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东北振兴与破解人口困局

近期,媒体不断围绕我国东北地区经济发展遭遇寒冬、人口和劳动力流失、经济发展面临后继无人窘境等问题展开讨论,引发社会各界广泛关注。本文拟就东北地区振兴与人口之间的关系问题做如下几个方面的探讨。

历史上东北人口增长的原因

大规模的“闯关东”移民曾是东北人口增长的主要来源

一个地区的人口增长,是人口的自然增长和迁移增长之和。随着人类预期寿命不断延长,死亡率和出生率不断下降,人口自然增长潜力越来越小,地区人口规模增长乃至结构变动等将越来越依赖于人口的迁移和流动。东北地区历史上的人口数量增长就是人口大规模迁移的结果。

历史上,东北地区人烟稀少,截至1644年该地区仅有40万人口。清王朝入主中原地区以后,虽然政府明令禁止关内人口出关,然而东北地区凭借自身的资源优势吸引了大量的外来人口,“闯关东”悄然兴起。经过一个半世纪的发展,东北地区人口在1786年达到100万以上;清朝中期,历经康乾盛世,经济发展、百姓富庶,人口空前膨胀,而华北、中原一带人地矛盾突出,政府管制松动,“闯关东”进一步加剧,1900年东北人口达到1200万人,东北地区人口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清朝末期,关内人民生活困苦,人口蜂拥北上,东北地区人口急剧增长,形成“闯关东”的狂潮,1911年东北人口已经近2000万。虽然清朝200多年统治期内全国人口规模也经历了快速增长,但东北地区人口增速大大超过全国平均速度,大规模的“闯关东”移民对东北人口增长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强大的“拉力”是历史上东北地区吸引大规模移民的根本原因

人口迁移推拉理论认为,人口迁移的根本原因是因为迁入地源源不断的拉力和迁出地源源不断的推力,推力和拉力共同作用,导致人们在国家和地区之间不断迁移流动。

17世纪中叶至20世纪60年代,东北地区吸引人口大量迁入,一方面是因为山东、河北等迁出地区因人多地少存在明显的推力,促使人们离开这些地区;更重要的是,在这三百余年内,东北地区在自然资源、经济发展等方面存在巨大的优势,产生了强大的拉力,吸引人们“闯”向关东。清朝300余年的“闯关东”主要是这种由人口稠密地区向人口稀疏地区、目标指向土地等自然资源的开发性迁移。

在由农业向工业化转型的过程中,东北地区领跑全国,资源上的优势进一步上升为经济发展上的整体优势,拉力进一步增强,促使其在20世纪初期继续吸引人口大规模迁入。早在20世纪30年代,东北地区已建成较为完整的工业体系,成为东北亚最先进的工业基地,吸纳了大量的外来劳动力。与之相伴的是,东北人口在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也达到历史高峰。1930年,东北总人口达到3000万人,10年后达到3600万人,其中以辽宁省人口最多,占东北地区人口比重超过一半。

1949年后,东北成为我国最重要的工业基地。国家对东北寄予厚望,也提供了更充分的发展机会。仅“一五”计划经济时期,国家确定的156个重点建设项目中就有57个落户东北,同期该地区投资占全国总投资的37%。这种发展上的优先安排,一直持续到20世纪60年代。正是因为如此优先的投入,给东北地区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会。空前的发展机会,直接带来居民收入的巨大优势,以职工平均工资为例,1953年,作为东三省移民重要来源地的山东省平均工资仅为404元,而移民增长最快的黑龙江省高达625元,是山东省的1.5倍,人口迁移已经从追随自然资源的分散模式向追随工业就业机会的集聚模式转换。这一时期,凭借之前的重工业基础和优势条件,一批新的工业中心城市在东北迅速涌现,如大庆、鸡西、鹤岗、双鸭山,成为吸引人口和劳动力的新极点。上述因素共同作用,再一次形成吸引人口迁入的强大“拉力”,东北地区人口在这一时期继续经历高速增长。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大量外来人口迁入使东北地区人口增长速度领跑全国平均水平。1949年,东北地区人口总数为3850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7.11%;到1965年,东北地区人口总数达到6600万人,占全国总人口比重达到历史最高的9.07%。人口迁移在东北地区人口增长中的作用再一次清晰显现。在黑龙江省,20世纪80年代初有“三个一千万人口”的说法,即80年代初该省共计3200多万人口,其中1000万是新中国成立之初的存量人口,1000万是1949年之后从全国各地迁入到该省的移民,另外1000万则是前两者在1949年后的人口自然增长,这一说法生动形象地揭示了人口迁移对黑龙江省乃至东北人口增长的巨大影响。

东北地区经济发展辉煌不再成为人口流失主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历了近40年的持续高速发展。但由于历史、体制等多方面原因,东北地区经济难以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经济发展速度、质量和结构与东部沿海地区差距逐渐拉大,曾经的辉煌渐渐远去。推力和拉力因素开始反转,人口迁移的方向也发生根本性改变,由全国人民源源不断地“闯关东”变为东北人口越来越多地“回山东”。

从全国看,与持续高速的经济增长相对应的是人口和劳动力的大规模流动。从1980年到2014年,全国流动人口从600余万增长到2.54亿,增长了37倍。流动人口(劳动力)在全国GDP增量中所作的贡献超过20%。但是,东北地区在这一场人口和劳动力流动的“盛宴”中,吸引的人口和劳动力越来越少,流失的人口和劳动力越来越多。

人口和劳动力流动的流入地分布来看,过去40年,全国流动人口越来越多地流向东部和南部沿海城市。但是,以东北作为流入地的流动人口在全国流动人口总量中所占比例,则从1982年的16.8%,渐次降到1987年的13.02%,1990年的11.79%,2000年的7.55%,2005年的6.95%和2010年的6.2%。显然,东北地区对流动人口和劳动力的吸引力每况愈下。

人口流动的流出地分布看,40年来,全国人口和劳动力主要从农业地区如四川省、安徽省、河南省等地流出。作为工业基地的东北地区原本不应成为人口净流出地区。但现实的情况则是,东北地区在过去40年里人口和劳动力流出数量越来越大,流出地越来越广泛。仅以2000—2010年为例,东北地区人口增长率仅为2.79%,其中,吉林省人口增长几乎停滞,10年仅增加0.67%,辽宁和黑龙江人口的10年增长率也仅为3.21%和3.85%,比全国平均水平低两个以上百分点。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同期北京、上海、广东、浙江等经济飞速发展地区的人口增长率分别高达44.5%、159%、20.7%、16.37%,这些地区人口的高速增长与东北地区的“人口没落”形成鲜明对比。

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2010年,东北地区共有151万跨省流动人口迁入,流出东北地区的流动人口有370万人,这意味着东北地区净流出219万人。其中,黑龙江和吉林都是人口净流出,只有辽宁省有少量(20万)净流入人口。从流向来看,从东北流出的人口中,42%流向京津冀地区,18%流向山东,13%流向了江浙沪地区,7%流向广东,东北人口和劳动力主要到这些地区寻找就业和增加收入的机会。

应当说,目前东北地区人口流失状况主要是最近二三十年来其经济发展状况不佳的结果。改革开放以后,市场经济体制在沿海各地蓬勃发展,而东北地区既没有实现产业结构合理化,也没有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因此在经济建设上也越来越处于不利地位,后继发展动力不足,经济发展下行压力较大。以下分别从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国内生产总值、平均工资水平三方面进行简要考察。

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是固定资产再生产的主要手段。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是反映固定资产投资规模、速度、比例关系和使用方向的综合性指标。以黑龙江省为例,1950年黑龙江省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从0.4亿元飙升到1964年的11.7亿元,14年间,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加了28倍。1982年黑龙江省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3亿元,在全国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所占比重为 5.11%,达到历史最高值,自此以后开始一路下滑,到2012年这一比例下降到2.6%;而东北三省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占全国比重从1980年的12.34%下降到2012年的10.95%。

国内生产总值用来衡量一国或地区的经济发展综合水平。东北三省国内生产总值占全国总值的比重从1952年的12.37%下降到2012年的9.73%。改革开放以来发展迅速的广东省则正好与东北地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其2012年国内生产总值在同期全国总值中的比重达到11%,为1952年(4.4%)的2.5倍。

上述投资、经济总量等指标,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反映到收入水平上,并最终影响一个地区的人口迁移流动规模和方向。改革开放前东北地区的工资水平一直高于全国的平均水平。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来,东北地区的工资水平进入缓慢增长阶段。以黑龙江为例,1983年以前黑龙江的城镇职工平均工资一直高于全国的平均水平,这种格局在1984年发生根本性转变。1978—2012年34年间,全国平均工资增长从615元增加到46769元,增加了75倍;而黑龙江则从721元增长到36406元,增加了不足50倍。2012年黑龙江的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仅相当于同期北京的43%、天津的60%、上海的46%和广东的72%。一个地区的工资水平是决定人力资源去留的主要和直接因素之一,东北三省较低的工资水平必然会导致一定程度上的人口流失。

虽然东北地区当前在经济发展上面临一系列困境,但东北振兴势在必行。人口变动,既是东北振兴的结果,又是东北振兴的条件,要积极下好人口特别是人口迁移流动这盘棋,为东北振兴创造条件。

东北振兴势在必行虽然过去的工业“老大哥”辉煌不再,但东北三省在中国经济发展中仍然是一股较为重要的力量,东北地区的发展具有战略意义。正如李克强总理2015年4月在长春主持召开东北经济工作会议时所表示:“东北在国家战略全局中举足轻重。”对于这样举足轻重的地区,必须坚定不移地加快发展,重振其雄风。

东北振兴蕴藏巨大机遇东北是我国的粮食主产区、老工业基地,交通发达,自然资源丰富,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地位。2003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若干意见》。随着振兴战略的贯彻和实施,东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加快,经济实力不断提高。2007年8月,我国正式发布了《东北地区振兴规划》,近年的振兴之路解决了东北的一些经济矛盾,东北经济活力有所增强。环渤海地区如今已成为中国北方经济发展的“引擎”,被经济学家誉为继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之后的中国经济第三个“增长极”,发展潜力很大。借助环渤海经济圈和东北亚地区建设的发展机遇,加强自身实力,不仅能够实现东北振兴,更能促进区域经济更好、更快、更全面发展。  

中国人民大学人口所副教授孟向京根据2010年普查数据构建了人口潜力指数,通过比较地区间合理人口密度和现实人口密度来度量该地继续容纳人口的潜力大小,得到的结论是:从省级单位看,我国人口潜力最大的省份是东北的黑龙江、吉林和西北的新疆、青海、西藏;从更大范围的区域看,我国人口潜力最大的区域主要分布在东北大部、内蒙古大部、西北大部及西南少部分地区。可见东北地区继续容纳人口的潜力还是较大的,这为东北振兴提供了坚实的条件和保障。

人口流失局面可以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迅速得到扭转从人口变动和社会经济发展二者间的关系来看,社会经济发展是主导力量,人口居于从属地位。尤其是从人口迁移流动方面看,更是如此。目前大家普遍担心东北的人口流失会不利于东北振兴。我们认为,只要经济发展能进入良性发展轨道,人口特别是迁移和流动人口自然会随之而来,人口困局将随之化解,不必过于忧虑。改革开放以来珠三角地区和长三角地区在分享全国流动人口份额上的对比关系,充分证明了这一点。改革开放之初,珠三角地区利用国家给予的开放政策优势和邻近港澳的地理优势,经济发展先行一步,同期其吸收的流动人口在全国流动人口总量中所占份额快速提升,明显优于长三角地区。但自20世纪90年代初浦东开发启动之后,长三角地区的经济发展奋起直追甚至后来居上,此后,长三角地区吸收的流动人口在全国流动人口总量中的份额则显著加快。因此,完全有理由相信,只要东北地区经济得到振兴,就业机会快速增多,人口流失的局面可以迅速得到扭转,大量人口和劳动力也将被吸引进来。

东北地区可以轻装上阵下好人口棋局过去30多年来,沿海地区特别是沿海大城市接收了大量流动人口和劳动力。这些流动人口和劳动力为沿海地区和城市的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与此同时,我们也要看到,由于历史原因,我国在公共服务领域如何满足大规模流动人口的需求缺乏良好的制度安排,因而在流动人口服务和管理上积累了一些矛盾和问题,这在沿海大城市表现尤为明显。东北地区过去二三十年发展滞后,没有多少流动人口,这虽然是劣势,但恰恰又可以转化为优势,那就是,东北地区在流动人口问题上“没有历史包袱”。在这种情况下,东北地区可以未雨绸缪,提前做好制度安排和政策部署,为迁移流动人口的社会保障、子女教育等方面提供更好的均等化的公共服务,更妥善、有效地解决人口迁移流动带来的社会问题,提升人口和劳动力流动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从根本上促进东北振兴。

不仅如此,通过创新流动人口管理服务体系,东北地区还可以为全国有效解决流动人口市民化、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先行先试,摸索经验,探索模式。

要从国家民族长治久安的高度认识东北振兴及其人口困局的破解东北振兴,东北地区人口变动,不仅关乎东北地区,而且关系到整个国家和民族的长治久安。前述东北地区的经济困境和人口困局,不仅在东北存在,在华北、西北、西南的一些省份地区也都存在,人们担心因为经济不景气以及由此导致的人口长期大量流失,会给国家的长治久安和边境安全带来严重冲击。出于维护国家边境安全的考虑,必须加强边疆建设、稳固边境人口,充实边疆地区。我国历朝历代都高度重视边境人口问题,从古至今的固边方略都体现了中央政府对国防安全的重视程度。当前,多个省份面临的人口困局理应得到政府高度重视,必要时还需使用超经济手段来加强边疆地区的发展建设和稳定,从根本上保障国家的国防安全和民族的长治久安。过去几十年基本听任边境地区人口在经济指挥棒引领下迁移流动从而导致边境人口大量流失的局面,应该尽快予以扭转。如何才能有效实现这一扭转,既有利于经济建设和发展又有助于国防安全,亟须探索。东北振兴及其人口困局的破解,理应并且完全可以在这方面提供宝贵的经验。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东北振兴与破解人口困局  困局  困局词条  振兴  振兴词条  人口  人口词条  东北  东北词条  破解  破解词条  
智库

 中国三次城市化浪潮的启示

横向看:与世界比较,我国城市化浪潮发生的时间更早,形成的规模更大从世界范围看,人类社会已经历过三次城市化浪潮:第一次浪潮发端于欧洲,以英国为代表,与工业革命发展...(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