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滥用权力就会加速丧失权力

权力会导致腐败,绝对权力会导致绝对的腐败”。如果将权力进行相对狭义化的定义,即将之界定为支配他人及分配资源的(政治、商业、社会)能力,并不难以理解这句话。获得权力并为之迷醉,随意支配,用权的唯一目的是攫取私人利益,这种做法在古今中外都不鲜见。通常,滥用权力者也会因为绝对的腐败而丧失权力基础。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心理学教授迈契尔•克特纳对权力进行了较为宽泛的定义,也就是“改变他人状态的能力”。这里所指的状态,可以指代任何事物,例如一个人的银行账户、投资行为,就可以被理财顾问等角色以合法的方式予以影响,这就是权力的表现。又如,旅行达人通过微博、微信晒出的行走日记,会对粉丝的旅行选择产生重大影响,而乐坛和影视圈的一些热衷参与公益事业的“小鲜肉”,也成功的带动了粉丝开展公益尝试——这都是权力的表现。

权力存在于每一段关系里,每一次互动中”。陷入热恋的情侣之间,也存在某种权力平衡状态。情侣关系越为平等,彼此之间的包容、信任、关怀就会与激情一样炽烈,此时情侣彼此的权力都是最大的。反过来,不平等的情侣关系,会导致失衡的权力关系,很难避免如同政治或商业权力腐败那样的权力滥用。

迈契尔•克特纳所著的《权力的悖论》一书,令人信服的剖析指出,不单是政治或商业权力,现实生活之中方方面面的权力,几乎都很难避免用权腐败。人们在获得对他人的影响力特别是较为稳固的支配影响力后,很可能会因滥用这种能力、地位,“毁掉当初帮助我们获得权力的美好品格和能力”。

权力越强、权力地位看上去越为巩固,滥用的可能就越大,而由此丧失权力的几率也会陡然上升。那些在亲情和爱情关系中滥用权力,自私自利,并不惜利用甚至是恶意利用对方(亲人)来满足欲望的人,会加速亲情的淡漠、爱情的终结。而因为特殊的服务关系,如理财咨询、教育培训咨询、法律服务等,利用不对称的信息优势实施欺诈等不道德操作的人,将因此丧失起码的信誉,并使得交易成本迅速升高。

权力悖论的关键点就是,滥用权力,会导致失去权力。迈契尔•克特纳解释指出,同理心(理解他人的想法和感受,并据此改善自己的行为)是权力的重要基础,特别是政治和商业权力之外的各种权力,无不建立在关注和理解他人感受、认真倾听、尊重他人的基础之上。如果悖离这样的基础而滥用权力,同理心会受到消磨。迈契尔•克特纳在书中介绍了他主持举行过的相关实验。实验证明,滥用权力者,更可能以自我为中心,不再善于转换为他人视角,会因此对利他行为和合作失去热情,变得粗鲁无礼、口无遮拦,甚至作出更多让他人感到难堪的行为,变本加厉地玩弄他人。

权力的悖论》书中也谈及了难以获得权力的人们所承担的代价。社会底层人群为了获得工作机会和福利资助,不仅需要付出极大努力,而且还必然要承担沉重的心理压力;反过来,在重压下备受煎熬,也会使得相关人等被削弱奉献社会的能力和机会,由此进一步固化缺乏权力的困境。从这个意义上讲,无论是政府主持的公共福利政策,还是企业、基金机构、公益组织启动的社会关怀计划,都需要密切关注受助对象的心理需要,努力减轻其压力,为其在可行的方面重新获得权力和尊严提供帮助。只有这样,受助人群才可能更多的感受到自我价值所在,其健康状况、行为表现、自信程度也将因此而改善。

依照迈契尔•克特纳的观点,各类各方面的权力,都来自于他人的赋予,而不是马基雅维利所称的攫取而来。滥用权力,错误的行使支配能力,破坏公共秩序和市场秩序,那样的人,即便巧舌如簧得以逃脱法律的制裁,也必然受到公共舆论的唾弃。很难想象,一个在社会网络群体中被判为“负分”的人,一个总是习惯于滥用权力来赢得利益的人,会获得拥戴和尊重。社交网络时代,权力的基本法则不变,而制约权力滥用的力量被有效增强,这当然要算是时代的巨大进步。

注:

所评图书:书名:《权力的悖论》作者:(美)迈契尔•克特纳译者:胡晓姣、李想、刘辛未

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团出版日期:2016年5月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滥用权力就会加速丧失权力  权力  权力词条  丧失  丧失词条  滥用  滥用词条  加速  加速词条  
智库

 权威与社会变迁

——以中西部乡村治理为例当前,关于基层治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这样一个问题领域:从基层政权及农民的多重角色出发,从微观治理机制及其隐含的宏观政治逻辑来解析改革开放后...(展开)