力量的基础上不断进行体制改革,如1993年6月16日白俄罗斯共和国最高委员会通过了《关于白俄罗斯共和国增加边防部队数量的决议》。此后,为加强边防部队管理、适应部队执法特性,对边防部队进行了必要的改革。改革的主要内容是精简机构,以适应国家边界安全防卫的“足够原则”需求为主,这一点在理念上与《白俄罗斯国家军事学说》保持了高度的一致性。同时,通过精简现役人员、增设文职、加强边防部队教育培训体系建设、构建适应形势发展需要的干部在职业务技能培训等措施,提升边防部队机关及其所属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增强维护国家边界安全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提升维护国家边境安全的战斗力。

(五)构建本国特色边防部队教育培训体系

白俄罗斯边防教育体系最早依托俄罗斯,但自独立以来,在构建本国特色边防部队专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方面经过多年探索,现已拥有自己独特的边防军事教育模式,即在本国原有国防军事教育体系之外、在整合各地区边防专业培训中心的基础上,建立符合边防部队专业岗位需求的边防教育和培训实体单位边防部队学院。

2010年5月5日,白俄罗斯总统下令成立直属于国家边防委员会的白俄罗斯边防学院,学院位于白俄罗斯首都明斯克,前身为明斯克高级政治军事学校边防系。学院设有边防部队指挥、边防管理、进修与培训等3大系,下设10个教研室、7个专业,共开设课程30多门。其中除进修与培训系学制为2年外,其他系学制均为5年,其中前3年统一学习普通大学公共基础科目,后两年分专业实施教学。学员毕业后被分配到国家边防部门所属的边防哨所、口岸、边防检查站、边防支队、边防集群工作。入学考试科目主要有俄语或白俄罗斯语、数学、历史等。

除此之外,为边防部队培训指挥及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机构尚有:斯莫尔贡边防集群军犬职业训练中心、布列斯特边防集群准尉培训中心、明斯克边防支队专业培训中心军官、准尉职业培训班等。

白俄罗斯边防军自成立以来,通过加强边防立法,改革边防部队,建立边防部队教育训练体系,努力提高边防部队素质,严厉地打击了影响国家边界安全的各类犯罪活动,保卫了国家边界,服务和促进了本国经济发展和对外交流合作。当前,在经济全球化大潮的冲击下,白俄罗斯国家边防部队边界防控和管理模式的调整有效地结合了本国国情和边界特征。在防控和应对非传统安全威胁方面十分注重边防部队的对外交流与合作,特别注意研究、吸收外国边界管理的成功经验,通过积极参与国际社会的统一行动,有效地打击了影响本国乃至欧洲安全的非法中转移民活动及其派生的犯罪活动,维护了国家的边界安全。但对白俄罗斯边境安全构成挑战和威胁的源头是多方面的,提升边界防控能力,对于一个独立不久的国家来讲,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ΓраницаРеспубликиБеларусь[EB/OL].(2012-12-07).http://gpk.gov.by/border/.

[2]ШуваловИ.НаРоссийско-белорусскойГраницеОтменятТранспортныйКонтроль[EB/OL].http://lenta.ru/news/2011/03/14/border/.

[3]ЕкатеринаН.ДляДемаркацииБелорусско-украинскойГраницыПотребуетсядоДесятиЛет9Комментариев[EB/OL].(2010-01-19).http://news.tut.by/society/158315.html.

[4]ПрибытковаИ.ЗаконнаяиНезаконнаяМиграциявУкраине,РеспубликеБеларусьиРеспубликеМолдова2004-2006гг.ΑналитическийДоклад[R].Минск,2007.

[5]耿锐斌.白俄罗斯和英国联合破获跨国拐卖妇女案[EB/OL].(2012-04-19)[2012-12-09].http://news.timedg.com/2012-04/19/content9639841.htm.

[6]ОтчетоНаркопотреблениииНезаконномОборотеНаркотиковвРеспубликеБеларусь/Белорусско-украинско-молдавскаяПрограммапоБорьбесНезаконнымОборотомиТорговлейНаркотическимиСредствами(ПрограммаБУМАД)[M].Минск:Белсэнс,2008.

[7]ОтделПрофилактикиВИЧ/СПИД[DB/OL].(2010-03-01)http://mcge.by/DetailNews.aspx?NewsI-DO=194.

[8]ПодведеныОсновныеИтогиза2011Год[EB/OL].(2012-01-25)[2012-12-25].http://gpk.gov.by/presscenter/nes/serv/.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白俄罗斯边界及其安全防控研究  白俄罗斯  白俄罗斯词条  防控  防控词条  边界  边界词条  及其  及其词条  安全  安全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